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30例

2017-04-24 19:32梁学艳靳向前招燕珍罗斐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7年3期

梁学艳 靳向前 招燕珍 罗斐莉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封包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痛、上腹不适、痞胀、恶心欲吐、饥不欲食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西药相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封包;黄芪建中汤;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標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5-0119-02

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具有易反复发作、病程长等特点[1]。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嗳腐吞酸、胃脘痛、饥而不欲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2]。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抗HP、抗酸为主,毒副作用较多,但效果不佳[3]。中医外治疗法联合口服中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副作用较少,受到患者的青睐[4]。笔者选取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该为7月我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4532±255)岁;病程10个月至10年,平均病程(543±325)年。对照组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569±275)岁;病程8个月至11年,平均病程(546±30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与入选标准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5]:胃镜诊断依据:胃黏膜呈红白相间状,以白色为主,黏膜呈结节样或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出现皱裂变平或者消失;胃黏膜水肿或充血,胃黏膜表面有较多的黏液,黏膜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的渗出物,黏膜表现粗糙且呈花斑状或红白相间。病理诊断标准:检查提示固有腺体萎缩或胃黏膜有红斑、充血渗出、水肿等便可以确诊。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拟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及《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7]:脾胃虚寒证的标准主症:胃脘冷痛、痞胀,喜暖喜按;次证:大便稀溏、饮食减少、气短懒言、口淡、呕吐清水;脉沉细、舌苔薄白、质淡。具备主证第1项加次症2项或主症2项加次症1 项即可诊断。入选标准:所有患者符合上述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和西医诊断标准;病情相对稳定者。排除标准:对外敷中药、胶体果胶铋胶囊、青霉素、头孢类等药物过敏者;脑血管、心脏疾病等严重性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医嘱依从性差者。

13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江苏福邦药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59052)20mg静脉用药,1次/d,铝碳酸镁片(四川健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169)口服,每次10g,3次/d(餐后1h)。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封包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①中药封包药物组成:小茴香20g,干姜20g,高良姜20g,香附20g,丁香20g,吴茱萸20g,乌药20g。以上药物打粉后,制成药包,平放于中药封包治疗仪中,外敷至胃脘部,接通电源,治疗20 min,每天2次,以7 d为1个疗程。此药包可重复使用,每次敷药后收起。②黄芪建中汤药物组成:黄芪15g,白芍20g,桂枝10g,生姜3片,炙甘草5g,大枣20g。随症加减:反酸者加煅瓦楞子15g;胀满苔腻者加薏苡仁30g,泡参30g,砂仁6g,去大枣;痛甚者加川楝子12g;泛吐清水痰涎者加半夏12g;寒热互见加黄连6g;水煎成200mL汁液,100ml/次,2次/d。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引导其适量运动。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

14评价指标以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治疗2周后症状积分。①临床疗效。治愈: 胃镜与活检黏膜活动性炎症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慢性炎症达轻度;显效:胃镜与活检黏膜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临床症状与慢性炎症明显好转;有效:胃镜与活检黏膜病变范围缩小>50%,临床症状与慢性炎症轻微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症状积分。主症:胃脘冷痛、痞胀、上腹不适等症状分重、中、轻、无四个等级,相对的分数为6、4、2、0 分;次症:恶心欲吐、饥不欲食等症状分重、中、轻、无四个等级,相对的分数为4、2、1、0 分,舌脉不计分。记录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痛、上腹不适、痞胀、恶心欲吐、饥不欲食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中有轻微头痛5例、轻度皮疹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67,P<005)。

3讨论

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以胃脘冷痛、遇寒痛增、畏寒肢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消化道疾病。目前西医治疗慢性胃炎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抗HP、抗酸为主,但此方法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多,临床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认为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为多因素体不足,或失于温煦所、肾阳不足;或饮食所伤;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损所致。这些因素均可引起患者中焦虚寒、脾胃虚弱,从而导致胃失温养作痛[8]。故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应以该病的病机为治疗依据,以和胃止痛、温中健脾为治疗方法。中药封包联合黄芪建中湯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中医常用方式,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表明中药推广封包联合黄芪建中汤能有效提高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痛、上腹不适、痞胀、恶心欲吐、饥不欲食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减轻患者病痛。黄芪建中汤中主要有黄芪、白芍、桂枝、生姜、炙甘草、大枣等中药。其中黄芪具有益气生血、补益脾胃、建立中气之效;白芍可行缓急止痛、养血补血;桂枝行辛散升举、温阳化气之效;生姜可温暖脾胃;大枣、炙甘草具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的功效[9]。全方具有补益气血、健脾温中、固脱生肌的作用。外敷中药以经络学说为主要依据,大量临床调查显示,外敷法可将药物直接送至患者病灶处,具有毒副作用少、起效快等优点。本研究中外敷药中小茴香有理气和中之效;丁香具有温中降逆的作用;干姜辅以吴茱萸以助阳补火;乌药配合香附具有温中行气止痛的作用,使火旺土强。本研究中将以上药物放置于中药封包中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可将中药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患部,进而达到和胃止痛、温中健脾的功效。由此可见,在西药常规基础上加中药封包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有助于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与常规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相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史金花.穴位贴敷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02):227-230.

[2]李力,周晓玲,税典奎.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08):471-472.

[3]倪永华,周艳,南志成,等.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12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01):99-100.

[4]刘玲,岳静.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67例[J].河南中医,2014,34(08):1464-1465.

[5]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0,20(3):199-201.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7]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32(6):738-743.

[8]杨君平.温脾养胃汤联合西药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幽门螺杆菌、胃黏膜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6,37(01):54-55.

[9]申珊.理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5,32(05):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