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中平:春风拂面催奋发 改革前行书新篇

2017-04-25 08:36张勤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7年2期
关键词:群团重庆市妇女

文、图/本刊记者 张勤

丁中平:春风拂面催奋发 改革前行书新篇

文、图/本刊记者 张勤

重庆市妇联主席 丁中平

核心提示: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序幕徐徐拉开。2015年7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首次召开了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党的群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重庆市委立即召开会议对群团组织改革试点工作进行部署,重庆群团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党中央将上海和重庆作为全国群团改革试点省市,充分说明了中央对重庆的信任和肯定。自此,重庆市各级妇联组织上下联动,认真学习贯彻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

峥嵘岁月稠。重庆市妇联从1951年3月成立至今,走过了光辉的历程,为妇女发挥“半边天”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和不懈努力。这66年间,改革创新的步履从未停歇。

勇往直前,再创佳绩。群团改革启动后的一年多以来,在重庆市委和全国妇联的坚强领导下,重庆市妇联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来渝调研妇联改革工作,对重庆妇联改革创新给予充分肯定,指出重庆市在关爱困境儿童、帮扶农村留守妇女、改建村妇联、健全基层组织、增强基层工作力量等方面,做出了成绩,积累了经验。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也专程调研重庆妇联改革试点工作,充分肯定了重庆市妇联改革成果,认为重庆妇联改革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突破口,大胆探索、务实创新,妇联改革有序有力推进、成效明显,希望重庆能为全国妇联改革提供可复制和可借鉴的经验。

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绝非易事。重庆市妇联充分发挥了试点作用,铸就了喜人的改革成果。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重庆市妇联主席丁中平,由她将这一年多来重庆妇联的改革实践与探索娓娓道来。

本刊记者:万事开头难。作为全国群团改革试点省市,重庆妇联是如何部署改革工作的?

丁中平:首先,我们倍感荣幸积极响应,深刻理解中央要求和市委部署。很快就召开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会、执委(扩大)会、区县妇联主席座谈会、机关干部职工大会、下发学习贯彻通知等形式,组织干部深入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领会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六个坚持”基本要求和“三统一”基本特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增强做好党的妇女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我们深入开展调研,明确改革思路和方向。对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组成6个专题调研小组深入14个区县的村和社区,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座谈会、院坝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征求妇联干部、妇女群众、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对妇联改革的意见建议,查找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逐项研究改革点,明确改革主攻方向,找准改革核心内容,务求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取得突破。

再者,我们深入研究论证,科学制定改革方案。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目标,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制定《重庆市妇联专项改革方案》。方案初稿形成后,多次向全国妇联专题汇报、学习其他省市妇联经验、深入基层印证可行性,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重庆市妇联专项改革方案》出台后,及时进行责任分解,制定《重庆市妇联专项改革实施方案》和6个专项改革实施子方案,将各项改革任务细化到项目,分解到节点,做到一项一项研究推进,一件一件狠抓落实。

在第一时间里,我们从思想上、行动上、纲领上为下一步的改革工作做足了功课,积蓄了力量。

本刊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工青妇要探索以多种方式构建纵横交织的网络化组织体系,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要有自己的组织,怎么有利于做好工作、就怎么建组织。那么,在改革妇联组织设置、建好组织促进工作开展方面,重庆妇联做出了哪些努力,有了哪些切实的改变?

丁中平:针对妇联组织体系中存在的倒金字塔现象,我们从四个方面努力构建小机关、大网络、强基层、全覆盖工作格局,有效解决基层基础薄弱的问题。

一是打造精简高效市妇联机关。完成市妇联机关机构改革任务,内设机构从11个精简为7个,挂牌成立市妇联网络宣传中心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将工作直接延伸到妇女群众中去。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编制由214名精简为171名,按照“减上补下”原则,充实基层妇联组织力量。3所市妇联直属幼儿园移交属地政府教育部门主管;家人杂志社转制为企业,市妇联直属事业单位由6个精简为2个。开展执委增替补工作,执委和常委中基层一线妇女占比提高为51.24%和46.43%。

二是改革基层组织设置。出台相关通知和意见,推动全市行政村妇代会改建妇联。召开妇女代表大会正式选举执委、副主席和主席,真正把愿做、能做、会做妇联工作的同志吸纳到队伍中来;推动乡镇(街道)建区域性妇联组织,实现由“机关的妇联”向“群众的妇联”转变;建立健全执委工作制度,构建“主席、副主席及常委—执委—妇女代表—妇女群众”联系网络。截至目前,有7739个村改建妇联,933个镇街建区域性妇联,2554个社区妇联完成换届,选举执委15.1万人,基层工作力量实现倍增。

