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是民心所向

2017-04-22 23:56周少来
人民论坛 2017年9期
关键词:反腐败民心党的领导

周少来

【摘要】“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所开拓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和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局面,厚植了执政党的民意基础,提升了国家的治理水平,充实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未来,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依靠人民群众,进一步完善法治化制度反腐,“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才能得到持续巩固,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

【关键词】反腐败 压倒性态势 党的领导 民心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意是最好的向导。腐败之癌作为政治变异和社会毒瘤,给党和国家的事业、给人民群众的福祉带来极大的损害,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威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四年多的持续高压反腐和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压倒性势头已然形成,这是深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政治治理成就。只有继续推进反腐败,并以法治化制度体系加以巩固,才能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才能不断提升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才能进一步充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反腐败是得民心、顺民意、民心所向的伟大政治工程。

只有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才能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世界各国现代化成败得失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对后发追赶型国家来说,执政党的战略谋划和执政能力,是稳定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根本保证,是现代化进程顺利推进的政治基础和制度关键。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组织保证,“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而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只有从中国全面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才能深刻认识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形成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8800多万党员,440多万基层党组织的政党,是全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的组织核心和权力中心,掌握着庞大的政治资源、权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同时,80%以上的公务人员是中共党员,95%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是中共党员,党员构成了公共权力行使者的主体队伍。因此,各级党组织的情况、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状况,直接决定着执政党的能力与水平,决定着国家现代化的成败与得失。与此相对应,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自然成为各种腐败分子“围猎”的对象。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使命,也直接决定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是坚决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的政治成果,良好政治生态来之不易。从最初各种腐败的“蔓延泛滥”,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到“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再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下,终于迎来了“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良好局面。这为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基础和政治前提。

正是由于我们党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核心,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着国家与社会的各项公共活动的民主法治水平。只有进一步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党章和各项党内法规纪律挺在前面,全方位和全过程从严治党。同时,把高压反腐的强劲态势进一步推进,加大制度反腐力度,用法治化的制度力量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才能在保证执政党清正廉洁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

只有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才能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水平

推进现代化进程,需要现代化治理。现代化治理的水平,决定着国家治理的水平,决定着现代化的品质和结果。这是世界各国现代化演变的历史规律和经验教训。

现代国家治理,是一个整体配套的制度治理体系,其核心要求是制度体系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保障公平的能力。这就要求国家治理中,必须完善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体系,必须构建政治生活的民主协调体系,必须健全社会生活的公平保障体系,而这一切的制度基础和制度前提,则是平等公平的权利体系和一体公平的法治保障体系。作为现代化转型之中的“政治变异”,各种腐败正是“蚕食”各种制度正义的“政治毒瘤”,是对国家治理进程和治理品质的最大威胁。

各种“腐败”之所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痛恨,是因为腐败的总根源是“公权私用”。因此,腐败威胁着公民的平等权利体系,造成各种“特权现象”泛滥;腐败威胁着市场机制的公平竞争,导致了“权钱交易”和特权垄断;腐败威胁着司法公正,阻碍着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腐败威胁着国家利益和公共福利,侵害了公民的切实利益。各种腐败现象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长久威胁,则造成了各项法律和制度的“虚置”和“空转”,直接侵害着党和国家的制度权威和制度执行。

只有持续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通过深化制度性体制改革,堵塞各种制度漏洞和制度缺陷,健全现代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才能树立宪法、法律和各项政策的制度权威,才能保证各项国家治理举措的落实到位。也只有巩固法治化反腐败的压倒性态势,才能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和政治清明,才能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民主基础和法治根基。

只有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民意基础。只有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才能保证执政党的道义基础和民众认同,才能保证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各个层级、各种类型的腐败行为,不但败坏着共产党的威信,侵蚀着共产党的执政队伍,威胁着党和政府的权威,而且在侵吞着国家资源、侵占着人民福利的同时,更直接侵害了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和支持。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获得感,也因此受到不断侵害。

