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子水球队“六打五”进攻战术表征研究

2017-04-25 05:13潘政彬刘钦龙
山东体育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号位阵型水球

潘政彬,刘钦龙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天津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天津 300191)

中国女子水球队“六打五”进攻战术表征研究

潘政彬1,2,刘钦龙2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天津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天津 300191)

结合六打五制胜要素和中国队特点,从六打五的进攻路线、得分手段、阵型变化、射门时间等几个维度解析中国队六打五的进攻战术表现特征。研究结论:1)中国队进攻路线主要集中在单侧间传球较多,进攻路线相对单一,重复性高,变化少;2)射门点主要集中在1号、4号、5号三个位置;3)中国队六打五战术的思路立足于“稳重取胜”,进攻缺少突发性,创新性不足,自信度不够;4)多以4-2阵型为进攻阵型,以单点的移动变化来驱动整体阵型的变化。建议:1)强化六打五训练过程的质量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即思想层面、技术层面、体能层面;2)强化六打五进攻中运动员对空间和时间掌控,即对进攻空间进行有效分割;强调比赛中阵型与队形的有机结合;强化运动员对进攻时间层次的划分概念的理解;3)战术打法全面性和特色性相统一。

中国女子水球队;六打五;进攻战术;表征

六打五是水球比赛最为重要的得分手段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制胜要素。一支队伍能否制造六打五进攻机会并且取得成功是衡量该队伍综合实力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刘钦龙等人曾对第28届奥运会前8名队伍总进球率与六打五进球率统计研究发现,两者呈显著相关(r=0.87,P<0.01),并且在不同得分手段中六打五得分手段占的比例很高(见图1和图2),所以提升六打五进攻效果是各支队伍共同追求的目标。统计发现,在一场比赛中队伍可能会获得几次甚至十几次的六打五机会,但往往在实战中六打五的成功率能超过40%的队伍是寥寥无几[1]。本文对中国队在2014年世界水球联赛、2015年世锦赛、里约奥运会等世界级比赛中六打五进攻的成功率进行统计,发现中国队六打五的成功率只有26.6%,六打五无效进攻率达9%(表1),六打五进攻战术应用效果与对手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优化中国队六打五的进攻战术体系,进一步突破中国队六打五的得分瓶颈,是提升中国队整体竞技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中国队六打五的进攻路线、得分手段、射门时间、阵型变化等几个维度,从时空整体视角解析中国队六打五的进攻战术特征,以期为提高中国队六打五的整体战术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图1 第28届奥运会前8名队伍六打五进攻手段得分比例(得分/总分)

图2 第11届世锦赛前8名队伍六打五进攻手段得分比例(得分/总分)

(备注:图1、图2是根据刘钦龙“世界优秀女子水球队竞技特征分析”一文中的表6和表7中的数据重新进行统计处理的结果。)

1 研究对象

中国女子水球队六打五战术特征。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互联网、中国知网等检索、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球六打五技战术方面的文献资料及其相关信息,了解目前六打五的战术研究现状。

2.2 数理统计

运用EXCEL 2007中统计工具对收集的六打五相关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处理,深度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队六打五战术特点。

2.3 追踪研究法

为动态把握国家女子水球队六打五战术特点和变化特征,采取长期随队现场观摩、访谈、录像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女子水球队六打五技战术应用特点和训练安排,为针对性地设计训练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4 录像分析

运用sportcode技战术分析软件,对六打五整个进攻过程进行分析。把六打五作为编码窗口中的主标签,设定射门时间、传球次数、射门位置、传球路线为文本标签,优选2014年世界水球联赛、2015年世锦赛,里约奥运会共15场水球比赛中的90次六打五比赛录像片段进行编辑处理。

表1 中国与主要对手六打五总次数与成功率对比

无效进攻:主要包括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射门;传接球失误导致由攻转防;进攻犯规。

3 选题依据分析

在查阅、分析六打五相关文献资料后发现,目前对于水球六打五的战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侧重于六打五战术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研究

主要分析运动员在六打五进攻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并根据运动员的现实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训练。代表性论文有:俞志才《浅谈水球六打五的攻方心理状态和训练》、冯泽文《浅析六打五的心理状态及训练》、戴群等《中国女子水球队运动员战术意识特征诊断》。

