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资源优化与办学经济效益分析

2017-04-25 18:29赵燕玲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分析

赵燕玲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愈发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高校教育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大教育投入,优化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存在着教育资源短缺问题,而且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对此,高校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订教育资源优化方案,分析办学经济效益,加大改革力度。

关键词:高校教育资源优化;办学经济效益;分析

在新形势下,高校可以通过合作等方式来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现重复建设问题,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提高高校的经济效益,推动高校快速发展。

一、高校办学经济效益分析的意义

高校教育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社会的扶持,高校教育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目前,相关人士对于高校办学经济效益有很多看法,对于高校就业问题也有很多争议。但是人们必须首先肯定高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通过教育来提高人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更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在新形势下,加大高校教育发展力度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国家的正确决策。但是,高校教育要想实现发展目标,还需要解决高校的办学经济效益问题。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均生产总值并不高,而且高校教育的基础也比较薄弱。对此,高校只有正确处理投入与办学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实现高校教育发展目标。从投入的角度来看,国家相关部门已经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在积极采取对策,提出了高校经费“三个增长”理念,也就是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加大高校教育的投入、学生的教育经费需要提高、教师等人员的办公费用需要增长。国家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拓宽高校教育费用的来源渠道。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政策,鼓励社会企业进行集资助学,多方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高校教育投入机制,提高高校教育资源的总量,进而提高高校的办学经济效益。

但是,事实上,提高高校办学经济效益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提高高校办学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对于高校办学经济效益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而且高校办学经济效益长年处于低下的状态,原有的教育资源浪费严重,资源利用率低,这些问题都还未得到妥善解決。对此,高校要想提高办学经济效益就必须优化教育资源,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这也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高校教育资源的种类

(一)人力资源

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源实际上就是蕴藏在人身上的一种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是无形的。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人力资源:一是数量,二是质量。三是总量。其中,数量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载体数量,可以以人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为单位。质量是受人的内外因影响的,人力资源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知识水平,二是能力水平,三是素质水平。但是,高校不能单单以质量或者数量来反映人力资源之间的区别。因此,高校还必须参考人力资源总量。

(二)物力资源

物力资源实际上就是高校的实物条件,也是高校投资的物质形式,是高校开展教学的物质基础和保障。高校的物力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二是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与易耗品。其中,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土地和建筑物等,第二是教学设备、图书等等,第三是水电设备、家具等等。高校的易耗品实际上就是使用年限小于一年的物品,如一些教学所需的原材料等等。只有提高高校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才能充分发挥出教育资源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三)财力资源

高校的财力资源主要是通过货币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也是高校开展教育的最基本保障。在高校收支平衡的状况下,高校的财力资源就会高于高校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高校的财力资源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相关部门的拨款,这也是很多高校获取财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国家相关部门拨款主要用于高校教学支出和人员经费、高校建设等等。二是社会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高校的教育税收等。三是高校学生的个人投资。目前,学生的投资也已经成为高校财力资源的重要来源。四是高校自身的投资,高校通过提供教学服务等可以获取部分财力资源。

三、高校教育资源优化与办学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学概念,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总希望能够通过教学服务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消耗一定量的教学资源。如果高校教学活动的消耗大于经济效益,就不符合高校的发展需求,也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目前,很多高校就存在着这样的办学经济效益问题,这也是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要想提高高校的办学经济效益就要降低教学活动的消耗,避免资源的浪费。高校的教育资源投入越少,经济效益就会越高;反之,教育资源投入越多,办学经济效益就会越低。既然高校的教育资源投入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上,那么高校就要从以上几个方面人手制订教育资源优化方案,提高高校的办学经济效益。国家考察高校的办学经济效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是高校输出的人才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只有高校输出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才能形成高质量产出,否则就是浪费教育资源。二是受教育者在接受高校教育后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升,人才的质量是否能够保证。如果受教育者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依旧很低,就证明高校的教学质量比较低,高校的产出质量就比较低。三是高校的规模。目前,很多高校都在扩招学生,提高人才的输出比例,这也是国家相关部门衡量高校经济效益的标志之一。四是高校科研方面的贡献。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的经济效益和高校的产出有很大关系。但是,目前很多高校面临的问题就是产出比非常高,但是高比例的产出并未给高校带来经济收益,也没有创造出一定的社会价值。从高校科研活动来看,即便是高校研究出新的成果,但是科研成果在未被国家相关部门采用之前,高校的科研成果也没有产生相应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只有等国家相关部门采用了高校的科研成果后,高校才能提高办学经济效益。

要想提高高校的办学经济效益,就必须优化高校的财力资源。高校的财力资源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事业经费,二是高校基本建设。高校基本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校园土地建设,第二是校舍建设,第三是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虽然高校基本建设经费多由国家财政部门划拨,但是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财政部门划拨的款项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建设需求。对此,高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合理分配财力资源,提高财力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制订财力资源优化方案。其次,高校需要拓宽财力资源的来源途径。高校的教育事业经费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人员经费,二是教育共用经费,三是教育科研经费。其中,教育人员经费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教育人员的工资,这也是高校教育经费的关键部分;第二是教育人员津贴,比如加班补助,科研津贴等等,高校不同的岗位,津贴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岗位津贴也占高校教育经费的很大比重;第三是人员福利费用,比如探亲费和丧葬费等等;第四是教育人员离退休费用;第五是学生的奖学金,高校每学年都会给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奖学金。

要想提高高校的办学经济效益,高校还必须优化人力资源。高校要设置最低岗位数,也就是保证每个岗位的工作量处于满负荷状态,不要存在闲散人员。高校在聘请教育人员时必须谨慎,要因事择人,从高校岗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寻找合适的人员,提高教育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用人成本。除此之外,高校还必须认识到加强教育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定期派遣教育人员外出参加专业化培训,丰富教育人员的工作经验,从而提高教育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这也是高校优化人力资源的关键环节。

要想提高高校的办学经济效益,高校还必须优化物力资源。高校需要合理制定物力资源管理方案,加强高校物力资源管理,有计划的采购物力资源,避免出现物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对于一些固定资产,高校需要制订维修和保养方案,提高物力资源的利用率。总之,高校必须全面优化教育资源,把教育资源优化和提高办学经济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发展目标。

结语

在新形势下,加大高校教育发展力度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国家的正确决策。但是,高校教育要想实现发展目标,还需要解决高校的办学经济效益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政策,鼓励社会企业进行集资助学,多方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高校教育投人机制,提高高校教育资源的总量。要想提高高校的办学经济效益,就必须优化高校的财力资源,合理分配财力资源,提高财力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制订财力资源优化方案。要想提高高校的办学经济效益,高校还必须优化人力资源,合理设置最低岗位数。要想提高高校的办学经济效益,高校还必须优化物力资源,合理制订物力资源管理方案。

猜你喜欢
分析
导数考向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一道解析几何题的分析与探究
回头潮
一个递推数列问题的类化分析
万有引力易错题分析
三角恒等变换常考点分析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