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苇田杂草的分布及防除

2017-04-22 20:05王洋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分布杂草

王洋

摘要:杂草是苇田生产中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介绍盘锦苇田中主要影响产量的恶性杂草分布情况、形态特征和防除技术,为苇田恶性杂草大面积发生的防除提供参考。

关键词:苇田;杂草;分布;防除

中图分类号:S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11-0028-03

广义的杂草定义是指生长对人类活动不利或有害于生产场地的一切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也包括部分小灌木、蕨类及藻类。植物学家通常把那些侵入并改变生态系统的植物,在经济上组成很重要的植物种群,给农业生产带来直接或间接为害的草本植物被叫做农业杂草。

在盘锦市的芦苇湿地中,狭叶香蒲、达氏香蒲、粗脉苔草、拂子茅等分布较多、面积较大、为害较重,是芦苇湿地的主要杂草。据2012年统计,东郭苇场杂草分布面积1.932万hm2,占全市芦苇湿地面积的53.76%;羊圈子苇场0.021万hm2,占全市芦苇湿地面积的1.3%;兆海苇业公司0.034万hm2,占全市芦苇湿地面积的0.95%。

1 狭叶香蒲

1.1 分布

狭叶香蒲主要分布在灌渠两侧及水泡中,在芦苇湿地中与芦苇混生,水深50 cm左右,土壤为盐化沼泽土。狭叶香蒲分布面积为0.88万hm2,其中东郭苇场0.87万hm2(纯生0.25万hm2,与芦苇混生0.62万hm2),主要分布在龙王、酒壶嘴、小道子、大流子沟、八仙、罗家、南井子和小河分场;羊圈子苇场0.012万hm2,均与芦苇混生,主要分布在新立、刘三、胜利、红利、五千五和大台子分场。

1.2 态特征

狭叶香蒲为多年生沼生草本,植株高达2 m,根状茎在泥土中匐生,着生多数须根;叶线形,宽4~10 mm,细长,暗绿色,比花茎长,具叶耳,叶鞘边缘裔生;稳状花序,深褐色,雄、雌花穗离生,间隔3.8~12.0 cm,雄花穗在上,长8~14 cm,粗6~8 mm,未开花时外面包有苞片,苞片开花时脱落,穗上布有蛛丝状毛,即雄花的小苞片;雄花具雄蕊2~3,花丝部分合生,小苞片比花药长,花粉粒单体;雌花序在下,开花时常比雄花穗短约1倍,成熟果穗长8~20 cm,有时形成两穗,粗约2.0~2.5 cm,长为粗的5~9倍,暗棕色,雌蕊的花柱长,柱头扁平,雌蕊柄簇生长毛,个别毛顶端膨大,与近膜质的、有棕色斑点的不育雌蕊等长,比柱头短;瘦果,长约1.3 mm,种子光滑;花期6月下旬,果期7~8月初。

1.3 防除技术

1.3.1 生态防除 1)修建田间水利工程。根据狭叶香蒲的发生规律和区域性发生特点,利用田间水利工程控制,修建配套的田间水利工程渠系,保证灌排自如。

2) 水分调控。在狭叶香蒲发生区域,通过灌排水制度创造不利于狭叶香蒲的生长环境,达到保苇灭草的效果,即实行干旱处理可达到防除狭叶香蒲的效果。

3) 咸水灭草。利用高含量的咸水灌溉蘆苇湿地,可防除蒲草。即在狭叶香蒲高1 m左右时,灌溉含盐10‰~12‰的咸水,并保水1个月以上,对蒲草有部分抑杀效果。此后需要用淡水洗盐,以防止芦苇湿地盐渍化。

1.3.2 人工防除 1) 人工割除。芦苇湿地深水沼泽是狭叶香蒲的严重侵入区,根据水生植物依靠露出水面的基叶吸收氧气、由通气组织向地下组织疏导的特点,在入伏季节水下割除,截断空气来源,使其因得不到氧气而腐烂。