3.2 对六打五的区域空间研究较多,侧重于进攻模式分析

此类研究主要侧重于六打五阵型变化、战术结构、技术和战术配合等方面的研究,更多是作者的主观判断和经验型的论述,缺少客观的科学实证研究。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刘焕新《对我国水球六打五战术的分析和探讨》、张春木《水球进攻战术中罚出场六打五战术探讨》、陈杰《六打五战术探讨》、田川《水球六打五战术初探》、田川《从雅典奥运会和全国比赛看六打五在女子水球比赛中的重要位置》。

3.3 六打五战术的致因、影响因素及成功率研究

潘政彬在《水球六打五战术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梳理了六打五进攻的核心点主要还是围绕高质量的传球、高支撑的观察、快速传接球、敏锐的观察判断等[4];张外安《对20秒六打五的综合分析》分析了六打五的致因要素;席月亮《中国女子水球队六打五成功率研究》详细表述了高质量的传接球、水中的身体位置、快速的转移调动、敏锐的观察判断、体能、技术等因素对于六打五战术应用效果存在很大的影响。

3.4 六打五战术应用对比研究

潘政彬、刘钦龙分别在《北京奥运会女子水球竞技特征分析》《世界优秀女子水球队竞技特征分析》两篇论文中详细分析了六打五战术应用效果对于比赛结果的重要性,并对中、外强队六打五战术应用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王建琴《伦敦奥运会女子水球队“6打5”战术特点研究》论文中,分别从时间、阵型、射门点等几个维度对比了中国与世界强队六打五战术运用的特点[2]。

总体来说,过往对于六打五战术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定性分析,而从时间和空间层面,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队六打五战术表现特征的研究还不够。本文对水球比赛进攻表现分析时,根据水球比赛进攻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将进攻战术划分为获得球、处理球、进攻完成三个基本环节[11],从进攻路线、射门位置、射门方式、进攻时间、进攻阵型变化等几个维度构建中国女子水球队进攻战术表现的量化指标。

4 结果与分析

4.1 六打五常见进攻阵型及进攻特点简析

阵型变化是战术变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流畅有序的阵型变化是六打五战术素养的良好体现。训练学理论概括了技战术之间的关系,即战术的多变性其实是建立在技术多样性基础上,换句话说战术的灵活运用要具备良好的技术基础[5]。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一般为了方便战术的研究,习惯把六打五的站位按照逆时针方向,分别标识为1号位、2号位、3号位、4号位、5号位、6号位(见图示3和图示4)六个位置。一般根据距离球门远近,又把六打五位置分别划分为底角、内线和外线三个部分,其中1号位、4号位称为两个底角;2号位、3号位称为内线;5号位、6号位称为外线。六打五常见两种进攻阵形是3-3阵型和4-2阵型(见图示3和图示4)。当有充足时间摆阵形时(例如出现了后场出场犯规),短传快速3-3阵形最为合理。3-3阵形也是队伍不是很有经验的情况下的一个最佳选择,但是,3-3阵形是最易受到反击攻击的阵形。4-2阵形的主要优点是有四名队员在两米线上,逼迫守门员移动较长的距离防守,或通过轮流的传球将球传到两米线上,使得进攻队员距离球门较近,容易形成射门得分的机会。4-2阵形的缺陷是队员站好位置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需要队员有较丰富的经验和很高的传接球能力(特别是1号位与4号位的长传),需要所有队员都要有较强的得分能力。

图3 六打五3-3阵型战术位置图

图4 六打五4-2阵型战术位置图

无论采用哪种阵型,六打五进攻的基本原则一定是秉持“优先得分原则”,即首先选择快速射门得分;其次是依靠两米线上队员近距离得分;在没有其他快速得分机会的情况下围绕外线射手进行强攻战术选择。

