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充满生命活力

2017-04-21 10:32林松
福建中学数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矩形面积生命

林松

叶澜教授提出“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理论,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舆论基础。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实现有助于新人培养和教师成长,课堂才有真正生命”。因而,一名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生命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丰富教学内容,我的课程我做主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要有课程意识。教师可以在领会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前提下灵活地运用数学教材,用自己方式去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用心去领悟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内容,并思考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将课程目标得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创造出了鲜活的课程。

例如,在学习《合并同类项(第1课时)》时,考虑到学生第一次接触代数式的运算,其符号的抽象性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有教师在教学中就把知识的学习置于具体的情境中,根据生活中具体事物(动物、植物、水果)的分类得出“同类”的概念,让学生以类比的方式学习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在巩固同类项概念的学习中,教师设计了“找朋友”游戏:

(1)请每位同学写出一个自己喜爱的单项式;

(2)然后请一些同学带着自己的作品走上讲台,高高的举起,向你的同学展示你的作品;

(3)其余的同学看看它是否是你手中的它的朋友;

(4)若是,请你走上讲台,代表你手中的它握握手。

问:它们是同类项吗?请说明理由。

教师根据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借助游戏的方式,充分运用情感因素,营造亲切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活力得以展现。

2.创设“问题”课堂,做探究的引导者

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找准知识的生长点,精心创设问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可以是学生利用(或类比)已学过的知识,经过对话、交流基本可以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利用(或类比)已学过的知识,虽不能完全解决,但可以设计出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况、类比、猜想等方法去探索,逐步解决设计的问题。同时,教师作为参与者,应主动加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之中。作为指导者要对学生的探究不断地起到促进和调节作用,使问题不断引向深入。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的过程,是他们真正学会数学思维的过程,是其个性心理品质得到磨砺的过程。

以下是笔者利用教材习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过程。

习题用长为100cm的金属丝制成一个矩形框子,能否制成面积是600cm2的矩形框子,能否制成面积是800cm2的矩形框子?

按照常规,笔者首先安排一名学生板演第一个小问题,并让其他学生在自己位置上独立完成。一会后,这名学生板演结束,结果如下:

解设金属丝制作成的矩形框子一边长是x cm,

则矩形的另一边长为(50-x)cm,

根据题意,得x(50-x)=600。

解得x1=20,x2=30。

当x=20时,50-x=30。

当x=30时,50-x=20。

答:可以制成面积为600cm2矩形框子。

师:能制成面积是800cm2的矩形框子吗?

学生此时在座位上窃窃私语,有人说能,有人说不能……,少有同学是低头思考并按照之前的解法认真解题的。不少同学把这题几乎当作了判断题,只作判断,不说理由!笔者因此提出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要判断,还要说明理由!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后,笔者安排一学生进行了板演。

板演内容如下:

解设金属丝制成的矩形框子一边长是x cm,

则另一边长为(50-x)m,

根据题意,矩形的面积为800cm2

∴x(50-x)=800。

整理得-x2+50x-800=0。

∵b2-4ac=50-4*(-1)×(-800)=-700<0。

故原方程无实数解。

板演的学生不知道如何继续下去,停在了黑板上。笔者由此意识到这名学生不清楚原方程“无实数解”所对应的实际情况是什么。

师:原方程无实数解说明了什么?

生:没有这样的实数x的值,使矩形框子的面积为800cm2。

师:对!那么能制成面积是800cm2的矩形框子嗎?

生:(齐答)不能!

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认为该习题已完成了它的教学功能,学习至此便可以结束了。但是我们再认真考虑一下,是不是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探究?矩形能否制成究竟决定于什么?如果让学生尝试编一道相类似的问题,且一种情况下矩形可以制成,另一种情况下矩形不能制成,学生能完成吗?……因此,问题的研究还未到位,题目的探索还要继续。

师:(追问)面积是600cm2的矩形可以制作,面积是800cm2的矩形不可以制作。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面积不能太大!

生:面积多大才能保证矩形可制成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其他同学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如何转化为数学问题呢?

学生的探索研究真正开始,一段时间后,有学生举手回答。

生:设面积为s,那么s=x(50-x),现在就看s会在什么范围了!

教师引导,整理得-x2+50x-s

生:要使方程有解,则必须b2-4ac>0

即50-4x(-1)S≥0∴S≤625。

此时,学生发现当面积S小于等于625cm2时,方程才有实数解,这样的矩形才存在。其他学生的疑惑立刻解开,原来面积有这样的限制条件!

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下,一个单向度的知识“巩固练习”很容易转化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开放度和综合性的“问题解决”过程。这就使得习题的教学价值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巩固与深化,还明显地体现出了“问题解决”带来的“经验积累”特征。就上述案例而言,在学生完成了原题的解答之后。教师的一个追问促使学生产生“面积多大才能保证矩形可制成?”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抛出之后,有学生想到“设面积为s”并列出一个“二元方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根的判别式法”获得问题的解。这个过程当中,既有问题的提出,又有问题的数学化。把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解决,学生相互纠正、补充、完善,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轨迹,教师再适当给予点拨,助推学生冲破迷雾,体验到成功感和满足感。在问题的探究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数学的魅力得以绽放!

3.设计课堂活动,师生在活动中成长

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生命在场。生命在场的课堂,每一个学习个体的生命,都呈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学习风貌;每一个学习个体的情感,都沉浸在师生良好互动所营造出的知识氛围中。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些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条件和情境,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互相讨论、发表意见、表达情感。教师要定位好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作用,不能做课堂活动不相干的旁观者,更不能做课堂活动的指挥者。教师在课堂中应能平等参与学生的交流,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以欣赏的态度参与交流。要激发或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探究、感悟,在活动中学生得到了发展,教师也会在参与的过程中教学相长。

例如,在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习中,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

(1)观察平行四边形,猜测平行四边形在边、角、对角线上有哪些结论;

(2)适当选用学具材料,采用度量、折叠、裁剪、拼图等方法说明结论的正确性;

(3)结论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4)思考结论正确的数学依据。

通过设计上述课堂教学活动,师生共同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的过程,在获得感受(数量或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揭示具体“事例”的数学本质(边、角、对角线的有关性质),明晰有关知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生在活动中要学会思考,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在活动中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觀”方面的体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既是引导者,又是俯下身子的参与者。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得出五花八门的结论,也会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事情。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启迪,要让师生都呈现个性奔放、精神昂扬的精神风貌,师生的情感都沉浸在和谐融洽、携手共进的氛围中。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是师生共创的人生体验、共度的生命历程。教师既是课堂的主导,又是课堂“活力”教育思想的最终实现者。任何时候,教师都不能缺少活力,只有当教师在教学舞台上活力四射了,我们的课堂才能更加洋溢着生命的光彩。

猜你喜欢
矩形面积生命
矩形面积的特殊求法
面积最少的国家
从矩形内一点说起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巧用矩形一性质,妙解一类题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
一次函数和三角形面积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