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曾领导党史上零伤亡大劫狱

2017-04-28 01:09宋凤英
新传奇 2017年12期
关键词:陶铸思明县政府

谁曾领导党史上零伤亡大劫狱

1930年,中共福建省委组织了著名的厦门大劫狱,仅用10分钟时间,就成功救出40多名被捕同志,并在20分钟内安全撤离,零伤亡,成为我党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成功劫狱行动。此次行动的策划、指挥者之一,就是当时年仅22岁、任中共福建省军委秘书的陶铸。

消极面子是指个体拥有自主的权利,有行事的自由,行为不受他人强制或干预。消极不礼貌策略指的是说话人攻击听话人的消极面子时使用的不礼貌策略。

临危受命任总指挥

1927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厦门成立了厦门市委,建立了30多个基层工会,领导厦门工人运动,会员发展到几万人。当时,福建省委经常举行飞行集会,使党的力量公开暴露在敌人面前。敌人派出大批军警特务,破坏罢工、罢课、罢市,疯狂搜捕共产党人。

1930年8月,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大量干部,特别需要经过斗争考验,富有斗争经验的领导骨干。在这个形势下,怎么尽快营救那些被捕的同志出狱,把在狱中的这些党的优秀干部,输送到闽西革命根据地去,以加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成了最要紧的事。这个紧迫的任务,落到了省军委秘书陶铸的身上。

当时国民党在厦门有两处监牢,一处是思明监狱,一处是警备司令部的看守所。被抓来的“犯人”,若是关押在警备司令部的,还有释放的希望;若是关进思明监狱,就等于判了无期徒刑。

优化税务营商环境,实现发展活力新突破。按照最大程度便利市场主体的目标,着力推进办税服务便利化改革,努力打造全国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徐州样本”。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优化大企业税收管理服务机制,对风险内控完善的纳税人,逐步签订税企合作遵从协议,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3年内不安排反避税或税务稽查;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对涉及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等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经济形态以及初创企业、自然人,以实施税收风险提示为主,原则上不实行实地检查,鼓励纳税人自我管理、自我遵从。

实地侦察缜密计划

本文开展农业资源承载力分析主要运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业用水量、总供水量5个评价指标,其数据主要来源于2002—2017年内蒙古统计年鉴、2010—2016年巴彦淖尔市水资源公报。

他说,为民承重、兴粮富国是企业的责任;他一直“思危思进思变”,通过锐意改革让优质资源创造优质效益,让不良资产重新整合获得新的生机。也正是他,让首农食品集团成为老百姓喜爱的知名品牌。

为保障经济的持续增长,美国政府不仅投身于现在,同时着眼于未来。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被美国政府高度关注。具体来说,美国政府以包容性经济建设为基础,在确保不同背景的美国人都能获得创新型发展带来的机遇和资源的同时,不仅强化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地位、全力推动制造业的创新网络建设,而且大力投资未来产业、鼓励开放性创新、积极抢占未来科技高地。

这次劫狱斗争的攻击点,就集中在敌人防范比较松懈的厦门思明监狱。在省委召开的制订劫狱行动计划的会议上,陶铸根据侦察的情况,对敌我双方力量进行了正确的估计之后提出:根据敌强我弱的情况,为顺利营救狱中同志,劫狱行动必须快速,只能智取,不能强攻,战斗打响,在敌人来不及增援时,就要完成任务。陶铸详细计算了驻守厦门敌军赶来增援的到达时间,具体算出:劫狱战斗,必须在敌人没有到来之前的20分钟内结束,才能保证出狱的同志安全转移。

陶铸同志具有坦荡、宽阔的胸怀。他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在不少问题上提出了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

劫狱时间精确计算

陶铸提出:这个劫狱计划,是经过我们亲身深入监狱侦察,正确地从敌人的各个方面都作了充分的估计后作出的,连敌人赶来增援的时间,我们都做了分秒计算。狱中同志提出从后门冲出,上山隐蔽,避开与警备队正面交火的意见,乍看起来,似乎安全些,实则危险极大。因为一出后山,就是一大片山岭,我们路径不熟,而敌人却比我们熟悉山上的情况,何况厦门又是一个孤岛,劫狱的枪声一响,敌人把进山各个路口和水路交通一封锁,从四面八方赶来“围剿”,我们孤立无援的隐蔽在山上,一时难以快速转移,等于我们把自己装进了敌人搜捕的口袋,同时去劫狱的人也会一一被捕。从大门冲出去,出敌不意,速战速决,实则安全稳妥。

1930年3月底开始,陶铸着手积极准备武装劫狱的具体行动。他首先调查了厦门国民党军事力量的部署情况,然后根据敌军部署情况分析:第一营驻地离厦门20余里地,路程至少要一个半小时,远水救不了近火。第一营里有党的地下组织。第二营驻地虽然离厦门港只有两里地,但当时国民党军队,除站岗放哨的卫兵外,其余的士兵,平时都不发子弹,就是他们听到劫狱的枪声,从接到命令集合,给每个士兵发子弹,等到他们从驻地赶到监狱起码也要半个小时以上。炮台的炮兵和特务营,任务是守卫炮台,不可能来支援。剩下的只是警察和侦探。这些人白天都分放在整个厦门岛执行勤务,一旦劫狱打响,集合起来增援,至少也需要半个时辰以上。

