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2017-04-21 12:11陈进阳
南北桥 2017年7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陈进阳

【摘 要】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作为长期在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才能跟上教育综合领域改革的步伐,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结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其次,介绍了影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最后,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师 专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54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是以专业意识为基础,以外在背景为动力,自身专业素养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探讨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语文教学的长足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语文教师的专业结构

(一)教学理念

所谓教学理念就是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中的体现,具体表现为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儿童观等。教师理念的形成过程就是教师的认知过程。教师的教学理念是隐性的,并长期、稳定存在的,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内在的、根本的影响。就教学理念而言,在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种能力:一是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积累词汇、培养语感、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二是挖掘人文内涵。 通过课文主旨的讲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三是授予正确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激发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往往直接支配着他的教学活动:知识结构规定了思考问题的视野,也规定了他的实践工作范围。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实际上始终是在他的知识范围之内进行的”。

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学科知识和人文素养,学科知识是教学的基础,人文素养是要求教师用自己真实的感受来带动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上培植起一种人文情环;二是教育专业知识,也就是教学方法,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高相关”。也就是说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重要。

(三)专业能力

语文教师专业能力主要分为: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提升能力。教学能力是语文 老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对教材解读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对课文感悟的能力、对教程的组织设计能力等。教研能力是在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学探讨研究的能力,是对教学任务的进一步深化,决定了教育变革的方向,课程的研制、开发。提升能力就是要求教师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和能力,适应现代化教学任务。

二、影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

影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社会地位低是老师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大多数人认为教学内容简单,教师要求的素质相对较低。社会地位、经济待遇是大多数人选择职业的主要考虑因素,只要提高教师地位,提高福利待遇,才能引进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

(二)内在因素

影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和知识结构。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教师只有热爱这个职业,才能热爱她的学生,才能用自己的心与学生沟通,将自己的知识和感悟传授给学生。知识结构是教师发展的基础,也是制约因素,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知识素养、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才能完成自己的本取工作,如果知识结构中缺少一部分,教师就谈不上个人发展,更谈不上专业发展。

三、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一)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的基础上,撰写教学日记,记录下课程上学生的反响及授课的效果,课后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相关经验。另外,我们还要积极参与教学课题研究,总结出自己教学经验中普遍性的东西,将教学实践理论化,使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总结,将理论升华后再应用于实践。在反复的实践工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使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二)努力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提高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首先要从教师教育入手,教师教育要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实施、教学过程等方面,全面进行改革,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教师开展教育,要结合实际,采取定期不定期的国家培训、市级培训、区级培训、校本培训,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教师作为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中间人,应具备基本的专业教学理论,还应具备教学实践专业操作能力。教师教育就是要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传授给教师,让教师将反复论证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形成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组织及有效的交流机制

学校、年级组、教研组作为教师学习与生活的日常组织,可起到专业组织的作用。但要使教師专业得到更深层次的提高,就需要建立跨学校的专业活动组织,如研究会、学会等,主要目的是进行学术交流。同时,要形成专业组织的内部交流机制,出台定期研讨、定期参观活动等一系列的交流机制,大家共同探讨专业问题,交流工作经验,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总之,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过程,更是一个奋斗的过程。我们要立足语文学科性质和特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争做一个技能过硬、理念先进,勤于实践、善于研究,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优秀的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1]张占国.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实践研究,2010

[2]蒋蓉.新课程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7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