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视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2017-04-25 12:53刘昉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经济增长

刘昉

摘要:广播影视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和人类进步的重要使命。影视产业发展产生了很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助推和产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促进当代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实现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基于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大影视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重要性的认识和研究,对于促进影视产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和充分发挥影视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影视产业;经济增长;转型升级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影视文化日益朝着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快速发展,生产了许多优秀的影视文化作品,创造了很好的票房纪录和经济收益。同时,影视产业发展产生了很好辐射和带动作用,助推和产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促进当代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实现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放眼中国经济发展新方位,基于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大影视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认识和研究,对于促进影视产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和充分发挥影视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影视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一)文化经济学理论

文化经济学理论起源于美国,最早基于对美国表演艺术行业的非营利性与生存困境之间的矛盾研究后提出了“文化经济学”的概念,引发了人们对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关注和思考。文化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在文化领域的延伸,它主张以理性“经济人”视角运用到文化领域,研究文化因素对经济理念和经济行为的影响,追求文化效用最大化。

(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将包括影视在内的文化看做一种可以由民族、国家和相关利益集团来进行分享的公共物品和人力资源,其主要功能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新制度经济学将制约人们经济活动和行为约束条件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认为文化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强调文化是构成社会分工、交易活动的重要因素,文化的进化与发展是优胜劣汰的结果,而制度和改进和发展则是文化进化的结果。文化可以塑造正式规则,并对非正式规则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是随着现代技术和知识在变革工业经济和生产方式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产生的,它强调技术和知识的重要性,主张将技术和知识与资本、劳动等同等对待,将文化因素纳入经济学理论模型,从而探讨人力资本、文化、制度等非经济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建立在知识积累基础上的,是在技术进步、劳动分工演进、制度变迁、人力资本积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行为过程和结果,注重文化发展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四)发展经济学理论

以熊彼特、刘易斯、繆达尔等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派,提出和完善了发展经济学理论,并分别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分析了经济发展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根源,生产技术革新和生产方式变革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化则主要通过影响技术创新来影响经济发展;企业家的技术创新要受到文化价值等观念的制约,进行文化创新以突破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是推动企业家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

(五)知识经济学理论

根据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理论将知识与技术作为文化的重要内容,强调知识和技术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相比于传统经济而言,知识经济理论更加注重文化知识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和驱动型作用,主张通过加大文化知识投入,实现对物质资源的节约和替代,从而产生更高的生产效率,创造出更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二、影视产业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一)影视产业发展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增长点

新经济增长点是近年来经济学领域中高度关注的概念。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要想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必须具备几大特征:具有显著的生产率与增长率;能够形成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高回报的产业;能够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调整变化而调整;面临新经济增长点的弱化和转移。影视产业符合新经济增长点的特征,已经被许多国家和地区视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一方面,影视产业的发展具有发展速度快、更新换代频繁等特点,能够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调整而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影视产业的发展能够实现对传统产业的带动和融合,从而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

(二)影视产业发展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

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是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主要依靠的重要驱动力量。影视产业是现代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生力军,一方面,大量的影视广告收入、影视交易与票房收入以及电视台、剧院、电影院、电视网络等固定资产投资,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作为第三产业的影视产业,影视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增加和刺激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从而充分发挥影视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此外,影视产业是充满创新创意精神的产业,是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的结合,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三)影视产业发展能够有效增加社会就业机会

影视产业属于消费带动能力比较强的消费性产业,据研究者测算,大约1美元大电影票房,可以带动超过10美元的消费。消费的增长,势必会造成影视文化产品及其相关服务的需求增大,这就为增加就业提供了机会。影视产业促进就业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影视产业的发展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影视导演、演员、制片人、经纪人、发行人等影视从业人员,从而促进社会就业;另一方面,影视产业的发展会带动电影、电视、动漫等相关的玩具制造、图书出版、文化旅游、餐饮服务、房地产开发、现代服装、现代物流、休闲娱乐等衍生产品或后开发产品行业发展,从而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

(四)影视产业发展能够有力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大力推动信息基础研发创新、现代网络基础设备改造、产品终端生产等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及人力资源涌向影视行业,促进影视产业基地建设和产业聚集、孵化功能的发挥,从而有助于影响和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更好发挥影视产业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对策思考

(一)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做大做强影视企业

要落实好支持影视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通过税收减免、财政激励、金融创新等优惠政策,积极培育扶持影视产业企业。要加快发展重点影视产业园区和特色影视产业群,打造一批高起点、规模化、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影视产业示范园区、集聚效应明显的影视产业示范基地、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影视企业;充分利用各地特色,以培植大型影视企业,鼓励、引导、发展影视娱乐、文化休闲等与大众文化联系紧密的中小民营文化企业为抓手,形成布局合理的影视产业集群。要多途径培育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推动企业集团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跨所有制重组或联合;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动漫等领域,支持个体创作者、文化工作室、民办非企业影视文化机构发展,推动多种类型、多种所有制影视文化企业协调发展。

(二)促进影视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强影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实施大集团、大资本、大平台发展战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协同合作,丰富市场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影视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能力和整合集成发展能力。一方面,要做“多”主体,放宽市场准入,降低进入门槛,吸引民间资本、国外资本参与影视文化旅游开发,扶持鼓励创办影视文化旅游企业;另一方面,要做“强”主体,通过联合、兼并、重组、收购等方式,鼓励重点旅游景区、大型旅游企业和知名影视文化企业开展纵向、横向联合,培育大型影视文化旅游企业集团,提高影视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三)推动形成“高精尖”影视文化创意产业

要进一步培育新型影视文化业态。积极推进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影视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运用,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并对影视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等新兴影视文化业态给予重点扶持。要加快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升级。利用最新科学技术,激发文艺演出、影视制作等传统产业活力,提升其產品表现水平;致力推进影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农业、城市规划、商业、教育、体育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提升其他产业的产品附加值。

(四)打造影视文化品牌,引导影视文化“走出去”

进一步完善支持影视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影视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项目名录库,扶持影视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外向型影视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影视文化产品和技术服务出口,不断扩大文化贸易出口的规模,努力提升中国影视文化产品的影响力,扩大影视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加强对外宣传和影视文化交流,开发境外受众喜闻乐见的影视文化产品和服务,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化文化走出去,通过影视作品提高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结语

.

影视产业作为现代文化产业中非常具有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新兴的低碳经济,具有独特的经济影响力,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实现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发展的目标,离不开影视产业的积极作用,需要加快把影视文化产业培育成战略性重要产业。为此,要紧紧抓住当前影视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利用现代影视艺术手段弘扬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挖掘丰富的影视文化资源,依托良好的社会发展基础,进一步把影视产业的发展潜力变为发展优势,助力经济稳定向好,实现更好更快的经济增长。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经济增长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