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7-04-25 12:51李娟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对策分析经济发展

李娟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是新的增长点,是我国的朝阳产业,与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我国当前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仍不完善,在发展过程中仍出现多种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要从客观角度分析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经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针对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在发展中面临的不同环境,制定我国体育产业及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规模已经初步成形,但在体育产业的经济结构上仍不完善,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在市场上比较狭隘。我国体育产业大多分布于的沿海地区,例如广州、上海、山东等省市。由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及丰富的资源,沿海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为发达,所以在沿海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但从整体来看,规模仍较小,在体育产业的结构和体制上不完善,市场化整体程度还比较低下,因此需要对我国的体育产业不断改善与变革,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积极探索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遵循科學的发展观念,树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一、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体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但整体素质较为低下

当前我国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其中包含体育竞技表演行业、体育用品行业、体育健身娱乐业等相关行业的体育产业格局,并作为我国体育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改变,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因此人们更加关心自身的身体健康,对体育产业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也随之提高,形成了如李宁、361°、安踏等一系列体育品牌。这些体育品牌的推广,为我国的体育产业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有效促进了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发展。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体育用品行业在每年的销售总额约达百亿元,体育彩票的发行量也显著提高;此外,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开展了大量排球、篮球、乒乓球等职业竞技比赛活动,体育产业经济显著增长,极大促进了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虽已初步形成规模,经济快速发展,但从整体来看,在管理上仍出现较多问题,整体素质不高,在管理体制和产业结构等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要走适应我国国情的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体育产业经济发展问题上需要不断创新与完善。

(二)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但仍面临挑战

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以体育支柱行业的发展和兴盛带动了体育产业中其他行业发展,如体育旅游业、体育广告业等众多行业,我国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由于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大多位于沿海地区,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沿海地区的旅游产业,形成了体育旅游业的产业结构。在我国广东、深圳、上海、山东等地区,体育旅游产业越来越繁荣,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开展一系列的体育户外活动,如沙滩排球、铁人三项、攀岩、漂流等多种体育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的品牌效应。体育旅游部门相继开展了多种体育项目活动,在一时间极大带动了体育旅游行业的发展,为地区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长久来看,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展与预期效果相比仍出现较大落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体育产业与旅游行业缺乏有效的沟通,没有进行很好的融合,体育旅游业对当地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较低,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发展特色,总体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仍面临着挑战。

二、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产业的发展缺乏政策扶持

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人们的思想受计划经济影响产生严重的思想束缚,过分强调政府的投入,对商业开发重视不足,体育和经济之间发生脱节现象,对体育产业经济没有准确的定位。我国的体育用品生产仍处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过渡阶段,在企业经营中对体育产品的质量、包装、品种等方面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产生十分大的差距,经济方式较为单一和分散,且长久以来我国体育赛事的举办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包办的,企业在赛事的参与中缺乏自主权,获利得到份额较少,企业的积极性遭受严重打击。企业没有形成较强的体育产品竞争能力,在经营机制上尚不健全,不利于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政府虽制定了相关政策,但从总体来说,政策缺乏科学有效性和系统性,因此体育产业的经济政策仍不完善;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造成混乱;在体育场所开发商缺乏科学的配套措施;从整体上看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仍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

(二)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较低

国内外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大都是在共性中追求个性,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打造体育产业链,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但我国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缺乏政策扶持,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没有突出体育产业的重点,当地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利用,在体制上和政策上存在严重的不足。总之,我国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与我国国情不能很好适应,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道路严重不符,阻碍了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且在体育市场的管理上缺乏有效的产权保障和品牌管理,市场内部的管理出现混乱,体育产业的企业和商家过分追求产品的销售利益,缺乏有效的咨询和指导,体育用品的售后服务难以得到保证,体育市场开展困难,因此体育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

(三)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缺乏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较不平衡,体育产业多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深圳、上海、山东、北京等省市已形成区域性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规模。但区域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参差不齐,从中国地理整体来看,中东部地区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增长迅速,但西部地区体育产业经济较为落后,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能力,没有将地区的地理资源优势与自然优势很好的结合,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较为笼统,缺乏特色,难以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三、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有效对策分析

(一)加强对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

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建立健全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监督管理体系,营造有序的体育市场竞争环境,将各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进行协调管理;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对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实行标准化管理,对体育产业税收进行调整,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政府应对经济效益较好的体育企业进行鼓励,扩大体育产业企业的经营规模,从多方面拓展体育产业的融资渠道,并发展完善体育彩票行业,建立完善体育金融机构和体育基金会,全面促进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和完善。

(二)加大对体育产业市场的投资力度

体育产业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经济投资。根据一些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经验,在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持资金主要来源于证券和风险投资,主要是由国际知名公司为体育市场提供资金支持。在我国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应率先促进体育俱乐部市场发展,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体育产业的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行为,从而推动风险投资。我国在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应对体育市场规模大、体育产业结构较为成熟的体育俱乐部促进其发展,从而加大对体育市场的投资力度,拓宽体育市场的融资渠道。

(三)加强体育产业市场体系建设

应加强我国体育产业的各类市场建设,如体育人才市场、体育资金市场和体育商品用品市场等主要体育市场,这些是体育市场开展活动的主要元素,也是促进体育产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应加强体育产业市场基础建设,如体育器材市场、体育产权市场和体育信息市场等,加强对体育旅游行业和体育广告业等多种产业的开发,形成良性的体育市场群,扩大体育市场规模和产业结构,营造良好的体育竞争环境,逐步完善体育市场的发展。与此同时,要加大体育产品的出口量,迅速占领国际市场,满足多层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建立多元化的竞争机制,挖掘体育资源的潜力。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雖然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体育市场发展不平衡、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等,体育运行机制仍不完善。因此,应对我国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对策进行探讨,不断总结和学习国外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经验,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与完善。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对策分析经济发展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我国体育产业现状及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