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微博引入大学课程教学的调查与思考──以山西大同大学为例

2017-04-26 06:47孙宏吉路金辉
视听 2017年4期
关键词:山西大同教育者大学

□ 孙宏吉 路金辉

将微博引入大学课程教学的调查与思考──以山西大同大学为例

□ 孙宏吉 路金辉

微博以信息传播便捷即时、传播过程双向互动等优势引起了许多教育者的注意,欲将其引入大学课程,增强大学课程教学的互动性。本文运用实证分析,使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山西大同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微博的使用情况、将微博引入大学课程教学的态度与意愿进行调查与分析。在调查基础上提出将微博引入大学课程教学要慎重,同时要注意防范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微博成为辅助教学的新媒体教学平台。

微博;大学生;课程教学

微博(Micro-Blog)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是基于Web2.0平台的一种可以发布即时消息的系统。微博因创新的交互方式、及时的传播速度、广泛的传播范围以及良好的技术支撑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信息来源与互动平台。在教育信息化和移动学习的趋势下,教育者要将其引入大学课程教学,并使用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等理论,从理论角度论证其合理性。不少研究者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将微博的功能优势应用到大学教育中,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一系列思考。教育者在引入新的教学方式之前要考量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是否具备条件或者是否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方式,这正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山西大同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调查方法主要使用的是配额抽样的方法,即根据16个学院的人数按比例将500份问卷发放给各个学院,再按每个年级的人数按比例分发。本次调查一共发放500份问卷,收回490份,未收回10份,其中有效问卷486份,无效问卷为4份。

调查问卷共31题,调查内容包含大学生最经常接触的媒体、上网的时间段、是否拥有微博、微博使用频率以及他们对于微博引入大学课程教学做法的态度等方面,调查角度比较全面,问题比较细致,所以这次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微博随时随地的信息分享、移动化学习必须依赖一定的设备设施,这是进行微博教学的前提条件。山西大同大学接受问卷调查的486位学生中,经常接触电脑互联网的有277人,占57%;经常接触手机互联网的有368人,占75.72%,这就为微博的普遍使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调查显示,每天上网的有33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8.31%;2-3天上一次网的有61人,占总人数的12.55%;而很久上一次网的人只占1.44%。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显示山西大同大学学生上网便捷,而且使用频率较高,这为使用微博和将微博引入课程教学的构想提供了设备设施基础。与此同时,学习者也具备了微博学习的硬件条件。

(一)微博普及率高、使用意愿较强

大学生刷微博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调查显示,山西大同大学学生中未开通微博的只占15.64%,拥有新浪微博的占41.56%,拥有腾讯微博的占37.24%,拥有多个微博账号的占17.49%。具体数据见图2(此题为多选题)。

图2

在是否将开通微博(包括已有微博账号想开通其他微博和没有微博账号想开通微博的同学)的调查当中,只有1.85%的学生选择不开通微博,而98.15%的学生选择开通微博。

(二)开通微博的目的明确

根据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有需求才会有行动。数据显示,几乎所有开通微博的学生都是有需求和有目的的。开通微博无目的的学生只占0.21%,比例极小。开通微博“关注社会热点新闻,表达看法”的目的占比最高,达到57.82%。“拓展视野,学习新知识”的需求占到了38.89%,说明学生已经意识到了微博之于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三)微博的使用时段相对集中

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上网刷微博成为众多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之一。掌握了学生们的微博使用时间段,教师就能更好地利用微博与学生进行生活交流和教学互动。本次调查对山西大同大学学生使用微博时长进行了统计,其中大于5小时的占1.03%,2-5小时的占6.38%,1-2小时的占26.54%,小于1小时的占66.05%。而使用微博的时间段多集中于18时到24时,所调查人数中有335人选择此时段,比例高达68.93%。具体数据见图3(此题为多选题)。

图3

由上图可以看出,18时到24时是大学生使用微博的高峰时段,具有很强的时段聚集性。

(四)手机成为刷微博的主要终端

目前,随着无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过手机终端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和使用微博,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种方式日趋普遍,深受微博用户的喜爱。当然,其他的登录方式也少量存在。本次调查显示有72.02%的学生选择在手机终端上使用微博,通过台式或笔记本电脑使用微博的占32.1%,在平板电脑上使用微博的占17.08%,在其它终端上使用微博的占6.58%。具体情况如图4(此题为多选题)。

图4

手机终端成为大学生登录微博的主要方式,这正符合了大学生的身份特点,手机的使用在大学生中是非常普遍的,教育者要从这一显著特征出发使用微博开展教学,才可能取得良性的响应。

(五)清晰地认知微博的利与弊

将微博引入教学需要学习者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需要学习者对微博的利弊有清晰的认知并能自觉抵制微博的负面影响。而大学生群体对微博的利弊具有较为理性的认知。