4.2 中国队六打五进攻战术表征分析

4.2.1 中国队进攻路线分析

表2 中国队六个不同进攻位置传球次数统计

六打五进攻发起时,通常的传球路线是相对固定的,即外线4个点(1、4、5、6号位)球员相互之间进行传球,其核心目的是一方面通过大范围的转移调动,拉开进攻与防守之间的时间差(防守队员在水中移动速度远远跟不上传接球的速度),从而撕破对手防守阵型,达到外线球员破门得分的目的;另一方通过外线球员之间的相互传球,吸引对手防守,为内线两个点(2、3号位)球员创造破门机会。通过对中国队六打五进攻路线的观察与统计发现,在90次有效六打五进攻过程中,有4个位置传接球的次数较多,其中1号位共传接球189次、5号位205次、6号位高达234次、4号位131次。结合录像观察发现,中国队进攻路线主要集中在1、5、6号位或4、5、6号位进行单侧间传球较多,而大角度、长距离的传接球不多。进攻路线相对单一,重复性高,传接球不果断,传接球的目的性不强,变化少。究其原因,一是球员在水中的支撑高度不够(影响运动员在水中的观察视野),可能是队员的技术或体能储备不足所致,导致比赛中运动能力下降;二是预观察和预判断能力不够,导致在传接球时表现出犹豫和缓慢,具体场上表现为传接球的目的性不强,随意性较大;三是队员主动意识欠缺,导致在传接球时的身体准备不足,动作的诱敌性不够,不能形成有效的进攻威胁。

4.2.2 中国队射门位置及射门方式分析

表3 中国队六打五各位置的射门次数及成功率

从逻辑上说,六打五进攻时,场上六个进攻点破门得分的机会是均等的。但六打五进攻的特殊站位方式,导致球员与球门之间的实际距离远近不同。通常内线2、3号位是最具威胁的两个点,因为这两个点离球门距离最近且正对球门位置,容易发力,一旦得球射门成功率很高。1号、4号两个点也是射门常见的两个位置,因为这两个点往往具有进攻的突发性,即在接到队友传球后立即射门(一般情况下1号位是否作为主要射门点取决于队伍中是否有较强射门能力的左手队员)。因为这两个位置斜对球门,小角射门,守门员需要快速移动守住小角方能成功防守,但这对守门员体能、技术以及经验都提出很高的要求和挑战。所以从理论上说,相对于其他位置,1号位、2号位、3号位、4号位是六打五最具威胁的四个点。从表2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中国队六打五射门点主要集中在1号、4号、5号三个位置,射门次数占总次数的70%。从射门成功率来看,4号位最高,达36.4%,其次1号位、2号位射门成功率都是30%以上,但是2号位射门次数仅有3次。临场观察发现,2号位是防守的重点位置,防守队员采取贴身防守模式,即使拿球后也很难形成有效的射门空间和位置,所以导致射门次数少。从射门点的分布特点来看,中国队外线、内线(2号位、3号位)、两个底角球员都具有较强的进攻能力,特别是1号位左手球员,除了拥有左手先天优势之外,场上表现出的竞技能力和意识都非常优秀。总体来说,中国队是依靠队伍整体竞技能力临场表现决定射门点的优先选择,表现出一定的随机性。

从中国队六打五射门方式来看,1号位、4号位多以小角抽射为主;5号位、6号位则是以高举直射为主;内线2号位喜欢采用背后射门,3号位则更多使用转身射门(这两个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两种射门方式的最优化选择)。从球员临场比赛来看,中国队球员接球快打的意识不强,拿球后的动作冗长,不果断[3]。这些微妙的动作变化既反映出队员长期训练形成的习惯意识,又折射出队员比赛中心态的不稳定和不自信。

