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复脉注射液在化疗导致心脏损伤患者中的疗效研究

2017-04-20 05:50李泳浩
陕西中医 2017年4期
关键词:复脉射血益气

李泳浩

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廊坊065000)

益气复脉注射液在化疗导致心脏损伤患者中的疗效研究

李泳浩

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廊坊065000)

目的:探究益气复脉注射液对接受化疗导致心脏受损患者发生疾病及恢复心脏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0例因化疗心脏受损导致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益气复脉注射液辅助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心力衰竭分级(NYHA),比较其体内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NT-proBNP)含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LVEF)、每分心输出量变化(CO),治疗后比较其病情状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体内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含量下降更多,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效果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病情改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可促进化疗导致心脏损伤患者恢复心脏功能,利于病情好转,值得使用。

化疗是指使用化学药物治疗疾病,达到控制病情,阻止疾病扩散的效果。化疗在临床治疗中较为普遍,在治疗病症的过程中会对患者自身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脱发、恶心呕吐、虚弱无力、免疫功能下降等[1]。化疗药物对心脏损害尤为明显,在临床上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及损害机制。益气复脉注射液可以起到养阴生津、益气复脉、增加心肌代谢和收缩力等疗效[2]。因此探究益气复脉注射液对于化疗导致心脏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分析比较法,通过对比70例化疗导致心脏损伤患者,在两种不同方法下的恢复情况对比得出结论。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70例化疗心脏受损而发生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57.4±11.5)岁,平均病程(6.3±3.8)年,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27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为(56.1±11.9)岁,平均病程(5.9±4.1)年。治疗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为(57.7±11.2)岁,平均病程(6.6±3.6)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符合以下纳入标准:①经检验符合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3];②有过化疗治疗病史;③经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状况使用利尿剂进行利尿,血管扩张剂对血管进行扩张,适当注射强心剂进行强心,用于减轻心脏负荷,同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10 mg,1次/d。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益气复脉注射液(Z20060463,红参、麦冬、五味子辅料为葡甲胺,甘露醇)治疗,益气复脉注射液由瓶装注射用益气复脉稀释而成,瓶装注射用益气复脉为每瓶0.65 g,每次用量为8瓶,将其稀释于浓度5%的25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采用静脉注射法, 1次/d,2周为1个疗程,在2周后进行各项数据检测判断疗效。

3 疗效标准 心力衰竭等级用于判断心功能强弱,等级越高,心力衰竭程度越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心力衰竭等级,等级上升人数越多,心功能恢复越好;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含量作为心力衰竭诊断的标准之一,含量越高,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含量变化,下降越多,疗效越好;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每分心输出量变化,判断心功能强弱,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每分心输出量上升越多,心功能越强,疗效越好;患者胸闷、气短等得到明显好转,心力衰竭等级上升为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患者胸闷、气短等得到好转,心力衰竭等级不变为病情得到改善,患者感觉不变,心力衰竭等级不变为无效,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改善人数,改善人数越多,疗效越好。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两组计量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心力衰竭等级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力衰竭等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好转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心力衰竭等级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含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每分心输出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含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每分心输出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体内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含量比对照组下降更多,治疗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每分心输出量对比于对照组提高效果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含量、左心室射血分数、每分心输出变化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病情明显改善9例(25.7%)、改善20例(57.2%)、无效6例(17.1%);治疗组病情明显改善14例(40.0%)、改善18例(51.4%)、无效3例(8.6%)。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化疗是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化疗所用的化疗药物大致分为蒽环类药物、烷化剂、作用于细胞微管的药物、抗代谢药这四类药物,这四类药物会对患者心脏的不同结构造成不同损伤,心脏损伤在临床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心力衰竭[6]。心力衰竭多发生于心脏各种结构受损或患有心脏类疾病人群中。而人体内NT-proBNP含量是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判断标准之一,其含量越高,心力衰竭越严重[7]。同时NT-proBNP也是反应机体生理变化,体内循环是否平衡的判断物,2005年欧洲心脏协会已把其写入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作为测定心力衰竭进程和预后效果的指标之一[7]。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每分心输出变化能够体现出心脏收缩功能的强弱以及心力衰竭预后变化。

益气复脉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红参、五味子、麦冬[8]。有研究表明红参能够提高心肌收缩力、促进代谢,增加心肌的能力储备量,加强机体的耐氧力,抑制血小板的集聚,五味子能够改善体内微循环,提高心肌收缩力,对由心力衰竭所导致的机体病理异常能起到矫正作用,而麦冬可增强心肌细胞膜的稳定性,有正性肌力的作用。红参、五味子、麦冬都能对心功能改善起到作用,因此能够有效的提高心力衰竭等级,益气复脉注射液还可以提高左心室内压,降低心室舒张压,使心输出量上升,同时促进Ca2+离子内流,增加与心肌细胞膜上钙蛋白接触的Ca2+数量,进而增强心肌的收缩力,还可增加冠脉流量,使心率降低,使心肌耗氧量下降,有效提高心肌代谢能力,从而达到提高NYHA等级,促进LVEF、CO的上升并降低NT-proBNP含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益气复脉注射液可以更有效提高化疗导致心脏损伤患者的恢复,对化疗导致心脏损伤患者有积极作用,值得在化疗导致心脏损伤患者中使用。

[1] 黄晓佳,曹 勇,孟金成,等.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中西医治疗探讨[J].陕西中医,2009,30(5):571-573.

[2] 骆 宁,曹书华.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气阴亏虚型休克患者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3):481-483.

[3] 虞东玲,汪 涛.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J].陕西中医,2012,33(6):655-656.

[4] 付 瑜,陈海铭,黄 煜,等.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7(1):112-114.

[5] 赵冰冰,雷铭德,高宏伟,等.参芪扶正注射液减轻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心脏损伤临床评价[J].吉林中医药,2012,32(12):1237-1239.

[6] 党宏伟,余新建,闫业军,等.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指导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4):423-425.

[7] 陈剑琼.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及研究进展[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4):477-480.

[8] 刘文成,弓荣泉,祁子君,等.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0,39(17):2374-2375.

(收稿:2016-11-23)

心脏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气复脉注射液

R542.2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4.011

猜你喜欢
复脉射血益气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复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胺碘酮联合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复脉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及Cx43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稳心复脉汤联合心律平治疗房性心律失常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