公道自在人心,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经过四年多扎实推进的“高压反腐”,人民群众看到了“真真切切”的反腐败成就。远在天边的“大老虎”被捉了,近在眼前的“小苍蝇”减少了,“进官府办事容易了”“吃拿卡要不敢了”“私分多占减少了”,等等。随着“反腐败压倒性态势的形成”,人民群眾的获得感得到极大的提升。一是人民群众看到了党中央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和持续定力,看到了中国全面现代化的前途和希望,对党和国家的“认同获得感”提升了。二是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政治清明和政治生态的改善和向好,国家与社会关系更加协调,“官民关系”更加顺畅,信访投诉和社会积怨不断减少,人民群众的“精神获得感”提升了。三是反腐败斗争中“赃款赃物”的追缴,公共服务和公益产品的增加,基层侵害公民切身利益现象的减少,促使人民群众直接的“利益获得感”提升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推进,随着反腐败从“治标”到“治本”的提升,随着国家反腐败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必将进一步持续巩固。同时,随着反腐败斗争不断地向基层推进,基层腐败“群蝇扑面”的状况必将得到坚决遏制,基层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和直接利益必将得到更加牢靠的保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也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提升。

只有进一步完善法治化制度反腐,“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才能得到持续巩固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正在路上,正处于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的变革和阶级阶层的变化,牵扯到错综复杂的制度、机制和利益的调整和协调。而公共权力的规范化体系、民众参与的有序化推进、法治体系的制度化完善,这一切都有待进一步的改革。也因此,决定了未来的反腐败斗争,将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的挑战。

有公共权力运行的地方,就可能有各种“腐败”,有“公权私用”的地方,就有各种机会“腐败”。中国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还在建构之中,市场竞争的公平体系有待完善、民主参与的公平程序有待加强、司法公正的法治水平有待提升,国家治理体系之中的制度不完善之处、制度漏洞和制度缺陷,都有可能给各种腐败行为的发生提供机会和空间,因此,反腐败斗争依然还在路上,这是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所在。

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推动了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迁,所有制成分的多样化、阶级阶层结构的分层化、思想观念的多元化,都促使各群体之间的利益结构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改革的进程是制度建构的进程,同时也是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利益冲突和利益矛盾在所难免。因此,在各种各样、各个层级的利益关系调整中,“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也就有极大的可能“隐藏其中”,这是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

如果改革的进程是一场利益结构调整的过程,那么,制度性的改革也是一场长期性的利益结构调整过程。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政府机构的改革、事业单位的改革、用工和工资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等,都将直接面对“利益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既得利益者”与“既失利益者”、“得利多者”与“得利少者”、“强势利益者”与“弱势利益者”等,都将面对“公”与“私”利益的纠缠和冲击。这也为各种的“公权私谋”“消极抵制”“为官不为”等“隐形腐败”提供机会和可能。这正是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

直面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推进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设,这就需要强化市场竞争的公平体系、畅通政治参与的民主体系、完善司法公正的法治体系等一系列制度化改革。同时,以国家监察体制的深化改革为突破口,在加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的同时,畅通社会监督、人民监督的途径和渠道,提升反腐败压倒性态势的制度化水平,用法治化制度反腐之力,进一步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

反腐败斗争,是一场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生死之战,“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政治治理绩效的取得,来之不易、真切实在, 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认同和坚决支持。“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所开拓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和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局面,厚植了执政党的民意基础,提升了国家的治理水平、充实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要坚定不移做好工作。要做到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当前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尚未根本改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未来的全面现代化征途中,只有通过进一步推进制度化改革,形成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全方位反腐”的制度合力,真正依靠民主力量和法治公器,才能全面持久地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这一政治成果。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理论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②《習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③邵景均:《巩固发展“压倒性态势”》,《 人民日报 》,2017年2月27日 。

④人民日报评论部:《人心向背决定反腐成败》,人民网,2017年1月23日。

责编/温祖俊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反腐败民心党的领导
让法治理念根植民心
科技看百年
当前腐败问题的分析研究
浅谈反腐败工作的关口前移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反腐与经济增长
朱景文: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张荣臣: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保证
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什么关系?
从“民心河”事件谈城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