4.2.3 中国队进攻时间分析

表4 中国队六打五各时段射门次数、成功率、平均用时统计表

六打五在20秒的进攻时间里,每一秒都有破门机会,而有效射门时机的选择则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既包括进攻队员对于裁判判罚的理解力、临场快速观察力和应变力、战术的决策力、队伍的协同力[8],同时与对手的竞技状态也存在很大的关系。潘政彬等人在《水球比赛六打五成功率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分析,世界强队大部分的六打五进攻时间都是稳定在14秒至18秒的时间区间[4]。为了方便对水球六打五进攻时间进行研究,笔者在咨询相关权威水球专家的基础上,将水球六打五进攻时间划分为5个时间段(见表4),统计中国队六打五不同时间段的射门数据,了解中国队六打五进攻的时间特征。通过分析发现,0~5秒之间射门次数最少,但成功率却相对较高;6~10秒之间成功率最高,达41.6%;而射门次数最多的是集中在16~20秒之间,其次是21~30秒之间。从上述数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队六打五进攻在各个时间段都有射门,但主要还是发生在进攻的后半时间段(进攻15秒以后),占总比例约65.5%,在0~10秒之间进攻的成功率最高。从进攻节奏来看:1)中国队六打五在0~5秒时间段是六打五进攻的发起点,事实证明这个时间段只要能抓住机会,射门成功率很高。2)6~10秒是中国队六打五战术的调整期,试图通过传球吸引、扯乱对手的防守阵型,从而瓦解对手防守体系,达到破门的目的。3)11~20秒是中国队的第二次进攻高潮,其中在16~20秒时间段中国队射门次数最多,而恰恰这个时间段也是六打五进攻的临界时间区域。统计发现,中国队在16~20秒时间段射门次数尽管最多(一般都是由外线队员完成射门),但成功率并不高。究其原因,在进攻时间进入临界状态时,一方面队员心理起伏变化,另一方面防守扑抢的力度加大,最终导致最后射门的质量并不高(往往表现出动作技术变形,射门角度不佳或被对手封堵等)。4)中国队在21~30秒射门次数很高,达29次,排列第二位,恰恰反映出中国队在20秒有效的进攻时间内没有创造出有效的进攻机会。

从上述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国队六打五战术的思路清晰、节奏明确,立足于“稳重取胜”。试图通过不断地移动、传球、虚晃等形式逐步寻找射门机会,过于强调进攻的稳妥性,而进攻的突发性、创新性不足,深层次折射出中国队六打五整体战术素养还有待提高。

4.2.4 中国队进攻阵型变化分析

图5 中国队4-2阵型变3-3阵型静态图

图6 中国队3-3阵型变4-2阵型静态图

表5 六打五不同阵型下的进攻情况统计

从临场观察来看,世界强队六打五阵型变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以单点移动带动多点变化[2];另一个是多点同时移动变化。相比较来说多点移动变化更具复杂性,对于队员的个人素养以及队伍整体协同性要求更高。研究发现,中国队六打五多以4-2阵型为进攻阵型,以单点的移动变化来驱动整体阵型的变化。从阵型的变化来看,中国队通常采取的战术变化是5号位、6号位右移,同时3号位往弧腰处移动,阵型由4-2变3-3;另外一种是5号位、6号位左移,同时1号位往弧腰处移动,阵型由4-2变3-3。反之(3-3变4-2)亦然。从中国队不同阵型状态下的表现来看,中国队以4-2进攻阵型为主导,且4-2阵型进攻的有效率略高于3-3阵型(见表5),但是两种阵型的进攻效果没有形成显著性的差异,说明中国队对六打五两种常见进攻阵型的把握是相对均衡的。阵型变化核心目的是创造有利的进攻空间,在固定阵型无法突破防守的情况下,必须通过动态转换寻求机会。中国队在16次相互转换过程中完成射门,获得25%的有效进攻率,说明中国队六打五战术体系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

但从战术变化的过程来看,中国队阵型变化过于模式化[2],其节奏变化不能较好地形成有效的进攻优势,反而造成进攻上节奏紊乱。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由于队友之间缺少有效的信息交流,单点移动时机掌握不好,不能与队友之间形成默契配合,阵型变化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错失良好的时空优势;2)内线错位意识不强,内线错位是运动员站位上的一种空间选择,内线运动员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各自占领优势的进攻区域,创造进攻上的空间优势。而中国队在内线空间有效区域的划分上概念不够清楚,临场表现为内线队员不能创造良好的进攻区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队球员六打五战术意识跟不上比赛的实战要求,六打五整体战术素养需要提高[6]。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中国队进攻路线主要集中在1、5、6号位或4、5、6号位进行单侧间传球较多;而大角度、长距离的传接球不多;进攻路线相对单一,重复性高;传接球不果断,传接球的目的性不强,且变化少。

5.1.2 中国队六打五射门点主要集中在1号、4号、5号三个位置,主要是由中国队队员的竞技水平及其战术选择所决定的。

5.1.3 中国队在六打五各个时间段都有射门,但主要还是发生在后面时间段(进攻15秒以后),但在0~10之间进攻的成功率最高。中国队六打五战术的思路立足于“稳重取胜”,通过不断移动、传球、虚晃等形式逐步寻找射门机会,过于强调进攻的稳妥性和模式化路径,导致进攻的突发性、创新性不足。

