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个有效”,引导幼儿爱上绘本阅读

2017-04-27 06:10谢雄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阅读绘本

谢雄娟

摘 要: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形象思维年龄段,面对生动趣味的低幼绘本,结合《指南》精神,在教学中探寻出三个有效策略:提供封面趣味赏读,故事画面猜读,联系生活情境等“有效切入点”;运用深情导读,指导看图,放大细节等“有效方式”;通过无事生非、删繁就简、推波助澜等“有效提问”等策略,引导幼儿学会阅读、爱上阅读。

关键词:绘本 有效策略 阅读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形象思维年龄段,绘本对孩子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作为幼儿人生中的第一本书,低幼绘本生动趣味,满足幼儿好奇天性,为幼儿打开通往阅读的大门,折射出阅读的无限魅力。精彩纷呈的绘本的,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绘本教学,引导幼儿爱上阅读?以《指南》为引领,本人做了以下尝试与探索。

一、提供有效切入点,让幼儿“想阅读”

1.趣味赏读,封面切入。绘本都有其精彩之处,尤其是封面,一看就感受其涵义所在。教师要善于抓住封面上的精彩,巧妙运用,激起幼儿阅读兴趣。绘本《贝尼都会干什么》,出示封面: 封面上这个男孩叫什么?除了这位可爱男孩贝尼之外,你还看到了什么呀?(画面上有:正滴着水的水管子;贝尼头上戴着的插着羽毛的奇特帽子;脖子上挂着一架望远镜;手上拿着手电筒和潜水镜;虎斑猫;沙发;贝尼还穿着一双散了鞋带的鞋子……)幼儿看了以后一脸的迷惑与好奇,迫不及待地想阅读这个有趣的绘本。

2.联系生活,情境切入。《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的学习兴趣。安德鲁·乌萨托夫的绘本《方格子老虎》就是很好的教学案例。老师绘声绘色讲述故事小部分:在一个老虎家庭里,有一只小老虎出生了,因刚出生,身上没有花纹。……他们俩谁也不让谁,就吵了起来。此时,故事戛然而止,切入到“吵架”这一情境。

师:孩子们,小老虎看到爸爸妈妈吵架,很不开心。你们的家人也有像小老虎爸妈这样吵架的吗?师:小老虎很不开心,它悄悄爬下床,想:有什么办法不让他们吵架呢?孩子们,你们有什么办法不让家人吵架呢?师:小老虎也想出来一个好办法,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智慧的老师结合故事 “吵架”情境,适时把握教育契机:一、让孩子正视亲人之间“吵架”,因为有爱,因为相爱,因为最亲近,所以往往会吵架,但吵架很多都是因为爱。二、通过交流分享来化解幼儿心中曾经的不快或恐惧,并且引导幼儿能找到正确合理的化解方法。三、用“讨论方法”又自然回到绘本故事中,让幼儿不经意间爱上阅读,爱上故事,喜欢故事中的小老虎,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3.故事猜读,画面切入。绘本,体现在“绘”字,即“绘画”,弥补了幼儿识字经验不足的缺陷。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图画价值,借机请孩子猜想故事情节,增强阅读的兴趣。例: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小动物看到鼠小弟有一件这么漂亮的小背心,都很羡慕,都想来借穿,那你们猜猜谁会来借穿小背心呢?它们穿着合适吗?”猜测性、发散性地提问激发幼儿的想象思维,如同让孩子叩开神秘探险的大门。

二、选择有效方式,让幼儿“会阅读”

1.深情导读,在妙趣横生的故事中激发幼儿阅读动力。例:《猜猜我有多爱你》,教师在深情导读中让孩子来猜猜看,大兔子听到小兔子说自己对妈妈的爱有自己张开的手那么大,有自己跳得那么高时,兔妈妈会怎么回答;在读完故事后问孩子,要是你,你想对谁说“猜猜我有多爱你”?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的爱呢?通过角色替换,孩子很自然地以主人公的身份进入故事,感受故事,体验故事。

2.指导看图,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培养幼儿阅读方法。绘本中图画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其中大意,关键是老师要指导看图。

3.放大细节,在积极踊跃的分享中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好绘本不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通过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温馨的图画在帮助孩子提升观察力,丰富想象力,提升表达能力。

三、进行有效提问,让幼儿“乐阅读”

事实证明:一切创新、一切发明,无不源于問题,又终于问题。“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育策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也不例外。

1.无事生非——制造矛盾,引发互动的生动性。有效提问要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发展变化。如《鸭子骑车记》,老师故意无事生非,设计具有矛盾性问题:一只小小鸭子,和一辆大大自行车,你觉得鸭子能学会骑车,实现自己的疯狂的梦想吗?矛盾的制造诞生了多思维指向现象,有孩子认为,车这么大,鸭子那么小,学车真是太难了,应该学不会;有孩子认为,骑车是很难,他自己学骑车时也摔过跟头,但最后还在学会了,他坚信鸭子也能学会的。矛盾性问题制造,培养了幼儿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发互动的生动性,也消除了幼儿人云亦云的不良习惯。

2.删繁就简——紧扣主题,形成互动的丰富性。绘本阅读教学要确立“大问题”意识,立主脑,减头绪,“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在教学中要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意识。每个绘本,都有题眼和文眼,整个教学活动的提问都要聚焦于此。

3.推波助澜——拓展延伸,推动互动的深刻性。在教学时我们也可抓住故事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延伸点”,引导孩子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或生活体验大胆而合理地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开发和拓展文本资源。

总之,老师们要努力开启幼儿绘本阅读有效性这把金钥匙,给予幼儿不仅是眼睛的享受,更多是细节的领悟和心灵的体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让绘本真正引发幼儿不竭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养成受益终身的阅读好习惯,促进幼儿的阅读核心经验的形成。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阅读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