2) 人工烧塘。在狭叶香蒲集中分布区域,在芦苇收割结束后进行烧塘,可消灭部分狭叶香蒲种子,降低繁殖指数。

1.3.3 化学防除 试验研究表明,很多药剂在防除狭叶香蒲的同时,对芦苇也存在较大危害,选择性强的药剂极少。多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2,4-D丁酯与农达的混合药剂防除狭叶香蒲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2 达氏香蒲

2.1 分布

达氏香蒲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地段。早春灌溉常有浅水层,芦苇生长季节难以排水造成长期积水,湿生或近水生达氏香蒲广泛发生,密度较大,此区域已形成纯群落或与芦苇混生。分布面积为0.132万hm2,其中东郭苇场0.093万hm2,与芦苇混生,主要分布在龙王和罗家分场;羊圈子苇场0.003万hm2,与芦苇混生,主要分布在马丈房、沙河子、新建和月牙子分场;兆海苇业公司0.033万hm2,与芦苇混生。

2.2 形态特征

达氏香蒲植株矮小,一般高度为80~120 cm,叶狭长线性,宽4~6 cm;单性花,雄花序在上,长10 cm左右,雌性花在下,长4~6 cm,宽3~4 cm,雌花有匙形肉质的小苞,花果期5~10月份。达氏香蒲的地下部分为根状茎和根,根状茎分布在地表0~30 cm土层中,但主要分布于0~15 cm范围内,在土壤中形成一个庞大的根系网,根状茎上发育出侧芽,侧芽在6~8月份萌发出土。

2.3 防除技术

2.3.1 化学防除 利用2.4-D丁酯2.25 kg/hm2和扑草净1.5kg/hm2混合喷施后,再于蒲草叶片受害铺地后灌水,灌水以淹没为准,防除效果可达85.6%。另外,还可用二甲四氯2.25 kg/hm2和敌稗1.5 kg/hm2混合喷施,效果可达97%。

喷施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最佳时期为5月上旬。当达氏香蒲株高达40~50 cm时(孕穗期)进行化学防除,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使用2,4-D丁酯喷施,蒲草死亡率在93%以上。

2.3.2 生态防除 1) 用2%(Cl-)的咸水在达氏香蒲集中生长的区域灌溉,保水30 d后排出,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但此种方法容易造成土壤盐分积累,对芦苇生长不利。因此,灌溉后必须用淡水冲洗盐分,降低土壤含盐量,减轻对芦苇生长的抑制作用。

2) 修建配套的田间水利工程渠系,用田间水层和灌溉时间来控制达氏香蒲生长。

3) 在冬季芦苇收割结束后,在达氏香蒲集中生长区域放火烧塘,可消灭部分达氏香蒲种子。

3 粗脉苔草

3.1 分布

粗脉苔草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地段。地势低平地段不能排水或排水较差,适应芦苇生长,同时伴生粗脉苔草,也有碱蒿、拂子茅、刚草等。粗脉苔草在盘锦市的分布面积为0.751万hm2,其中东郭苇场0.746万hm2(含其它杂草),与芦苇混生,分布全苇场各分场;羊圈子苇场0.004万hm2,与芦苇混生,主要分布在新立、沙河子和鱼南。

3.2 形态特征

粗脉苔草是莎草科苔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发达的根状茎;植株基部叶鞘纤维状分裂,秆三棱形,稍坚硬,高30~60 cm;叶片宽3~5 mm,长于秆;花序由3~5个小穗组成,上部的2~3枚是雄性小穗,圆柱形状,位置比较接近,下部的1~2枚是矩圆柱状的雌小穗,穗梗短或近无柄;有与花序近等长的叶状苞片,有短苞鞘;雌花鳞片卵形或矩圆卵形,棕黄色,中有3条脉,边缘白色膜质透明;果囊矩圆卵形,长于鳞片,革质,黄绿色或棕褐色,有凸起的粗脉;小坚果矩圆形,长约2~3 mm,三棱形;花柱粗,基部弯,三柱头。