5.1.4 中国队六打五多以4-2阵型为进攻阵型,以单点的移动变化来驱动整体阵型的变化。从阵型的变化来看,中国队通常采取的战术变化是5号位、6号位右移,同时3号位往弧腰处移动,阵型由4-2变3-3;另外一种是5号位、6号位左移,同时1号位往弧腰处移动,阵型由4-2变3-3。反之(3-3变4-2)亦然。

5.2 建 议

5.2.1 强化六打五训练过程中的质量要求。六打五训练的质量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思想层面,运动员场上必须保持冷静的思维和敏锐的观察力,集中精力;二是技术层面,传、接球的身体位置要保持高支撑,传接球要到手,决不能出现失误;射门前的准备动作要充分;射门时一定要全力以赴,充满自信,切勿随意;三是体能层面,要求队员训练时一定要全力以赴,可以采取大强度技战术训练后再进行六打五的练习,并要求队员表现出水平的六打五攻防练习能力。

5.2.2 强化六打五进攻中运动员对空间和时间的掌控。具体表现为:1)进攻的层次性,层次性表现为对队员场上位置的要求,即对球员的空间位置进行引导和规范,进而形成有效的进攻空间分割。2)强调比赛的阵型与队形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摒弃固守比赛阵型的错误概念,而要根据实际的进攻状况进行队形的随机变化。时间要求则是让运动员掌控进攻时间的层次和节点。

5.2.3 战术打法全面性和特色性相统一

要求在六打五攻防训练过程中,一方面要以全面发展六打五攻防技战术为核心,努力培养队员常规战术的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要根据中国队实际特点,优化资源配置,深挖队伍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特色战术培养[10]。

[1]刘钦龙,刘大庆,周爱国,等.世界优秀女子水球队竞技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4):93-96.

[2]王建琴.伦敦奥运会女子水球队“6打5”战术特点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2).

[3]潘政彬,刘钦龙,范德举.北京奥运会女子水球竞技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1):94-97,114.

[4]潘政彬,刘钦龙.水球比赛6打5成功率影响因素分析[J].游泳,2012(6):71-73.

[5]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戴群.中国女子水球队运动员战术意识特征诊断[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2).

[7]张外安.对20秒六打五的综合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3,29(6-7).

[8]陈安平.我国男子水球比赛“六打五”诱因与战术特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7).

[9]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审定.水球规则[Z].2002:19-24.

[10]刘大庆.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点与基础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206-207.

[11]赵刚,崔家宝.基于动态过程研究方法对亚洲高水平手球比赛进攻表现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50(1).

Research on "six to five" offensive t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Women's Water Polo Team

PAN Zheng-bin1, 2, LIU Qin-long2

(1.BeijingSport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2.TianjinInstituteofSportsScience,Tianjin300191,China)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Water Polo Team and "six to five" winning elemen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offensive t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ix to five", including the attacking routes, means of scoring, formation change and shooting time and etc. Conclusions include: 1) Attacking routes of the Chinese team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on one side , attacking routes are relatively single, repeating more, less changes; 2) Shooting position of the Chinese team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NO.1, NO.4 and NO.5 positions; 3) The tactical conception of "six to five" is to have a winner on its hands, lack of sudden attack, not confident enough; 4) The offensiv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team focuses on 4-2, making formation changes by single point movement. Suggestions: 1)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six to five"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mainly in three dimensions, namely, ideology, technology and physical fitness; 2) To strengthen the athletes' control of space and time in attacking process, namely, to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effective space segment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formation and team form,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attacking time dimensions;3) To realize the unification of tactical integrity and comprehensiveness.

Chinese Women's Water Polo Team; six to five; offensive tactics; characteristics

2016-12-22

潘政彬(1979- ),男,安徽六安人,在读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一般训练学理论。

刘钦龙(1973- ),男,安徽萧县人,教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体育计量学。

G861.3

A

1009-9840(2017)02-0054-06

猜你喜欢
号位阵型水球
好玩儿的太空水球实验
受限水声阵列阵型定位算法比较研究
奇幻的下班之路
《浮浮沉沉的水球》
联接中外 沟通世界水球大战
欢乐世界杯之排兵布阵
4141阵型在现代足球比赛中区域防守的特点及分析
距离有多远
各坐在哪一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