三是拓展横向组织网络。在建有党组织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同步建立妇联组织,以打楔子的方式,在女性集中的两新组织、工业园区、商务楼宇建妇联组织70个;推动妇女10人以上的机关(事业单位)建立妇委会,少于10人的成立妇女小组,或者几家单位联合成立妇委会,在行政直管单位和直属单位较多的系统成立妇工委,进一步织密完善了妇联组织网络。

四是夯实基层阵地建设。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牵头在女性集中的领域,联手工会、共青团建群团服务站56个,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本刊记者:从组织设置的改革来看,进一步证明了要做好妇联工作必须要深入到群众中间去,听群众之声,解群众之难。那么,开展妇联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如何做到更贴近群众?

丁中平:我们努力克服“自弹自唱、自娱自乐”倾向,坚持“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由群众说了算”,有效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从多方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使得群众主体地位明显提升。

一是创新群众参与机制。建立妇女群众全程参与妇联活动(工作)制度,让广大妇女群众成为妇联各项工作活动的中心和主角。创新“三八红旗手”等先进的评选工作,拿出15%的名额比例,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候选人,由群众直接推荐,共同评选出身边的先进妇女典型;通过人民网现场直播“三八”节表彰纪念大会和“最美家庭”揭晓仪式,64.9万人次点击收看,有效扩大了群众参与度、知晓度和认可度。

二是建立联系妇女群众长效机制。完善“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机制,建立妇联干部村(社区)联系点制度,通过“联系三个一、担任四个员”的方式,成为妇女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和娘家人。建立完善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妇女信访接待站点,各级妇联干部每季度至少深入站点接待来访妇女1次。

三是改革妇联工作群众评判机制。公开发布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及救助、困境儿童关爱、留守妇女技能提升等10项工作目录,问需群众、问计群众;建立第三方社会机构评价制度,面向6个改革试点区县进行民意调查,由群众直接评价,真正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妇联工作的“指挥棒”和“风向标”。

本刊记者:近年来,全国各地妇联不断创新开展服务活动,不断炼成精品服务品牌。重庆妇联的“关爱困境儿童、帮扶农村留守妇女、巾帼精准脱贫”等服务品牌得到了广泛肯定,可以给我们详细谈谈吗?

丁中平:我们准确把握困难群体的所急所盼所需,积极打造供需对路、精准服务的工作品牌,让妇女儿童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实施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方面,推行“1+1+N”帮扶模式,按照就近和属地原则,组织村(社区)妇联主席、执委担任“爱心妈妈”,与困境儿童结对帮扶,开展“六个一”关爱活动;广泛发动学校老师、爱心志愿者、爱心家庭等社会帮扶N力量,组织“爱心妈妈”和困境儿童开展“快乐成长营——关爱困境儿童假期培养示范活动”,推动家庭监护、学校教育、社会关爱无缝对接;引入专业团队,对所有区县困境儿童和爱心志愿者开展了市级团辅培训,为100名困境儿童开展了个案辅导服务,以制度化、常态化、系统化的帮扶体系,让每一名困境儿童都得到关爱和帮助。

深化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方面,依托留守妇女互助组,开展技能提升、关爱帮扶及心理疏导三大类关爱服务项目,引导134万留守妇女互帮互助常态长效。通过“四个一点”(市妇联支持一点,区县妇联配套一点,社会各界捐资一点,留守妇女自筹一点)筹资方式,在30个村设立留守妇女互助基金,在留守妇女“人身意外、生病住院、家庭变故”时进行慰问帮扶,提供及时救助。推动“农村留守妇女就业技能培训”纳入重点民生实事,整合部门资源,为1万名留守妇女开展技能培训,让农村留守妇女得实惠、常受惠。

