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图书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017-04-25 18:30李文娟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图书馆

李文娟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大部分图书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的步伐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极大方便了人们知识的获取和各类信息服务的获得。随之而来,对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要求也会变得更高,不仅要重视图书馆的经济效益,还需要对其社会效益加以重视。

关键词:图书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图书馆效益具体体现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两方面,是衡量图书馆各种资源是否得到有效利用和是否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标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迫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不得不重视管理,注重通过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来实现战略转型。尤其是在进入信息化网络时代之后,图书馆所面临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多,而图书馆要想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在当前这一广阔网络环境中对自身运营机制加以改变,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从而为其长远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进而更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们。

一、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内容

在我国,图书馆可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公共设施。图书馆经济效益主要是指其在运营过程当中的总体消耗与其最终所获成果的一个对比结果。社会与广大社会读者的满意度也就成为了评价其经济效益的主要标准。具体看来,图书馆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如下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第一,对图书馆所做的投入,这些投入具体包括物资投入、人力劳动投入以及经费投入;第二,在投入这一前提下所产出的包括通过信息收集筛选、开发加工以及传递等方式所获得的一系列有用价值;第三,在图书馆持续生存发展这一前提下对读者需求的最大限度满足。尽管图书馆的种类极其繁多,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直以来都是其进行自身评价的标准。在图书馆的运营过程当中所产出的任何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效益,都可以被称之為社会效益。具体说来,这类社会效益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所携带信息的有效性、完整性、科学性,以及读者的满意度。

从某种程度上讲,对图书馆所做的投入就是图书馆经济效益构成的一个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而由这些投入所获得的成效则是其经济效益的一种有效表现形式。虽然从实效上看这二者是不同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都是社会之于图书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一种有效检验。图书馆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其经济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讲完全可以被直接看成“直接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这种经济效益都是通过合理分工与科学管理来达到的,因为只有这样,图书馆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才能够得到最充分利用,也才能够更好实现为社会服务这一崇高目的。和直接经济效益所不同的是,间接经济效益通过开发图书馆的现代文献信息产品来将科技信息成功转化为一种现实生产力,从而创造出更多价值。由此可知,在分析图书馆的经济效益时,不能仅仅只关注直接经济效益,由间接经济效益所产生的长远利益也应当被充分考虑到。

二、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一)图书馆经济效益是其社会效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当前这一新形势下,图书馆的经济效益主要通过如下两个层面体现出来:一是图书馆自身通过经济化运行所获得的收入或者资金,而另一个就是图书馆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知识而获得的某些颇具价值的信息,并且一旦这些有价值的信息被应用到实际之后,必然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产生。从经济与社会效益这二者的关系来讲,图书馆经济效益的主要体现方式就是其自身收入,而与此同时,这种收入也属正常社会效益的范畴,可以说,其经济效益是包含于社会效益之中的。事实上,在新形势下,要想图书馆的知识与资源更好为社会所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找到其与经济建设的最佳契合点,而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使图书馆经济效益有所提升,进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其社会效益。除此之外,还应该认识到,图书馆经济效益是不同于其他部门经济效益的,并且这种效益还只能够通过服务社会这一方式来实现。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图书馆经济效益是从属于社会效益的。

(二)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的实现基础

市场经济是新形势下图书馆的发展基础,因此,极有必要对其经济效益的体系加以构建,要通过增长经济收入来缓解当前图书馆运营的资金困境以及其他瓶颈。与此同时,图书馆还需要对那些可以创造丰厚物质条件的运营方法进行开发,以为图书馆社会效益的取得创造更好条件。只有具备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图书馆才有可能扩大采购规模来进行业务范围的扩展,也才有可能提升图书馆信息含量,从而更好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

(三)图书馆社会效益对其经济效益具有启发引导作用

由上文可知,图书馆兼具经济和社会这双重效益,所以更有必要扩大其社会服务面,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基于此,可以尽可能多地举办一些形式各样的公益活动来强化图书馆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教育意义和文化传播作用。当然,也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大量文献资源和高端网络信息技术优势,不断加大智力投入和开发力度,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获取更多读者的认可与支持。当认同度和美誉度上升之后,图书馆的社会效益自然就会有所提升,除了图书馆的影响力会增大之外,其在公众所塑造的形象也会更加良好,那么就会有更多人走进图书馆,如此一来,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图书馆经济效益就会随着其社会效益的提升而得到提升。因此可说,图书馆社会效益对其经济效益具有启发引导作用。

三、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升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以构建图书馆社会效益为基础

从社会地位上看,图书馆是属于公益性社会组织,并且这一性质界定无论何时都不可能发生改变。所以,只要图书馆的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当图书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出现矛盾之时,社会效益永远是放在首先位置的。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的反思:部分图书馆因为过分注重其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忽视了社会效益,最终使得图书馆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图书馆,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公司形式,图书馆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氛围被大大减少。还有部分图书馆领导在其决策过程中,完全不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得我们的图书馆变得面目全非。因此,必须要对此现象加以重视。

(二)坚持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图书馆因太过注重其社会效益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几乎所有的经费都由国家提供和支持,图书馆总是无偿为读者提供服务,这就导致图书馆工作人员产生了较大的工作惰性,在自我成长发展方面,既无压力也无动力。这与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极不相符的。在过去,图书馆更为注重的是收藏。而在当前,这一觀念已悄然发生了改变,图书馆在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也做了较多的尝试,极大提高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使图书馆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有了较大的提升。由此也不难推断出,图书馆要想得到长远发展,既不能只重视经济效益,也不能只重视社会效益,而是应该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发展。

四、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升策略

(一)开展并提供特色化的现代信息服务,强化信息资源建设

现代信息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图书馆现代信息服务建设的步伐。作为一个信息部门,图书馆具备可调控的特性,基于此,图书馆更应该发挥其特色优势,提供更多特色化的信息服务。比如,充分利用自身馆藏与信息技术,在尊重广大读者多样化需求的前提下,将相关的文献信息和资料加工成为独具特色的信息服务产品。当然,同时也需要将自身融人到整个现代信息的服务当中去,以此来为广大读者群体服务。

另外,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类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如果不及时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加以建设,那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更新速度是很难赶上迅速变化的多样化读者需求的。在对信息资源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有必要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图书馆在管理运营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并结合本馆的实际来进行建设管理,以为图书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提升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二)进行馆员投资,优化资源配置

图书馆要想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效提升,就必须要进行馆员投资和优化资源配置。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人,也就是图书馆馆员,馆员的综合素质会对图书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造成非常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具体表现在图书馆的投资效益、服务效益以及管理效益等方面。所以,极有必要对图书馆的馆员进行在职教育和培训,不断调整其心理,使之能够对其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从而更有目的、有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除此之外。优化图书馆的资源配置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服务成本。比如,建立相应的知识流动通道、开发图书馆咨询工具以及建立网络咨询平台等措施,都能够有效整合图书馆的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其经济效益的目的。

结语

现代图书馆在经营过程中,除了要与时俱进,遵循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之外,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要遵循现代产业观念,要将图书馆视为一个经济组织;既然是经济组织,就必须得通过相关的生产活动来创造价值。当然,更值得注意的是,图书馆在提升经济效益过程当中,必须要正确认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将社会效益的构建作为基本出发点,再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除此之外,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来推进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转变图书馆管理理念与方法、提供特色信息服务、强化信息资源建设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图书馆经济与社会效益有效增长,同时也能够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图书馆
医学学术期刊在媒介传播生态系统中的发展研究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图书馆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图书馆财务管理与社会效益分析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去图书馆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