3.3 防除技术

3.2.1 生态防除 采取深水灌溉措施,在粗脉苔草萌发期灌水,利用蒙顶水进行防除,而后干湿交替灌溉效果较为理想。

3.2.2 化学防除 如果同时利用化学药剂防除,效果更为理想,其方法是采用二甲四氯、2,4-D丁酯、草甘膦、敌稗、扑草净、杀草丹喷施,或者二甲四氯与敌稗、二甲四氯与草甘膦、二甲四氯与敌稗混合喷施。在粗脉苔草出苗整齐后的5月上旬喷施,喷药后5~7 d灌水15~20 cm,保水10 d以后排出,防除25 d后杂草死亡率达92.5%。

4 拂子茅

4.1 分布

拂子茅主要分布在排水较好的地段,地表湿润适于拂子茅生长,拂子茅高50~100 cm。拂子茅在盘锦市的分布面积为0.069万hm2,其中东郭苇场0.067万hm2,与芦苇混生,主要分布在酒壶嘴和小道子;羊圈子苇场0.001万hm2,与芦苇混生,主要分布在新立和大台子;兆海苇业公司0.008万hm2,与芦苇混生。

4.2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茎秆直立,平滑无毛或花序下稍粗糙,高45~100 cm,径2~3 mm;叶鞘平滑或稍粗糙,短于或基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长5~9 mm,长圆形先端易撕裂,叶片扁平或边缘内卷,上面及边缘粗糙,下面较平滑,长15~27 cm,宽4~8 mm;圆锥花序紧密,圓筒形,直立,具间断,长10~25 cm,中部径1.5~4.0 cm,分枝粗糙直立或斜向上生;小穗长5~7 mm,淡绿色或带淡紫色;两颖近等长或第二颖稍短,先端渐尖,第一颖具1脉,第二颖具3脉,主脉粗糙;外稃膜质,长约为颖的1/2,顶端具2齿,基盘两侧的柔毛几乎与颖等长,芒自稃体背面中部附近伸出细直,长2~3 mm,内稃长约为外稃的2/3,顶端细齿裂,小穗轴不延伸于内稃之后,或有时仅于内稃之基部残留微小的痕迹;花药黄色,花果期6~9月。

4.3 防除技术

4.3.1 生态防除 拂子茅是一种耐盐性较弱的植物,盐分(C1-)生理障碍点为0.5%,致死极限值为0.7%~8%。春季淹水30 d以上可使拂子茅窒息死亡,而同一环境的芦苇仍保持一定的生命力。若水盐环境双重作用,则拂子茅在0.5%的盐分条件下15~20 d即可淹渍致死,而芦苇生长正常。

4.3.2 化学防除 利用化学药剂防除拂子茅也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施用草甘膦7.5 kg/hm2对芦苇基本安全,平均药害指数为4.47,平均防效达90.5%;用量为15~30 kg/ hm2时,随着药量增加,防效也相应提高,但芦苇受害指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袁宜如,李晓云,高光林.狭叶香蒲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2(9):112-113.

[2] 舒艳,李科林,李芸,等.狭叶香蒲绒纤维对油的吸附与机理[J].环境工程学报,2016(6): 2947-2954.

[3] 赵玉,刘影,努尔买买提.新疆霍城假苇拂子茅种群构件的年龄结构[J].草业科学,2013(3):322-327.

Abstract: Weed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reed yield in reed produ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istributi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the 4 main worst weeds which affected the reed yield in Panjin. It provided reference for controlling worst weeds to flood in large area.

Key words: reed; weed; distribution; control

猜你喜欢
分布杂草
拔杂草
杂草
拔掉心中的杂草
除去杂草的方法
大叶千斤拔活性成分分布及积累动态
28例医疗纠纷起诉案件特点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分布与挑战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