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幕府时代主从关系与西欧封君封臣制

2017-04-27 20:41田红李捷濒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7期
关键词:西欧

田红+李捷濒

(中共黔东南州委党校,贵州黔东南州,556000)

摘 要:日本幕府时代的主从关系与西欧封君封臣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同属于社会内部的契约关系,在日本历史和西欧历史上都曾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对两者内涵和特点进行梳理,从而进一步了解两者对后世日本历史和西欧历史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幕府时代 主从关系 西欧 封君封臣制

一、主从关系与封君封臣制的内涵

(一)主从关系的内涵

日本主从关系是日本整个幕府时代的政治权利基础,随着武士阶级的崛起应引而生,是维系日本武士阶级内部关系的纽带。萌芽于公元8世纪,产生于公元10世纪日本平安时代,维持着日本幕府长达近700年长久稳定和发展时间,尤其是在日本德川幕府时代(也称江户幕府),主从关系最为牢固,对日本后世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在日本武士阶级内部,主从关系是规范武士阶级的行为准则,是制约、规定封建社会几乎全部的社会意识。”“忠、恩、奉公、名、耻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基于主从关系之上产生的”,既是主人和从者的互惠关系、隶属关系、等级关系,又是基于权力的支配与服从关系。这种主从双方处于扩大武力和满足生活等方面需要结成的主从关系,是维系武士集团的纽带,其稳定性和延续性超过婚姻关系,主从双方终身乃至子孙后代均生活在这种关系鞠绊之中。江户时代的经济学家海保青陵认为 “主从关系是主君给与从者领地、米、佣金等以保证从者的生活,从者则尽心为主君忠勤、奉仕,因此 ,两者的关系完全是相互的。”因此,主从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主君的“御恩”和从者的“奉公”的交换关系、等级关系、互惠关系、隶属关系、契约关系。在幕府时代,主从关系成为武家政治时代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武家军人政治的基础,对武家政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封君封臣制的内涵

封君封臣制是西欧历史上的普遍现象,也是西欧日耳曼人不同于东方国家的一种独特现象。封君封臣制度包括封臣制和封土制两方面。封臣制是指通过委身式使一个人屈从、服役于另一个人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7世纪的时候,就有大批的官吏、主教、修道院院长们委身于国王,以宣誓效忠来寻求保护,建立起封君和封臣的关系。封土制则指以一定条件封授一块土地给下属终身使用的制度。起初这二者并无必然联系,但到8世纪,加洛林王朝时期,查理·马特为了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以阻止阿拉伯人的入侵,在当时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大力推行采邑改革,通过分封土地给封臣的方法招募骑士,二者遂逐渐结合起来。一方面,受封采邑要以当封臣为条件,如不完成封臣应尽的义务则没收其采邑;反过来,军事义务的履行要以封土的封授为前提,封土的封授成为建立封建君臣关系的关键。这样,人身依附关系与土地所有权结合起来并很快得到推广。到了10世纪,以这种手段加强国家统治标志着封君封臣作为一种制度的形成。

封君封臣制度是层层封受的。在上的是封君,在下的是封臣,也就是领主和附庸的关系。最高王权国王与最底层的农奴之间,不止是有一层领主,国王把土地封赐给公爵或伯爵,成为其领主;公爵、伯爵作为大封建主,将其中一部分土地分封给男爵或子爵,成为这层关系中的领主;男爵或子爵又可划出一部分土地分给骑七阶层,骑七阶层则成为其附庸。可见,封君封臣关系是与采邑相互紧密结合的。人身束缚在土地上,从而形成了个人依附关系。

二、日本幕府时代主从关系的特点

(一)模仿血缘、家族结合的主从关系——御家人制度

12世纪80年代,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镰仓幕府通过血缘、模仿家族结成的主从关系称为御家人制度。将军与御家人之间通过御恩与奉公结成主从关系。御恩,乃是将军确认御家人自先祖以来就具有的所领,有战功者还得到新的恩所领。守护和地头的补任以他们为主要对象。奉公,与御恩相对应,指御家人要绝对忠诚于将军,并履行对将军所承担的义务。这种主从关系不只是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道义之上的,并与祖辈以来的同族观念、血缘观念等相结合的。”镰仓幕府通过主从关系所建立起来的统治机构,是建立在守护、地头作为御家人而统属于将军的关系之上的,这些机构与其说是幕府的统治机构,不如说是源氏家族的家政机构。

(二)以地缘而结合的主从关系

室町时代主从关系的建立,不像镰仓幕府时代具有金字塔式的层层统摄、层层归属的牢固的主从关系。将军与守护大名并没有建立主从关系,他们只是一种联盟的关系,而真正结成主从关系的则是各守护大名及武士团内部的武士。这些武士团与室町幕府建立的只能是一种间接的主从关系,这种主从关系非常脆弱。这和室町幕府本身就是地方守护大名而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和威信来统治这个社会,只能与守护大名联盟来平衡幕府的统治。因此,也注定了整个室町幕将处于动乱的时代,甚至出现“下克上”的普遍现象。