深入推进巾帼精准脱贫方面,以“五个精准到家庭”为抓手,扎实开展巾帼精准脱贫。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6.85亿元,实施“巾帼1+1小企业之家”、巾帼家庭农场等贷款项目,在贫困地区投放创业项目扶持资金550万元,破解妇女发展融资难题;累计创建巾帼家庭农场2400余个,建立各级手工编织交流展示中心、产业示范基地等帮扶平台,成立重庆市巾帼家政服务促进会,打造“山城大姐”巾帼家政服务品牌,实施农村电商“山城网姐”育苗计划、“贫困母亲资助”、“渝大嫂”巾帼生态养殖扶贫循环等项目,引导贫困妇女发展适宜产业;实施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和救助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发动122万贫困农村妇女接受免费检查,救助困难患病妇女1029名,深入开展“母亲水窖”、“母亲邮包”、“春蕾圆梦行动”、贫困农村留守儿童重大疾病救助等公益服务项目,改善贫困家庭生活水平;整合农委、人社、扶贫等部门资源,举办新型职业女农民、贫困地区“四新”女带头人、农村电商带头人等带头人培训班,依托红岩网·妇女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健康知识、实用技术、经营管理等专题讲座,提高贫困家庭整体素质。

本刊记者:从以上您谈到的服务品牌打造来看,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重庆妇联在整合资源方面做出了哪些有益探索?

丁中平:我们努力探索社会化运行模式,有效增强社会力量。通过整合汇聚社会力量,建立“群众提出—妇联主导—社会力量承办—群众参与”工作新模式,有效解决妇联资源有限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探索项目化工作运行机制。出台《重庆市妇联工作项目化运行试行办法》,将直接服务妇女群众的活动更多交社会力量承办,实现妇联工作的有效延伸拓展。孵化成立几和公益基金会,打造“少年游”、“几和童趣园”等关爱留守儿童系列项目,动员吸纳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关心帮助困难妇女儿童。

另一方面我们打造开放式创业就业服务平台。成立“手工编织协会交流展示中心”、“市巾帼创业服务中心”等综合性公益服务平台,采取“妇联组织+公益性服务+市场化运行”模式,面向广大妇女开展公益技能培训、创业就业咨询、展示展销等需求服务,带动了8900名妇女依托手工编织实现创业就业。开发“迷你空间·巾帼创业O2O社区服务店”项目,推动农产品销售、家政服务、居家养老、手工编织四项业态实现线上交易、线下体验的联动发展,汇集更多的社会资源,服务广大妇女儿童,孵化优秀初创企业41家,培训有创业意愿的社区女性创业者和大学生5100余人,巾帼创业服务中心被市科委命名为首批“重庆市众创空间”。

再者,努力构建社会化维权服务体系。推动首个家庭教育地方性法规——《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出台;建立重庆市政策法规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推进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推动妇女维权工作社会化;联合市高法院制定《关于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促进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纪要》,强化维权保障;探索建立妇女群众利益诉求征集机制;加强与人大的联系沟通,推动党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以购买法律、心理专业团队的服务方式,成立妇女儿童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咨询疏导援助制度,开通12338维权和心理咨询24小时服务热线,推动12338妇女维权服务平台进入12371党建信息平台,实现妇女群众咨询服务无缝链接。

本刊记者:随着时代发展,妇联工作如何拓宽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的?

丁中平:我们着力加强社会组织联系引导和网上工作,延伸触角,接长手臂,形成链条,有效解决工作联系不全和覆盖不到的问题。一方面,强化社会组织联系引导。创建妇女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实现社会组织由“工作对象”向“工作力量”的有效转变,中心成立7个多月以来,紧密联系引导女性社会组织168家,帮助1家团体会员申请民政局的培训项目并成功举办,指导入驻中心孵化的1家社会组织参与第五届全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并获得金奖。另一方面,提高网上工作水平。成立市妇联网络宣传中心,组建重庆女性、重庆妇女网、区县妇联等62个网站微信组成的“新媒体矩阵”,全市妇联系统新媒体矩阵粉丝量达180余万人;开通主席信箱、微博微信留言板等互动交流平台;加强妇联网络工作队伍建设,开展全市妇联系统网络及新媒体工作培训;由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新媒体女性从业人员等组成的3000余人的网络宣传员队伍,力争让妇女群众能够在网上听得到妇联声音、找得到妇联组织、感受到妇联温暖。

本刊记者:重庆妇联担起全国群团改革试点使命,切切实实把中央和市委的要求部署落到实处,书写了改革前行的新篇章。今年是重庆直辖20周年,我们将迎来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党的十九大,重庆妇联工作将如何再创佳绩?

丁中平:走对路、扎实干。2017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也是我们群团改革工作深入推进之年,我们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迎接党的十九大为主线,以更加饱满的精神迎接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重庆直辖20周年,以深化妇联改革为动力,团结引领广大妇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半边天”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群团重庆市妇女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当代妇女的工作
《共产党宣言》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团工作
贯彻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 我们有探索
关于构建大群团服务平台实现精准服务的思考
略论中国梦视野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