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读,巧结合,促提升

2017-04-25 16:03刘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有效训练课后练习阅读教学

摘 要:教师教学中,应依据《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重视对课后练习的解读。“练”是一种实践活动,是由学到知,由知到行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依标扣本”,注重对课后练习的解读,挖掘课后练习的训练要素,注重“学”与“练”的有机整合,发挥练习教学的最大效益,以“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做到讲与练的结合,以练促讲;做到练与思的结合,以练促思;做到写与练的结合,以练促写,切实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课后练习 有效训练

课后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课后练习的值得我们进行深入解读,它既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可是,现在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往往只关注课文本身,而疏于对教材中课后练习的深入解读,对它的编排意图、训练目的和教学策略缺乏必要的研读与实践,从而忽视了课后练习的真正训练价值。因此,教师们在解读教材时,要注意理清课后练习与学段目标、与文本教学的关系。只有进行深入解读,在教学中才能把课后练习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有效训练。

一、在课后练习的教学中做到讲与练的结合,以练促讲

课后练习是根据各学段的目标体系、各册教材知识训练重点以及各篇课文的不同特点而编排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训练内容,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双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前沿阵地。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完全可以打破课后练习课后完成的成规,将课后练习分散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渗透,充分发挥课后练习的导学功能,做到讲练结合、以练促讲。例如我在上三年级《孙中山破陋习》一课时,抓住课后练习的一题“比较句子意思的不同”展开教学:

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

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

练习题的设计,体现了《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提出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的目标。我紧扣“深深地”一词展开教学:为什么会“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的心?默读课文2—6自然段,画下句子并做批注。学生们抓关键词展开默读,我相机引导学生联系文中的前后对比的句子,在读中想象深入,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去逐渐走进人物内心,体会姐姐的痛苦、妈妈的麻木、无奈与心疼以及孙中山的难过与愤恨。在这一课教学中,我将课后练习融入于精讲之中,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词句意思,还体会到其表达情意的作用,提升学生品悟的能力,有效落实了学段目标的训练。

再如六年级《金蝉脱壳》中的课后练习:“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其实,该道练习题就是文本的解读中心。将该题贯穿于重点段落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词句表达效果。这样的练习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理解与体验的差异,引导学生想自己所想,同时,又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这也提示我们,在对教材的解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解读课后练习,善于把握练习的设计意图,挖掘练习中的训练点,将“精讲”与“精练”有机结合起来,以学生的练取代教师的讲,让阅读教学更富实效。

二、在课后练习的教学中做到练与思的结合,以练促思

“练”是一种实践活动,是由学到知,由知到行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字的系统知识,又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语言和思维得到同步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妨利用课后练习中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思维,做到读练结合、以练促思。

一篇文章不管文字多少,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各部分之间,常常有着这样那样的逻辑关系。只要我们认真解读教材,便可以在课后练习中捕捉到有效的思维训练点。六年级上册《钱学森》一课设置了这样的思考题:“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的第1自然段应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该题体现了第三学段“了解文章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表达方法”的《课标》要求,以提高学生揣摩表达的能力。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展开交流,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段落内在的逻辑顺序,还懂得了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更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三、在课后练习的教学中做到写与练的结合,以练促写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获得这种实践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语文实践。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基本能力的形成,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豐富的学习资源和语文实践的机会。课后练习同样也是教材资源之一,它有待教师们的开发与利用,从而发挥阅读教学的整体功效。在对课后练习的解读中,教师要善于借助练习对教材资源进行拓展和创新,挖掘有效的读写结合点,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其习作能力。

通过对教材的解读,我们看到许多的课后练习题为学生课外练笔或课堂习作提供了写作素材和契机,让学生借助阅读的经验进行仿写和再创造,从而为教学打开写作难的被动局面。三年级的《石榴》课后练习明确提到了写的要求:“品尝一种水果,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练习的编排意图就是强调读写的结合,增加练笔的次数,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当然,我还可以结合课后练习,灵活地为学生提供习作训练的机会。五年级的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其中有一道课后练习是这样设计的:“默读课文,摘抄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或句子。”高年级的学生语言积累比较丰富,他们通过品读体会到了文章的表达主旨,因此,所摘抄的句子都揭示着文章深刻的道理,这些句子的内涵对于学生而言,同样是终身受益的。我在上这一课时,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默读和摘抄,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和创新。我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和生活的体验写一篇作文《“给”永远比“拿”愉快》。在讲评中大家一起交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后练习如同一座知识与能力的桥梁,它为我们的教与学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只要我们紧扣《课程标准》、认真解读教材,就一定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发挥课后练习应有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简介:刘颜(1976.05-),女,汉族,广西柳州市,柳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师,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有效训练课后练习阅读教学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预科低班民族学生MHK(三级)口试试题的有效训练及注意事项
浅析如何有效做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中职语文教学应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训练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