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在中国西部山区的实践

2017-04-24 08:42曹雨舟
中国经贸 2017年6期
关键词:金融支持

曹雨舟

【摘 要】金融扶贫在中国是一个新的话题,随着中国政府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的启动,积极探寻农村金融新需求,支持内陆四川秦巴山区发展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本文就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如何加大对四川秦巴山区金融支持力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四川秦巴山区;金融支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是制约中国农村发展相对落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山区更甚,金融扶贫在中国自然提上了日程。秦巴山区是中国和内陆四川省重点扶贫地区,作为中国欠发达地区和中国“老、边、穷”地区,一直面临着“基础弱、欠发达、低水平”的现状。随着中国政府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的启动,秦巴山区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和新形势。四川地方政府在统筹城乡中如何把握经济发展新变化,积极探寻农村金融新需求,支持秦巴山区发展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

一、中国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大对贫困地区金融支持力度的重要意义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为此,要更加注重中国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中国城乡资金要素统筹中要统筹资金投放倾向,纠正过去资金投放中严重的城市偏向,引导资金投向农业产业和农村,特别是鼓励和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向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倾斜,发挥中国庞大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重要作用。

1.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客观要求

中国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这就必须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打破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现阶段深化农村金融服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从中国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上来看,首要的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形成金融机构與农村金融体系共存的发展政策,为构造和谐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就要求中国政府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首先是以支持“三农”为根本,大力扶持农村实体经济;以优化信贷结构为手段,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以创新产品服务为载体,着力满足农村市场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以“阳光信贷”为抓手,积极推进信贷文化建设;以服务广大农户为宗旨,努力实现基础金融服务、目标客户建档和农户信用评级“三个全覆盖”。

3.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是新时期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实践证明,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城乡关系、工农关系越来越密切。新的发展阶段对中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农村金融机构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综合性、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来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金融机构提高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来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需要农村金融机构推出好用实用的信贷产品与便捷的服务方式来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更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努力服务好新型城镇化建设来缩小城乡差距。

二、中国统筹城乡发展中四川秦巴山区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内陆的四川省巴中市被中国国务院确定为秦巴山片区连片扶贫开发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社会投资加快、区域经济提速,融资需求总量显著扩大。巴中市金融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但受基础薄弱等因素制约,金融体系仍具有欠发达地区的显著特征:一是金融机构少,门类不齐,金融体系中银行业为主导,地方金融发展滞后,市场竞争力弱、贷款总量小、不良贷款率偏高。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培育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巴中市辖内企业数量增加和企业素质提高,也增强了当地企业的融资需求和融资能力。然而,巴中市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国有商业银行部分信贷审批权限上收、准入门槛提高,地方法人机构难以满足多层次的融资需求等因素,促成了企业向域外融资的动力。二是需求结构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企业跨区经营步伐加快,以及新型金融工具的普及应用,打破了企业融资的地域限制,优化了融资需求结构。一方面,部分企业走出传统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者运用票据、保函、信用证等具有跨区域融资功能金融工具的意识和水平增强,而巴中金融机构对这些业务涉及较少;另一方面,跨区域经营企业和异地关联企业的兴起,客观上推动了异地融资服务的需求。

近年来,巴中市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中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林权抵押贷款从2009年开办至今,在本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都有开展,目前余额1200万元。而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其覆盖面积广、机构数量多和支农程度深等特点,在跟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作了更多的尝试。据统计,目前,巴中市农村信用社共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756万元,发放宅基地和农村土地抵押贷款支持了南江县槐树村、龙潭村的农家乐和种植基地建设,发放林权抵押贷款支持了巴州区和通江县农户生态养殖业的发展。

四川达州市也是中国秦巴山片区连片扶贫开发地区,是农村信用社突出信贷支农重点。一是支持春耕生产。设立“农贷专柜”,建立农贷绿色通道,开展定点服务、上门服务和“四下乡”活动,积极发放农户购买良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贷款和打井、修堰、修渠及农用机具设施贷款。二是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紧紧围绕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名优品牌,支持发展特色产业项目110个,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0个,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个,带动农户15.78万户,培育种养殖专业大户705人。支持社会民生。三是积极支持商贸流通、医药、服务业等行业贷款,特别是加大了对科技型企业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2015年达州市农信社新增涉农贷款31.39亿元,新增小微贷款18.5亿元。

不可否认,与新时期“三农”发展的要求相比,目前的金融扶贫还有很大差距,部分地区仍然存在金融服务盲区,农民“贷款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农村金融服务仍然是中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三、中国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大对四川秦巴山区金融支持力度的对策