调查数据显示,28.81%的学生认为微博的主要优势是沟通便捷,35.6%的学生认为微博的主要优势是交际范围大,44.44%的学生认为微博的主要优势是信息量大,还有24.69%的学生认为是言论自由。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同样地,微博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在微博弊端调查过程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微博的弊端是“加剧信息爆炸与信息失真”;49.18%的学生认为是“微博虚拟隐匿性”;48.56%的学生认为是“微博的无规范性,易引起道德缺失”;25.72%的学生认为“微博导致强迫症和焦虑症”;27.57%的学生认为“信息泛滥带来‘电子毒品’,危害社会”。

据统计,微博弊端的多选率达到了59.67%,大学生已经认知到微博的弊端,就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扬其长避其短,更积极有效地利用微博。这为微博引入大学课程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六)将微博引入大学课程教学的态度

2016年,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第22个年头,20多年来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互联网既是休闲娱乐的工具,也是学习知识的帮手。调查数据显示,山西大同大学接受调查的学生当中100%的学生每周都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这也为微博引入课程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群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教学是否产生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主动使用微博进行学习的意愿是开展微博教学的基础。在是否愿意将微博引入教学过程的态度调查中,有22.22%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有45.88%的学生表示愿意,有17.28%的学生表示不愿意,有3.10%的学生表示非常不愿意,有11.52%的学生则表示无所谓。具体数据见图5。

图5

从图5中我们可以看到,有68.1%的学生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微博被引入教学过程中,有11.52%的学生对此持中间态度,从整体上看有79.62%的学生不反对将微博引入课程教学。所以,将微博引入课程教学有比较广泛的学生基础,也说明大多数学生是愿意接受并支持微博互动教学这种新形式的。

(七)微博引入大学课程教学的内容调查

形式服务于内容,没有精彩的内容再好的平台也只会昙花一现,若要将微博引入课程教学,好的内容才是王道。此次研究,我们针对微博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若将微博用于大学课程教学,有23.87%的学生最想了解知识点,有31.69%的学生最想了解学习方法,有37.86%的学生最想进行师生交流,有28.81%的学生最想进行问题解疑。

现代教育注重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开放、分享、平等、互惠、共生等理念应该替代过去集中化、等级化、权威化的教育,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而微博的本质特征是互动性,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师生交流”一项所占比例最大。

现代教育是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不仅包括师生互动也包括生生互动,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发现与建构知识。微博能够实现即时地进行信息发布、共享与反馈,形成灵活机动的多向互动。微博的互动模式是多维的,它可以提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在微博互动性调查中,有15.64%的学生非常愿意回复他人信息、与他人继续交流,有45.68%的学生则表示愿意回复和继续交流。所以学生们通过微博交流互动的热情还是比较高的。

三、讨论与思考

通过本次调查显示,将微博引入大学课程教学具备了相对成熟的物质技术条件和比较稳固的学生基础,同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微博引入大学课程教学需谨慎

将微博引入大学课程教学,为教育者带来新的教学手段,为学习者提供互动的学习渠道,这大大丰富了教学形式。但是目前微博用于课程教学的实例很少,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规范,在这种形势下不能贸然实践,必须谨慎小心。调查中有22.43%的学生担忧,有6.17%的学生排斥,还有11.93%的学生无明确态度。而且在第31题的回答中,有122人提出了自己明确的观点,其中有71.31%的学生表示不赞成,不赞成的原因多是担心微博引入课程教学后,对课堂秩序的冲击以及微博内容的庞杂对教学内容的消极影响。所以要将微博引入课程教学必须谨慎,可先小规模试行,切不可盲目推广。

(二)可从二、三年级开始进行试点

微博使用情况与学生所在年级有很大关系。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学一年级有47人没有微博,有56人拥有微博,拥有率为54.37%;大学二年级有25人没有微博,有119人有微博,微博拥有率为82.64%;大学三年级有17人没有微博,有138人有微博,拥有率为89.03%;大学四年级有10人没有微博,有74人有微博,拥有率为88.09%。从数据上来看,大学一年级学生微博拥有率远低于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与此同时,由于四年级学生大部分在外实习,课程很少而且以任选课为主,因此不适于使用微博进行课程教学。一年级学生中微博拥有人数少,盲目引入,效果可能大打折扣,而二、三年级学生课程安排和拥有微博的人数都合适,若要将微博引入课程教学,那么在二、三年级学生群体中最能实现预期效果。

(三)明确微博教学的辅助地位

根据调查显示,将微博引入大学课程教学具有了实施的基础,具有引入的现实可行性。但是教育者使用微博进行教学时要明确课堂教学与微博教学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大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微博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课堂教学的系统性、专业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都是微博教学无法比拟的。因课程建立的微博教学平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切不可贪新异而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将微博引入大学课程教学会突破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但是预期教学效果的取得需要教育者在实验与试点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出微博用于大学课程的最佳模式,使其成为现代大学教育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

(孙宏吉: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2012级博士生,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路金辉: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山西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教育传播学视阈下教育微博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ZL-1201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山西大同教育者大学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山西大同 黄花菜丰收在望
“留白”是个大学问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山西大同大学采矿研究所简介
山西大同邀客共赏“小黄花大产业”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