出乎陶铸意料的是,当省委把这一周密的劫狱计划告知狱中同志时,狱中的同志却不同意。省委的具体劫狱计划是:劫狱人员伪装成探监家属,选择有利的适当日期,从县政府大门进去,打开监狱之后,劫狱人员掩护出狱同志,立即从县政府大门冲出来,并经厦门渔港的街道小巷穿过去,到海边渔港,登上预先靠在那里接应的木帆船,迅速从水路离开厦门。狱中的同志却主张打开监狱门后,应从监狱的后门出去,监狱后面就是鸿山与蜂奥山,山高林密,利于分散隐蔽。如果从县政府的大门冲出去,与守卫县政府的40多个警备队员遭遇,寡不敌众,有全被打死的危险。

福建省委书记罗明把省军委书记兼省委宣传部长王海萍和军委秘书陶铸找来,研究了监狱里的情况和狱中同志的意见,商讨营救计划。正在这时,省委接到密报,国民党政府已准备把关押在厦门思明监狱的这一批共产党“要犯”,秘密押解福州。形势的突然变化,营救计划不得不提前。于是,省委连续召开了四次会议,对营救狱中同志作了详细的研究,决定武装劫狱。随后成立了由省委直接领导的一个五人组成的“破狱委员会”,为保密,改称情别委员会。革命互济会主任黄剑津担任委员会秘书长,富有军事斗争经验的陶铸担任武装劫狱行动总指挥。

陶铸还再次化装进监,以探监为名,把省委的决定与狱中同志详细商量说明,终于说服了狱中同志。劫狱日期定在5月25日。最后,根据敌人的兵力分布和调兵增援的规律和时间,委员会决定:劫狱的动作,要突然袭击,速战速决,严格要求在15分钟内结束劫狱行动。

陶铸还亲自侦察调查了解思明监狱的敌人警卫部署。在制定详细的劫狱行动计划之前,他亲自带领准备参加劫狱行动的同志,以探监为名,多次进入思明监狱,对守卫伪县政府和思明监狱的敌军部署、监狱内部的地形地物以及劫狱路线,都侦察得一清二楚,了如指掌。

实施计划如期进行

1930年5月25日上午九时半,行动开始,陶铸向内队的6位队员,发出行动的信号,两人一组,分三批进入思明监狱。第三批进入监狱的一位叫“客古”的龙岩人,是厦门到集美的电船上的水手,个头不高,身强力壮,他的任务是进入牢房,用老虎钳拧开铁锁,放出狱中同志。他此时手捧一桶“马玉山饼干厂”出品的饼干桶,计划在看守打开铁门,让他把饼干送入牢内时,开枪打死看守。以这一声枪响为信号,内外一齐动手劫狱。

就在这时,发生了意外的情况。留在监狱看守所的副所长卢永忠,发现这个人有些可疑,他正要动手搜查这位叫“客古”的队员时,站在旁边的另一位内队的队员见势不妙,立即拔出枪来,一枪击毙了这个看守所的副所长。

在内队的6名队员顺利进入监狱时,陶铸已指示外队的5名队员按各自的任务,紧紧地控制住守卫县政府大门和岗哨的敌人。枪声就是信号,在县政府大门口装扮买杨梅的外队队员老谢按照陶铸的命令,立即从腰间掏出手枪,只用两粒子弹就把县政府的执勤门警打死在地。陶铸身先士卒,迅即率领王占春等二名队员进入县政府大门,蹲伏在大门的台阶上,以台阶为屏障,严密监视守卫县政府内的警备队的动向。

正在吃早饭的警备队长吴广成刚刚从边门探出头来吆喝:“干什么?”话音未落,蹲伏在台阶北边的陶铸眼明手快,立即打出一梭子弹,击毙吴广成和另一个警备队员。国民党的警备队平时敲诈勒索,吃喝嫖赌,不曾见过这样的惊险场面,个个吓得魂不附体,拔脚四散逃命。

与此同时,进入牢内的6名内队队员,拔出老虎钳,钳断了牢房的铁锁。狱中的40多位战友在狱中党支部书记刘瑞生的指挥下,仅用了10分钟全部冲出牢门。出狱的同志在陶铸指挥的特务队的掩护下冲出县政府大门,最终安全逃离。(《福建党史月刊》宋凤英/文)

猜你喜欢
陶铸思明县政府
凝望
红色记忆:国家博物馆藏“衡水县政府印”
陶铸劈金匾
关于思明和他的日记
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简析
陶铸的“三不准”和“三不吃”
一律作废
以干部培养为突破口,推进西藏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国冠军谢思明经典中局赏析
书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