1.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供金融支撑新动力

(1)完善金融基础体系。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巴中市需要努力构建竞争充分、功能完善、发展有序的金融服务体系。一是要外引内育。一方面要在鼓励大型银行在巴中增设网点的同时,积极引入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激发金融市场的活力;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通过采取扩大投资股、引进战略投资者、资产注入、资产置换等多种方式,完善公司治理,解决历史包袱,同时,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微型金融组织,完善金融体系的组织架构。二是积极培育多种形式的金融中介组织。大力发展担保、信托、金融租赁等新型金融载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元化、多層次、多样性金融服务。三是拓宽金融的视角。重视证券、保险的独特作用,积极助推南江矿业等优质企业到股票市场上市融资,证券公司要积极扩展投资银行业务,为企业提供发展战略、股权分置改革、资产重组、收购兼并、投融资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2)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一是适度增加信贷投放总量。各家银行业机构在每年制定信贷投放计划时,对秦巴山区要给予一定的倾斜,当年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存贷比例要逐年提高,确保金融资源用于经济建设。二是加强融资工具创新。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BOT、BOO、BTO、BOOT、ABS、PPP、PFI等项目融资方式,盘活社会资本,增加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来源和渠道。

(3)加强财政金融协调。一是发挥财政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风险补偿等方式,扩大财政贴息贷款范围,对城镇化建设薄弱环节给予贴息贷款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投入。二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地方政府财政可在当年预算中,安排部分资金,对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投入建立银行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适当对贷款损失进行分担。

2.在拓宽域外融资渠道上实现新突破

(1)疏通信息渠道,促进融资供需对接。信息不对称是异地融资面临的最大障碍,打通信息壁垒、疏通信息渠道,有利于促进融资供需对接。一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通过政府信息中心等平台对外发布产业规划、优势行业和优质企业的信息,为外地银行提供参考。二是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载体,积极培植和挖掘优质企业,打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优化金融维权法制环境,为异地融资提供保障。三是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异地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借款企业所在地开户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合作,可以考虑通过委托贷款或银团贷款等方式参与异地金融服务,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2)强化监测管理,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域外融资的监测与管理,防范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一是进一步完善异地贷款报备制度。明确异地贷款备案的相关制度规定, 要求各金融机构定期向所在地及客户所在地的人民银行和监管部门报备异地贷款余额、发生额等情况。二是认真做好异地贷款的监测工作。人民银行应该把异地融资纳入货币信贷监测体系和信贷政策评估体系,及时了解掌握本辖区异地贷款的动态和情况,按期反映异地融资的变动量与变动方向,并及时予以披露。三是加强人民银行与监管部门之间、本地监管部门与异地监管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定期交换信息,共同研究管理对策。

3.积极探索适用于本地农村经济的产权金融化创新模式。一是探索成立农村产权信用合作社。可采取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让拥有闲置资源的农民将要素资源产权“存”入产权信用合作社,由合作社联合有关机构对资源进行测量和估价,再与农民签订“存权”合同,按合同支付一定利息。二是探索农村产权融资租赁的方式。在农民将资源要素产权交给产权信用合作社管理的基础上,产权信用合作社可将资源统筹优化之后,向金融机构申请抵押贷款。获得贷款资金之后,产权信用合作社可将资金按份额分配给农户,也可与农村产业合作社合作,对这部分资源进行“回租”或“转租”,达到进一步开发的目的。三是探索农村产权股权化的模式。让政府、产权信用合作社、投资开发人和农户对产权开发达成协议,制定方案,发起成立“产权股份公司”,分别用农村资源产权、现金或其他资产入股,然后以公司名义向金融机构间接融资,条件成熟且达到一定规模的可考虑打包评估发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

4.在提升农村金融服务上开创新局面

(1)实现乡镇机构网点全覆盖。一是充分发挥涉农金融机构在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转变经营机制和方式,提升服务“三农”能力和水平。二是组建 “三农”服务专班,配备服务专车,常年在农村开展业务咨询、技术指导、信贷服务等,有效满足广大农民朋友合理的金融需求。三是探索开展金融惠农综合服务站建设,让“准银行金融机构”扎根边远山区。

(2)实现农村支付结算全覆盖。一是坚持加大支付系统延伸和ATM、POS机、转账电话布放以及“三农补贴一卡通”发放力度,提升金融服务点服务水平,让金融服务延伸到农村各个自然村。二是以惠农卡为载体,以推广转账电话为手段,以农村商业超市为阵地,赋予惠农卡转账和支现功能,解决农村地区取款难、用现难和结算难问题。三是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点人员支付结算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3)实现农村贷款满足率全覆盖。一是创新财政金融联动机制,以财政补贴一部分资金、银行信贷以财政扶持为基数加倍扶持的方式,重点培植当地以核桃、茶叶、金银花、养殖业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实现以基地产业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目标。二是着力做好金融支持农民创业就业工作,扩大支持范围,拓展创业产业。三是重点突破,做好信贷助弱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参考文献:

马君实.完善农村金融支持战略的几点思考[J],中国金融,2008.1.

猜你喜欢
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山西钢铁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医药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