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作物病虫防治安全用药的实践与思考

2017-04-22 04:25常春林芳林付根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病虫防治

常春+林芳+林付根

摘要:蔬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受其栽培方式、耕作制度等的影响,和小麦、水稻等大宗作物病虫的发生有较大的不同。蔬菜作物特殊的食用价值,又使得蔬菜病虫的防治必须以安全为先,因而对蔬菜病虫的防治策略、防治技术都应当围绕食用安全而开展,走综合防控、绿色防控之路。

关键词:蔬菜作物;病虫防治;安全用药

近年来,因蔬菜作物病虫防治用药不规范、不安全而造成的食用中毒事件人们记忆犹新,“毒豇豆”、“毒韭菜”、“毒生姜”等让人们对蔬菜食用望而生畏,蔬菜作物病虫防治安全用药问题已经成为市民最为关注、社会最为关切的问题。如何科学用药、安全用药,才能达到既防治好蔬菜作物的病虫危害,又保证蔬菜食用安全?笔者根据生产实践,作如下总结和思考,供读者参考。

一、蔬菜生产和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蔬菜作物和大宗农作物如小麦、水稻等相比,有其自身的生产特点,病虫害的发生也有自身规律,主要表现在:

1、栽培方式多样,周年均有生长

蔬菜作物的栽培,大的方面可以分为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露地栽培面积在蔬菜栽培中仍占据较大比重,同时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随着设施栽培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发展,覆盖方式多样,有单层、双层和多层,智能温室、日光能温室、塑料大棚等,可以为蔬菜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温度、湿度,从而使蔬菜作物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长。同一时间可生长多种蔬菜作物,同一时间可见不同生育时期的蔬菜作物,同一蔬菜作物也可以在一年中不同季节多次播种、生长、收获。

2、蔬菜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发生规律复杂

如前所述,蔬菜作物品种多,播种期生育期不一,栽培方式多样,加之茬口不同,连作程度不同,棚内温、湿度差异大,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发生程度差异大。一年四季都有病虫害发生,不仅一种作物发生多种病虫害,而且一种病虫害也可危害多种作物。当地种植的蔬菜作物50-60种,发生病虫害达300多种,需要加以防治的也达近100种。如黄瓜病理性病害达20多种;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同时可以危害多种蔬菜作物以及大豆等作物 [1] 。

3、蔬菜病虫害测报、防治技术滞后于蔬菜生产

受传统的粮棉油大宗作物生产观念的影响和体制、机构等因素的限制,市县农业部门对蔬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开展时间短,乡镇基本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病虫害测报工作,没有完整的测报调查办法,数据的科学性、可比性不高,病虫害发生的程度没有等级划分标准,有的甚至计量单位都不一致。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也基本处于菜农自发防治状态,对病虫害的防治适期、药剂的选择、用量等不够规范,见虫打药、打跟风药、安全药的现象比较普遍,防治的针对性、科学性、用药的安全性不高。

二、蔬菜作物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的要求

蔬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应当遵循“安全优先”的原则,其次才是减少病虫危害损失,保产增收。因蔬菜收获上市、储藏等原因的限制,在病虫害防治上要坚持以下要求:

1、安全第一的原则

蔬菜作物是鲜食作物,田间采摘后到上市间隔的时间很短,都是直接食用,不加工不储藏,没有农药降解过程,因而对病虫害防治必须以食用安全为先,必要时宁可损失产量也不能用药防治,否则将会导致“毒菜”事件的发生,这一点必须时刻遵守。

2、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用药

蔬菜作物从田间收获到上市食用,多则7-10天,短则1-2天,上市前的最后一次用药,必须是在收获前的安全间隔期以上的时间使用。不同的农药品种,安全间隔期不同,要详细了解不同农药品种的安全间隔期选择安全间隔期的上限,确保食用安全。同时还要从用药时的温度条件、栽培方式、蔬菜作物食用的部位等综合考虑。

3、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优先选用生物农药

农药产业发展迅速,新产品开发层出不穷,为蔬菜安全用药提供了有力保障。要大力宣传,引导菜农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舍得投入,大力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杜绝使用高毒农药,特别是地下害虫的防治,严禁使用呋喃丹、甲拌磷等高毒农药。

三、蔬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蔬菜作物主要病虫害种类

蔬菜作物病虫害主要有:一是地下害虫,如小地老虎、蝼蛄、蛴螬、根蛆等。二是食叶害虫,主要有:小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烟粉虱、蚜虫、潜叶蝇、猿叶甲、黄曲条跳甲等。三是病害,主要有:枯、黄萎病、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病毒病、菌核病、早疫病、晚疫病、细菌性角斑病、褐斑病等。

2、蔬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点

蔬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运用物理、生物等综合措施,改消灭病虫危害为控制病虫危害,把病虫危害的损失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而不是采取太多的措施过度地防治。选用抗耐病虫的优质良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合理轮作换茬、嫁接可有效减轻西瓜枯萎病的发生;进行种子处理,是防治病虫害发生危害事半功倍的有效措施,如高温处理西瓜种子,可有效防治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果斑病的发生;

还可以使用灯诱:应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杀菌灯等;性诱:应用性诱剂、迷向剂灭杀如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棉铃虫、红铃虫等;色诱:黄板、蓝板诱杀如美洲斑潜蝇、蚜虫、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等;应用防虫网避虫,如灰飞虱、烟粉虱、菜青虫、小菜蛾等;生物防治,应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关键措施。

3、蔬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1) 地下害虫的防治

可以采取撒毒土、毒饵和药剂拌种拒避的方法。主要药剂有3%辛硫磷颗粒剂5-6 kg/亩毒土,70%高巧(吡虫啉)8-15 mL/kg种子拌种,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 mL兑50 g水拌3-4 kg花生种子 [2] 。

(2)虫害的防治

菜青虫、小菜蛾可在5月下旬初至6月上旬用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短稳杆菌防治;潜叶蝇用甲维盐或灭蝇胺防治;药剂防治蚜虫既可控制蚜虫又可预防病毒病发生,可选用氟啶虫胺腈或吡蚜酮或啶虫脒;防治烟粉虱可采取毒土熏蒸与药剂喷雾相结合,熏蒸用敌敌畏或异丙威,喷雾用0.5%苦参碱、15%哒螨灵、60%烯啶蟲胺、25%吡蚜酮之一。

(3)病害的防治

预防为主,霜霉病可用68%精甲霜灵·锰锌或72%霜脲锰锌或50%烯酰吗啉或50%甲霜灵·霜脲氰喷雾;灰霉病可用50%腐霉利或40%嘧霉胺或62%嘧菌环胺·咯菌腈喷雾;白粉病可选用12%四氟醚唑或56%丙森·醚菌酯或40%氟硅唑;病毒病可用50%氯溴异氰尿酸等病毒钝化剂喷雾。

参考文献

[1] 朱汉清,陈永明,等. 盐城市蔬菜病虫害测报与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农业科技通讯,2012(06).

[2] 陶雅萍,林付根,等. 蔬菜作物病虫防治策略的思考[J]. 中国农业信息,2014(04).

猜你喜欢
病虫防治
草莓栽培管理措施探讨
研究棚室黄瓜病虫防治的关键技术
简述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防治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
无公害作物病虫防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