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弟子规》教学初探

2017-04-26 10:51万志华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弟子规中职教学

万志华

摘要:《弟子规》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其所蕴含的丰富的育人理念对中职学校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所倡导的“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道德目标也对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道德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论述了中职学校开展《弟子规》课程的必要性,以及《弟子规》德育思想对中职学生的教育意义,探讨了中职学校《弟子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弟子规》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品德修养,成为德技双优的有为青年。

关键词:中职;弟子规;教学

一、中职学校开展《弟子规》课程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所决定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高中阶段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同时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

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的《弟子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是清代康熙年间李毓秀编写的一部传统蒙学读物。虽仅有1 080个字,但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内涵丰富、贴近生活,其中包含了为人子弟待人接物、明理守信、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礼仪和规范,其中很多内容值得我们结合时代加以继承和发扬。《弟子规》总序中就提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的总纲,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精髓。教育一直倡导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职业教育的目标不仅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本领,而且重要的是要对受教育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弟子规》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塑造高尚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德才兼备的高技能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把《弟子规》这样的读物纳入到中职学校的课程之中是尤为必要的。

(二)中职生特点所决定

1.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中职生没有选择升入高中继续学习,大部分是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学业上缺少有效监督和引导,外加网络、游戏外部刺激,导致其学习目标和动力不足,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较低,特别是对数、语、外等文化课程,出现抵触心理。但大部分中职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选择中职学校也都抱着想尽快学到一技之长,自食其力的想法。

2.自我意识较强,自控能力较差。大部分中职生因没有了升学压力,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关注自我存在上,他们越来越把自己与成年人等同看待,渴望摆脱束缚,反对干涉,想要独立,有时会顶撞家长和老师。由于其缺少对事情的理性分析和相应的处事方法,在面对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会出现焦虑和浮躁,甚至是情绪波动或行为上的失控,难以自控。

3. 消极心理凸显,处事方法欠缺。中职生大部分在学习上底子薄、基础差,与同龄高中生比较,往往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影响其学习状态。但这类学生又渴望被老师、家长和同学肯定,自我保护意识较强,较为敏感,在周围人面前总是想装出一副强者的模样,但一旦受到挫折就可能会一蹶不振。此外,部分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缺乏处事交往礼仪,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不会为对方着想,有时较为自私。

4. 个性张扬,没有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中职生身上体现出一些另类气息,表现在发型、着装和言谈举止上。他们崇尚享受在前,吃苦在后,不懂得尊敬师长,友爱兄弟,不懂感恩。

二、《弟子规》德育思想对中职学生的教育意义

(一)重伦理亲情的德育思想有助于学生感恩意识和责任感的形成

“百善孝为先”,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将“孝”作为人之根本,《弟子规》开篇就提到“孝悌”二字,以“孝”“悌”作为德育思想的基础和核心,以亲情维系的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上存在的许多问题多与家庭息息相关,如老年人赡养,离婚率升高,家庭意识淡化等。《弟子规》中就详细阐述了子女如何孝敬父母、长辈,如何友爱兄弟姐妹,这其中包含了对长辈、兄长的“爱”与“敬”,对长辈的感恩。而儒家所倡导的五种人伦关系在《弟子规》中也有所体现,这将有助于学生感恩意识和责任感的形成。

(二)重诚信和谐的德育思想有助于学生良好人際关系的构建

诚信是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失信现象,食品造假、学术造假屡见不鲜,人与人交往也不乏失信存在。“人无信不立”,很多学生个性鲜明,缺少谦虚、忍让的品格,有时容易冲动,导致与人交往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后果。《弟子规》中就包含了与人交往的法则,教会人们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真诚相待,能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清楚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的基础。

(三)重谨言慎行的德育思想有助于学生行为准则的确立

“孝悌”是为人之本,而谨言慎行也是弟子不可缺少的品质。《弟子规》“谨”这部分内容中就详细阐述了为人应该有的道德规范。言语得当,态度谦恭,贵在慎行。希望弟子能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从仪容仪表、待人接物、言语行为做起,建立良好的行为准则。

(四)重学习实践并重的德育思想有助于学生完善的人格塑造

《弟子规》中提到“有余力,则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真理。”这是探讨德育教育与文化知识学习之间的关系。暨弟子在学习了“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之后,还要注重力行,并通过学习和实践并重,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完善人格,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事。

三、中职学校《弟子规》教学方法初探

(一)提高教师国学修养,以身立教

教师平时要通过相关书籍、网络平台、集中培训、考察交流等形式加强自身知识积累,提高国学修养。可定期举办教师读书交流会,分享心得感悟,从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继承优秀的传统教育方法,同时也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力求教材内容层次化、系统化、多样化。此外,教师也要言传身教,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做到“不令而行”。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创新教学方法

课堂上,教师不应局限于一味地讲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要多联系实际,用真诚、爱心和耐心引导和打动学生。教师可联系学生所学专业,根据各专业特点展开教学。学生愿意听故事,教师就可以把道理蕴藏在故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在课前,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分享《弟子规》中的经典故事,使学生在聆听和讨论中感悟其内涵。教学中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弟子规》中所包含的传统礼仪知识,并结合现实生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礼仪行为的训练,让学生动起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

(三)以生活实践为辅助,达到知行合一

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德育教育中也是如此,中职学生学习《弟子规》重在践行,学生从《弟子规》中获取的养分要通过实践内化为道德认识,做到知行统一,才能达到道德修养的目标。

将课堂延伸到课外,结合《弟子规》中的经典内容,開展主题实践活动,使活动生活化、趣味化、体验化,提升教育效果。如利用母亲节、教师节、感恩节、中秋节等节日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由学生组织策划,让学生从活动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组织开展爱心志愿活动,如开展学习雷锋系列活动,为老人送温暖活动等,让学生通过活动,拓展学习阵地,纠正不良行为,学会知恩、感恩,与人为善。

(四)树立榜样,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通过生活实践教育和《弟子规》相关竞赛活动的开展,结合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反馈,评选出优秀学生、文明学生,进行表彰,并在全校范围内宣传学生事迹,为身边同学树立学习榜样,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其次,把践行《弟子规》作为常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可制作操行量化评价表,从学生人生目标、行为习惯、社会责任、集体观念、学习态度、生活作风、适应能力、思想素质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践行《弟子规》情况进行评价,并在班级范围内公布,使学生对照榜样,慢慢纠正自身不良品行习惯。

《弟子规》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的德育思想对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中职学校教师要汲取《弟子规》中的营养,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修养,成为德技双优的有为青年。

参考文献:

[1][清]李毓秀(著),贾存仁(修订).弟子规[M] .北京:中华书局,2005.

[2]钱文忠.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3]钟茂森,细读《弟子规》[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4]蔡礼旭.细讲《弟子规》[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7.

[5]白云姣.《弟子规》德育思想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

[6]许丽勤,杨灵灵.国学思想教育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应用[J].思政教育,2013,(08).

■ 编辑/岳 凤

猜你喜欢
弟子规中职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弟子规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