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中音准问题的探讨

2017-04-26 21:14杨柏慧
牡丹 2016年24期
关键词:指挥者音律功底

杨柏慧

合唱是音乐艺术表现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上到春节联欢晚会,下到小型的音乐会演出都会有合唱的表演。在这些合唱表演中,不管是专业的合唱团体还是非专业的合唱团队都会存在音准问题,音准问题的合理解决对音乐的良好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就从音准的特征和影响音准的因素出发,具体谈谈提高合唱音准的有效方法。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高速发展,文化产业也逐渐发展蓬勃,尤其是音乐艺术发展迅速。一个国家音乐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多个方面,其中合唱水平有重要意义。合唱水平是由合唱音准决定,所以探索提高合唱音准的有效方式至关重要,提高合唱中的音准可以提升合唱的质量和效果。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清楚了解合唱音准的特点和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下文就这两点展开论述。

一、合唱音准的特征

合唱是音乐艺术发展的标志,是展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风貌的代表,合唱同时象征着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团队的团结情况,一般情况下,合唱音准把握的程度,决定着合唱团体的音乐水平高低,传递着合唱团队之间的融洽程度。合唱音准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特征,下面就具体谈谈合唱音准的特点。

(一)合唱音准具有相对性

音准是合唱的主要载体,是决定合唱水平高低的关键,在合唱表演过程中,如果音准把握不好,那么合唱的效果就特别差,合唱表演就是失败的。在合唱中,音准的把握具有相对性。一般而言,旋律之间的振动频率都具体参照物,合唱音准也不例外,合唱音准的旋律主要是根据音与音之间的相互联系来确定,每个音不是固定不变的,音节之间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具体分析和衡量相应的音准。合唱音准和音乐器材的音准是根据音律的高低来衡量的,因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二)合唱音准具有绝对性

合唱音准的绝对性是由音乐艺术中的音律所决定。合唱中的音准不仅具有物理性质,还具有感知和精神上的性质。在音乐艺术的发展中,音律主要包括纯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这几种音律都具有独特的构成元素,如纯律除了五度相生律中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还包括第五分音。相对于纯律而言,十二平均律的结构元素完全不同,十二平均律主要是将八度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个小部分作为一个半音。然而,五度相生律是由音律的振动所产生出来的音律,它是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度所确定的,这三种律制之间存在音高上的差别,律制之间各有各的特点。例如,五度相生律,音乐旋律动力十足,音律之间比较和谐,适用于单音音乐的音准衡量。十二平均律音调之间的转换比较容易,非常适合合唱。可见,音律的形成过程决定了合唱音准的绝对性,使合唱音准具有准确的衡量标准,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和把握合唱中的音准。

二、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上面已经对合唱音准的特点展开了初步叙述,可以看出,合唱音准一方面具有相对性,另一方面又具有绝对性,这两者是辩证和统一的关系。在合唱中,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合唱队员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二是合唱队员声乐功底的高低程度。

(一)合唱队员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合唱音准问题的影响因素不是单一的,是多方面的,其中合唱队员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对合唱音准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绪的小小波动就会引起合唱音准的变化。具体而言,队员们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大多会表现出情绪高涨、兴奋的精神状态,这样的情况下,合唱队员就会出现音准偏高的现象,这是人类的生理现象,无法避免。当队员们处于压抑、焦虑和烦躁的状态时,就会出现音准偏低的现象,这是因为在内心压抑的精神状态下,队员们的声音振动频率会大大降低,伴随着频率的降低,声音振动的次数也会大幅度减少,从而对合唱的音准产生不利影响。此外,队员们有时候会产生紧张的心理,当队员们处于紧张的精神状态之下,队员们的声音就容易出现打颤的情况,这样一来,合唱的音准就会受到影响,最终影响合唱效果。

(二)合唱队员声乐功底的高低程度

尽管合唱队的队员都具有一定的声乐功底,但每个队员的声乐功底可能不一样,甚至可能还存在声乐功底程度相差很大的情况,队员们对转换声区技巧的掌握程度不同,就会出现在换声点附近的音调偏高或者音调偏低的现象,造成合唱音準控制不当的结果。如果合唱队员们不能精准地掌握转换声调的技巧,在合唱过程中进行声调转换时,他们就不能自如、准确地完成转换声调的任务,就会对这一环节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合唱队员对转换声调的技巧掌握不好,还会直接影响他们掌控自己的声带张力。具体来说,就是声带张力的大小影响音高或者音低的发挥,如遇到音高时,需要的声带张力通常比较大;同理,当遇到低音时,就需要队员们控制好声带张力,尽量减小声带的张力,以满足合唱高低音转换的要求。

三、提高合唱音准的有效方法

合唱音准对合唱的影响很大,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提高合唱音准是音乐艺术发展的必要条件。合唱可以培养大家的民族使命感,陶冶情操,加强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可以提高国民的文化修养与音乐素质。

(一)加强指挥者的音乐文化素养

指挥者在合唱中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整个合唱过程中的领导者,决定着合唱团的音准是否恰当、准确,是合唱活动发展的推动者。因此,指挥者的音乐文化素养是保证合唱效果的关键,只有指挥者准确把握音准,才能保证整个合唱团队准确掌握音准,从而发挥合唱团队的音乐水平,达到合唱目的。作为一个合唱团队的指挥者,应注意时刻让合唱队员保持轻声高位的歌唱状态,确保演唱顺利进行。一般而言,一个合唱指挥者应具有良好的辨听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出合唱队员的不处,纠正合唱队员的错误,提高合唱团队的整体音乐水平。此外,指挥者也应具有良好的声乐技巧和伴奏技巧。

(二)加大音高听辨训练

一个合唱团队的整体音乐水平的高低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一个有着很高音乐水平的合唱团队,都是经过大量的训练才形成的。从一个刚刚组建的合唱团队到配合默契的合唱团,必然会经过高音听辨训练,一般都是从合唱队员单音的训练开始,然后进行高低音区单音的模唱和听辨训练,接着进行加入升降号的训练,最后应用音阶的方法,通过这一系列的高音听辨训练,才会建立一个配合默契的高水平合唱团队。因此,加大音高听辨训练是提高合唱音准的有效方法。

四、结语

合唱音准的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合唱音准具有相对性,二是合唱音准具有绝对性。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也具有两点:一是合唱队员的情绪和状态,二是合唱队员声乐功底的高低程度。因此,提高合唱音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此,合唱团队在开展合唱活动中,要提高指挥者的文化素养,加强音高听辨训练,让合唱音乐艺术更好地发展。

(海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指挥者音律功底
中国新诗格律研究
听美之音律,奏人生华章
中日两国谚语音律的比较
大型交响乐团表演中指挥的作用探究
一把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钥匙
一线记者如何练好新闻采访功底
理论宣讲者要修炼文化功底
笔墨功底扎实 感情含蓄真挚——读杜征麟的画作
学者功底缔造智能山河
合唱指挥者应具有的素质及指挥要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