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轮胎:有“智”者事竟成

2017-04-28 06:14刘成
科学之友 2017年4期
关键词:双星生态圈轮胎

刘成

面对席卷全球的智能浪潮,变还是不变不再是个问题。2014年开启二次创业的双星集团,通过加速推进“工业4.0”生态圈和“服务4.0”生态圈物联网战略,抢先从“汗水型”向“智慧型”转型,并由此成为中国轮胎智能制造的引领者。

“主动变革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变革却一定会失败!在轮胎这一传统行业里,我们会义无反顾地探索下去。”双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柴永森如是说。

智能化 颠覆传统制造

作为传统的劳动、资金、资源密集型产业,“做轮胎的”似乎就该与“粗、累、脏”的形象挂钩。但当记者走进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双星轮胎工业4.0产业园的轮胎智能化工厂时,眼前却是另外一番场景:

轮胎生产正在紧张地进行,但在整个工厂生产流程中,却很少看到工人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智能机器人,工人只需要进行关键工序的确认和调整,摁几个按钮,智能机器人便可完成绝大部分工作;车间里,负责运送物料的不再是人工驾驶的小叉车,而是一种可以自由穿梭的AGV小车;智能化成品立体仓储中,堆垛机器人有的负责分拣、有的负责检测、有的负责输送,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一条条高品质的轮胎,就在机器人们无声的忙碌中诞生了。

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智能化生产线到底优势何在?一线工人们有最直接的体会。

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成型工序的主机手安志成告诉记者:“以前,成型工作都是人工贴合,成型是道很累的工序,所有半成品都要用手去压,得费很大的力气,长时间干我们这个活,肩膀、腰没有一个好的。现在有了机器自动贴合,需要的人力少了,劳动强度减轻了,效率却提高了三倍。”安志成说,“贴合的前一道工序是智能备料。以前备料得工人自己去搬,料很沉,就算是小伙子,也经常得好几个人才能弄过来。现在,只要通过眼前这个显示屏呼叫AGV小车,小车就自动把料运过来了。轮胎成型后,机械手还会自动抓取轮胎,通过桁架机器人直接送走。”

服务化 成就“智造”奇迹

说起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就不能不说说双星的“工业4.0”智能工厂。目前,双星已建成并投产了全球第一个商用车胎“工业4.0”智能工厂,这个工厂也是国家绿色轮胎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此外,全球领先的乘用车胎“工业4.0”智能工厂也已竣工。

业界人士都知道,双星的“工业4.0”智能化工厂集成了全球领先的信息通讯技术、数字控制技术和智能装备技术,應用了全球领先的模块化智能装备、全球独创的MEP智能信息匹配系统和11种200余台机器人。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工厂里80%以上的装备是由双星自主设计和开发制造的。对于这个融“产品定制化、企业互联化、制造智能化”于一体,实现了内外互联、人机互联、机机互联、机物互联、物位互联,能够进行智能排产、智能送料、智能检测、智能仓储、智能评测的工厂,国内外专家给予的评价是,“3年超越30年”。

“‘工业4.0不是一个由人指挥机器的自动化工厂,而是一个由用户指挥、数据驱动、软件运行融合而成的智能系统。通过与全球最优秀的公司合作,我们把‘智这个字做深了。”双星集团副总经理李震告诉记者,双星轮胎工业4.0智能工厂的顶层设计非常先进,特别是智能系统、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三个关键环节用了将近20个月,历经上百次的修改和完善,之后的工厂建设也用了将近1年的时间。

统计显示,通过双星“工业4.0”智能化工厂的投运,双星员工的劳动强度降低6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80%以上,劳动生产率是过去的3倍以上,产品实现了高端、高差异化、高附加值、高质量,环保、能效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双星集团供应链本部总经理周士峰还透露,通过轮胎智能化工厂建设,双星还收获了智能装备、智能物流(机器人)、废旧橡塑绿色智能循环利用3个新产业。

转观念 发展绿色轮胎

观念决定了人的思维和行为。企业落后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观念的落后,双星二次创业过程中,首先进行了观念的转型,以“第一”为使命,把第一作为一切工作追求的目标和出发点;以“开放”为路径,不断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技术、经验和模式,与最优秀的公司合作;以“创新”为己任,挑战不可能。

