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2017-04-22 10:32刘海燕
医学信息 2017年9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脑梗死应用效果

刘海燕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住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参考组34例,参考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情况均低于参考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06%),参考组护理满意度为(82.3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改善情况均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加快了疾病的恢复,减少治疗费用,继而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值得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急性脑梗死属于神经内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是脑部局部组织供血障碍而导致缺血性坏死的现象,存在发病突然、致残、致死等特点,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使得患者生活质量有所下降[1]。本文就我院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数字表法对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住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68例随机为观察组34例和参考组34例,所有患者经MRI、CT等影像学检查已明确诊断,且其临床诊断和《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相符。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0~80岁,平均(60.0±6.70)岁,参考组男18例,女14例。年41~75岁,平均(58.0±5.77)岁。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相比较,筹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针对参考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并对其病情进行观察和评估,在用药过程中加强巡视,给予患者易消化饮食,保持营养均衡,促进身体恢复。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其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等成员构成执行小组,以患者为中心制订相应临床护理路径以及建立责任制、完善规章制度等护理内容,具体做法如下:①对初入院患者病情给予评估,并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各项身体指标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加强并发症的护理,同时正确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大小便练习。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此外由责任护士向患者或其家属介绍周围环境、主治医生以及有关陪护、探视制度,将有关疾病的内容和临床护理路径表详细告知患者;②第2 d,嘱咐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并抬高床头15~30 cm,将疾病有关常规的检查内容、床上大小便练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患者,减轻其内心疑虑,同时方便医生了解疾病发展进度;③第3d,对患者患肢取良性体位,并对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给予观察和保护;同时根据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④第4~7 d,针对病情较轻患者,指导其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皮肤、大小便情况进行评估,无异常者拔除导尿管。针对失语、言语表述不清患者,采取非技巧语言方式与患者交流进行康复训练;⑤第8~14 d,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并按照医嘱定时定量用药。将疾病发病机制、诱发因素以及家庭康复锻炼告知患者,减少复发;⑥评估临床护理路径,由小组成员内护士长定时查房,并指导护理措施落实,准确记录护理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可补充、调整护理内容[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临床中采用修订Barthel指数对患者初入院和出院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3]。使用由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指导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如实填写,满分100分,分为三个标准[4]:①非常满意,80~100分;②满意:50~80分;③不满意:低于50分。总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 SS21.0统计软件进行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形式表示,检验采用χ2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取(x±s)形式表示,比较以t检验方法验证。若P<0.05,则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06%),参考组护理满意度为(82.3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观察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 观察组Barthel 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觀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 观察组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均低于参考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常发生在夜间睡眠或安静休息时,表现出半身不遂、吞咽困难、言语不清等临床症状,造成生活质量下降。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路径应运而生,其目的是提高护理内容的预见性和计划性,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以及促使患者满意 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5]。在临床中,结合医院现在发展状况,可通过利用资源库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经验自制临床护理路径表,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临床护理路径的优势是方便简单,通过顺序性、时间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临床中,对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完成护理内容,了解治疗过程。有效了解患者内心思想,并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改善不良心理,树立抵抗疾病的信心,继而积极配合治疗。

本文就我院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得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参考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疾病恢复,并降低治疗费用,继而减轻患者压力,同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促进了护理满意度进一步的提升。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得到良好的而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志娥,谷薇娜.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25-27.

[2]曹广菊,杨之源,伍诗惠.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3):2773-2775.

[3]禹小丽,邓伟明.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处理中的效果观察及应用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4):75-77.

[4]闾小慧,乐碧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中国处方药,2014,12(6):124-125.

[5]黄芳.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9):139-140.编辑/安桦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路径急性脑梗死应用效果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