做好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2017-04-20 13:42温家伟
魅力中国 2016年34期
关键词:博士后建设管理

温家伟

【摘要】我国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辉煌的成绩。但是随着进站博士后数量不断增加,企业博士后管理工作在博士后招收选择、博士后工作考核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关键词】企业;博士后;建设; 管理

作为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企业博士后管理工作任务日渐繁重,面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管理运作不灵、资源经费短缺和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应积极推进管理信息化、调整管理分工、调动学科积极性、注重工作人员培训、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等措施

一、提升博士后管理人员素质,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博士后管理工作,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组织博士后工作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举办的新政策颁布、解读等座谈会和各种业务能力培训。企业要求博士后管理人员做到“两个必须”,必须对国家和博士后政策的主旨与精神做到有理解、有思考和有践行;必须熟悉博士后进站、出站、延期,博士后基金申请,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选拔等各项业务流程,做到有学习、有创新和有水平。由此锻炼出了一支勤学、善思、敢做,业务能力过硬的博士后管理队伍。二是制定符合企业情况的博士后管理制度。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制度的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为博士后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保证和事实依据。

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博士后管理信息化水平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办公模式也应提高其信息化水平。具体应用到博士后进、出站,中期考核、基金申报等日常管理工作中,初级阶段可以通过利用IM(即时讯息)软件,提高信息的沟通效率,更加便捷的实现与在站博士后的沟通与交流。并且在博士后之间搭建虚拟的信息交互平台,对于共性的政策疑问可以集中予以解答,同时也有利于相同学科或研究方向彼此交叉的博士后之间进行联络与沟通。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委托或自行开发博士后管理系统,实现博士后管理的数字化。在博士后培养期间的各个阶段,由系统在相应时间点以系统提示、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的方式,通知工作人员与博士后本人,提前开展工作。并且数字化管理后,可以快速、直观得生成博士后培养情况的各类报表,也能够为设站单位在流动站申报、建设与发展、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三、博士生科学研究的自主性

与本科生和硕士生相比,博上生的科学研究具有很人的自主性。首先体现在个人对研究方向的选择及投身科学研究的主动性方面。博士生一般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独立分析和判断能力,其投身研究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研究兴趣和人生定位,一旦他们做出了从事研究的选择,其日常学习生活便自觉以其研究方向为中心,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其次,博士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来自其内在的探索未知的驱使,因此探求真理就成为博士生科学研究的目标。而在科学研究中,他们对新思想、新方法的自由探索具有很大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取决于博士生在科学研究中不断探究真理的意识和对实现目标的渴求,而非取决于科学以外的权威或某种外在因素的吸引或驱动。此外,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研究多是以个人研究为前提,人文社会学科尤其如此,由于研究角度的差异,博士生之间的科学研究也存在着相互独立的关系,即存在着博士生的科学研究在追求共同科学价值目标下的自主性。

四、把握机遇,努力提高博士后人员的数量与质量

科学人才最基本的认知观,是建立并实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播者,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以智力的开发为依托[2]。博士后人才是我国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青年人才代表。博士后工作应该担负起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博士后工作的出发点,而这也是博士后工作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3]。应坚持加强校企合作,区域人才流动,建立灵活开放的博士后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促进博士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规模扩大的同时必须严格把好博士后培养的质量关。一方面应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所在企业进行定期工作检查,督促企业做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和考评工作,对建设不力的企业,应组织相关领导、专家对其“会诊”。另一方面各工作站需对进站人员进行全方位考核,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从博士后进站签署科研计划书到中期考核再到出站汇报,制定科学完善的考核制度,确保博士后出站质量。

五、按照博士学位论文的目标要求,实施学位論文研究的柔性化管理

目前我国高校博士生教育的学制多为3~4年,在美国,平均注册6~8年,人文学科约需8年,与国外的博士生学习年限相比,我国的博士生算是“速成”式培养。一名博士生,在3~4年时间里,既要完成相应学分的课程学习,又要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其间还需按学校要求发表数篇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最终,还得完成一篇具有相当研究量和创新性的博士学位论文,时间上十分紧张。为提高学位论文水平,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学位论文研究的柔性化管理至少应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为博士生学位论文研究与写作提供优良的科研环境和科研条件;二是导师应切实担负起培养管理和论文指导的责任;三是应为博士生高质量地完成学术论文确定更为宽松的时限,保障他们有充足时间进行有效的科学研究。

总之,单位通过采取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严格出站标准,推动科研成果产出,优化学术环境,不断提高博士后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引才、用才、安才”制度,为博士后潜心研究创造条件,转变思想,加强博士后工作的建设,完善企业的博士后管理职能、博士后制度,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调动导师的积极性等一系列应对策略,完善博士后相关制度,凸显了博士后制度是科研院校培养科技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博士后是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不断完善博士后相关制度,建立一支以博士后为主体的科研队伍,是人才强校战略的基本环节。

参考文献

[1]贾东风.完善博士后管理工作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6).

[2]夏雪萍.博士后管理工作的难点探讨[J].科教导刊,2012,10:168.

[3]王修来.高校博士后管理工作信息不对称现象分析及对策[J].高教论坛,2009,12(12):107-109.

猜你喜欢
博士后建设管理
寒露
广西今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获资助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博士后发展现状分析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钟章队:重视博士后的培养使用
学术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