“如果一味地抱着老一套不放,那么就意味着等死”双星智能装备总经理刘宗良说。按照集团提出“开发用户资源而不仅是开发产品”的理念,双星智能装备在积极创新具有细分价值主张的产品的同时,不断地淘汰落后产品。

从2014年起,双星智能装备与德国HF集团“强强联合”,成为H F集团亚洲独家战略合作伙伴;与德国西门子共同成立轮胎行业唯一的工业4.0创新中心,打造轮胎行业符合工业4.0标准的智能化生产方案;与瑞典ABB在轮胎领域联合成立机器人应用研发技术中心,研发、制造、销售工业机器人相关的应用技术。

“通过与全球最优秀的公司合作,整合全球资源,研发轮胎智能制造装备,助力轮胎行业转型升级”,双星智能装备研究院负责人刘培华介绍说。目前,双星智能装备逐步形成了以智能成型装备、智能硫化装备、智能压延装备、智能热解装备为代表的“高端+高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不同诉求。其中,双星智能装备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全钢液压智能硫化机,专门针对高端用户研发,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定位精准等特点。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全钢一次法成型机,生产全过程仅需一人操作,班产可达170条,且机型紧凑,占地空间小。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全钢二次法成型机,是国家发明专利机型,是专门针对轮胎子口爆裂开发的产品,且生产轮胎附加值高,退赔率低,仅为普通机型的16%。

此外,双星智能装备还以“还地球一个绿色空间”为使命,自主开发出了全球领先的“零排放、全利用”的橡塑裂解智能装备,可将废旧橡塑如轮胎、塑料制品等,裂解成油、炭黑、色母料等产品,“吃”的是黑白污染,“吐”的是黑白黄金,填补全球空白,引领全球行业趋势。

重管理 打造世界品牌

近年来,中国轮胎行业受经济低迷、贸易壁垒、高关税等因素影响,大部分企业销量、收入、利润持续下降,减产、停产、破产接踵而至。而由双星“工业4.0”智能化工厂生产的“劲倍力”系列商用车胎、“狂野大师”系列“三防”安全轮胎等产品,却在提价的同时供不应求。凭借销量、收入、利润的大幅增长,双星已经成为行业内为数不多的“狂野”企业。

要“狂野”,光有智能不行,管理也是关键。从机械化到电气化再到智能化,柴永森对工业4.0时代的风向标有清晰的认识。“进入智能制造时代,轮胎企业仅靠传统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克服长期积累的多重困难。双星必须抓住转型的机遇,从一家传统制造企业转型为互联网平台型企业。”

柴永森告诉记者,双星推进的物联网生态圈战略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以輪胎及智能装备为核心的“工业4.0生态圈”,二是以汽车后市场为核心的“服务4.0生态圈”,最终目标是建立起开放、共享的网络平台,使双星成为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实现大规模定制、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企业。

按照集团规划,目前,与双星“工业4.0生态圈”相匹配的“服务4.0生态圈”的智能服务平台正在打造中。通过主攻汽车后市场“服务4.0生态圈”,双星将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路上路下无处不在,由“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变,整个系统从用户交互起始,逐步延展到用户体验、交易、上门服务、服务评测,全流程闭环,进而实现由服务双星轮胎到服务其他品牌轮胎,再到服务其他汽车后市场的增值服务。

双星的“智造”创新,赢得了行业和社会的首肯。目前,双星已连续两年成为“亚洲品牌500强”中中国轮胎行业冠军(亚洲前三),先后3年获得由中国质量万里行颁发的轮胎行业唯一“杰出贡献奖”“服务质量创新奖”“中国服务之星”五星奖。2016年,双星被国家工信部评为“绿色轮胎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并获得“全国质量标杆”“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殊荣。

“做企业需要梦想的支撑。我们的梦想就是通过二次创业,把双星轮胎打造成世界名牌。”柴永森信心满满地说。

猜你喜欢
双星生态圈轮胎
重视生态圈建设 打造生态圈体系
传统产业也要拥抱生态圈
“蜂窝”住进轮胎里
大轮胎,玩起来
暴走的轮胎
植树造林也破坏生态圈
弑神双星
双星运动规律的探究
汽车的轮胎上为什么要有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