(三)以“俸米禄”为纽带而结合的主从关系

德川幕府通過检地和兵农分离制,把土地牢牢的控制在统治将军的手中,通过身份等级制度严格地规定每一个人的阶级属性;通过石高分封制,使武士变成了领取俸禄的家臣,并效忠于各个特定的领主。德川主从关系比镰仓和室町主从关系更为牢固。武士必须向上一级的主君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才能保家,使其子孙昌盛。以绝对的忠诚换取物质生活资料,以保证其子孙后代的武士身份与地位;而其所获得的生活资料仅仅是俸米;这是德川时期武士的唯一出路;这种“俸米制”则进一步强化了德川时代的主从关系。

这时期的主从关系表现出强烈的不平等性、缺乏公平性与自主性特征。主君的权利和家臣的义务必须是放在第一位的。主君的义务和家臣的权利却极其的微弱。并且以服从主君、以主君的意志为转移,根本不顾家臣的感受,也不考虑他们的意愿。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忠诚重点由忠诚于具体的主君转向忠诚于主君所代表的集体——藩国。进而效忠整个国家最高象征——天皇。幕府政治是武家社会,是“忠”的社会,没有脱离或背叛反抗主君而独立存在者,这是法律所禁止的,武士家臣世世代代也只能效忠一个主君,主君则可以选择与其他家臣结成主从关系。另外,主君还有权利收回向家臣赐予的权力如地租征收权。

德川主从关系维持了德川幕府长达265年的时间。不过这种主从关系也造就了德川幕府的掘墓人——武士。仅凭越来越少的俸禄来维持这个家族的生存及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这迫使日益落魄的武士阶级滋生出倒幕念头,随着德川末期统治的日益衰落,这种念头终究付诸实践。德川时期以俸禄制为纽带结成的主从关系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三、西欧封君封臣制的特点

封君封臣制是以采邑为基础结成的主从契约关系,双方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这种关系一旦结成,就不能轻易背离。另外。在加洛林王朝时期,封君封臣之间缔结契约就有了一套独特且正规的仪式。包括附庸向领主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

附庸对领主的义务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从消极方面说:主要有无害、安全、尊敬、正直、有用、轻松、可行,即要求封臣不做危害封君之事,不伤害封君的身体、名誉、财产等各方面。

最主要的是积极方面的义务,其中以军役为核心。封臣对封君的义务还有金钱上的资助,涉及的内容广泛,有封君情况紧急时给予金钱支持(也就是赎金),封君儿女授骑士礼、出嫁的排场费用,以及封君出行时的费用,等等。另外,劝告也是封臣的义务之一,要向封君提出意见,以便其能正确处理各种事务,这是由双方的共同利益所决定的。而封君对封臣,主要有保护和维持的责任。封君要在封臣受到不正当的攻击或敌人进攻时出面救助,尊重封臣的家庭及个人利益——这是保护。维持则指封君有义务维持封臣的生活供应。要么封君直接为其提供食宿,要么赐予封臣土地让其装备自己。渐渐地后者成为主流,即是封土制的渊源之一。

封君封臣关系是一种双向的契约,这种层层封受的君臣关系是很复杂的。各个大中小领主的领地仅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土地及其行政权和司法权,并没有权力干涉封臣权力的运行实施,更加没有权力干涉封臣的权力。封臣只对其直接的领主负责。形成了所谓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原则。土地和权力层层下放和分割,且封臣与越级的领主并没有直接联系。必然导致整个国家社会的涣散。甚至发生战争时。国王也只能通过召集伯爵、公爵,让他们再自行召集自己的附庸。这样层层下去组织起军队,而国王并无权力召集大封建主的附庸和军队。当然,在英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可以说是“我的附庸的附庸还是我的附庸”,各级领主都必须效忠英王。双方有直接的君臣关系,王权得以集中。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主从关系和封君封臣关系的结合,均是以土地(采邑)为纽带而结合的契约关系,双方都必須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说利益是这个关系结合的纽带,一旦利益消失,这种关系将不复存在,这是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但是两者发展的结局却是完全不同的,主从关系最后演变为日本的武士道,对日本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封君封臣关系最后朝着法律方面发展,强调的是一种自由、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的交换。

参考文献:

[1]杨绍先,娄贵书.武士道的雏形——平安主从道德[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2]娄贵书.武士道嬗递的历史轨迹[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第22卷第2期.

[3]王秀芹.英国中世纪赋税形态与封君封臣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03.

[4]娄贵书著.“日本“刀刃上的文化——武士与武士道[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5.

[5]李卓.略论家族主义的幕府政治[J].日本学刊,1996年第3期.

[6]吴廷璆.日本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7P143

[7]刘美凤]张予娜.从主从关系的变化看古代日本武士的忠义观[J].湖南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月第15卷第4期.

[8]黄瑞玲.采邑 契约等级[J].考试周刊,2011.第35期.

猜你喜欢
西欧
从肯尼迪1963年西欧之行再探“宏伟计划”成败原因
漫行西欧
解析中世纪西欧园林及其影响
喜见乐闻:史料呈现的“增值”方式——以《西欧一体化进程》为例
浅析日本与西欧封建庄园制产生的异同
基督教教育在西欧的萌芽与鼎盛发展
西欧国家体育赛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经验及借鉴
论西欧中世纪刑法的理性因素及其在现代各法系中的投射
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分封制的比较
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分封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