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阳明“致良知”思想

2017-05-02 19:31张高峰韩伟娟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

张高峰+++韩伟娟

摘 要:“心学”是明代思想的代表之一,王阳明心学思想既继承了儒学内部的心学传统,又借鉴吸收程朱理学和陆九渊的思想,构建了一支独特的思想体系。其中,“致良知”思想的阐述最能表现其独特性。因此,以其理论思想为依据,通过了解“致良知”思想发展的社会背景,剖析其“良知”与“致良知”的思想内涵,探究其思想的现代价值,不仅有利于现代人挖掘其重要思想,对其思想体系建构及理论价值深度理解,更有利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王阳明 良知 致良知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致良知”思想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

社会经济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明代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农业与手工业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以雇佣关系为基础的生产方式逐步走向成熟,从而加速了传统以“自给自足”为主的自然经济到雇佣劳动关系的转变。在雇佣关系中,传统的“三纲五常”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已经不能正常运作,取而代之更多地是人们对经济关系中利益的追逐,关于这一点,王阳明敏锐地注意到,“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如何让世人更好地处理伦理纲常与功名利禄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破除世人的“功利”之心,王阳明便阐述了“致良知”思想,为世人解开答案。

社会政治背景。王阳明时期,明朝正值内忧外患,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农民揭竿起义。这不仅动摇了明王朝的根基,对理学也产生了极大的撼动;同时,统治阶级内部的叛乱也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作为理学的极大推崇者,内心却不是对理学的极大信奉者,不受外在天理的约束,这是对封建伦理的违背。

因而这二者暴露了理学当时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尴尬处境。当时的社会状况使得当时的思想家意识到:想要维持封建统治思想,深入人心,挽救当时的社会状况,依靠天理的外在强制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开辟新的道路。王阳明的一生就是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度过的,并深感人们与外在天理的冲突。他认为,社会危机产生的根源是天理与人们行为的相互脱离,因而只有把普遍真理与吾心融合在一起,用内在的自觉替代外在的强制转化,从人的内心进行规范才能更好的规范主体, 在王阳明看来,作为外在天理与吾心相融合的良知,既内在于主体之中,又构成了普遍的规范。①因此,把良知作为行为规范的准则,世人的一切言行也就会按规范进行,自然符合传统正统纲常的伦理规范。

理论背景。现实问题愈演愈烈,社会危机不断加剧,理学的作用大不如前,王阳明开始把目光投到理论问题上,对思想意识形态的问题开始重新思考。首先,王阳明质疑理学的“析心与理为二”,指出朱熹认为人之所以为学者,只是心与理而已,但难免会导致学者析心与理为二之弊,使后世产生专求本心、遂遗物理之患,而不知心就是理。其次,王阳明对理学的批判指向对“知”与“行”的分离。在他看来,理学的特点是将穷理仅仅限于知的阶段,而不付诸于行,使之与行相分离了,导致世人多知而不行,空讲仁义,却无实际的道德践履。最后,王阳明十分强调去人欲,王阳明把它看作是“致良知”的前提。他认为,减得一份人欲,便复得一分天理。对理学的批评思考,对陆九渊思想的继承,为王阳明心学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为王阳明思想建立心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对阐述“致良知”思想提供了理论前提。

二、“良知”的内涵

从思想渊源来说,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是从孟子和陆九渊那里继承来的。但他对于人的“心”、“本心”或“良心”的解释,内容更加丰富。

首先,他认为“良知”是一种人人都有的道德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传习录》下),强调了“良知”是上天赐予的,是不能而学,不虑而知的。

其次,“良知”又被看作是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是人人应当遵守的天理。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心即理”的思想,认为“良知”就是天理。他认为,仁义道德这些“天理”都在人们的心中,所以“良知”就是道德准则。同时他强调,“良知”就是“尔自家的准则”,是人们须遵守的在道德规范。

再次,王阳明认为“良知”具有道德上判斷善恶的能力。而这种判断善恶的能力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能判断他人的言行善恶,做出客观的道德评价,促使社会风气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二是“良知”能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进行自我认识和正确评价。并且这种判断是非的能力,是一切人所共有的,是圣人贤人和愚夫愚妇所共有的。因而,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善恶,自己就能做出正确判断,“知善知恶是良知”正是突出了“良知”的这种作用。

最后,王阳明认为,既然“良知”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从而“良知”也就具有了促使人们从善去恶、改恶从善的能力。在王阳明看来,人们在道德选择上,又会有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因而他特别强调发挥作为道德意志“良知”的作用,认为只要人们的“良知”能够“发用流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就没有任何事物能阻碍人们弃恶从善。在行为选择之前,“良知”有知善知恶的能力,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到善恶;人们在多种境遇的道德选择中,“良知”有择善去恶的作用,特别在两难之中,促使人们选择“善”作为行动目标;在行动之后,“良知”能追悔过失,从而促成人们走向“改恶从善”的目的。②

三、“致良知”的内涵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与生俱来的,能使人“知善知恶”,能使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评价,指导人们的行为选择,促使人们弃恶从善。但,现实社会中不少人不能知善知恶,不能做出正确评价,不能改恶从善。“致良知”学说,就是为了解决这个最难回答的问题而作的。

首先,“致良知”就是通过对人的“良知”的自我认识,使人们能“体察”到“物欲”、“私利”是使自己“良知”昏蔽的主要原因,从而培养出一种道德上的自觉的能动性,以时时保持或恢复“吾心之良心”的“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性。

其次,为了达到“致良知”的目的,必须强调“致”的功夫,只有正确运用了“致”的功夫,才能使“良知”的自觉的能动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以往,理学家们喜欢引用“致知在于格物”,认为要达到致知的目的,必须要从格物开始。而王阳明另辟蹊径,将“物”看作是人的某种道德行为或者是关于某种道德行为的“意念”;王阳明将“格”总结为“正也”。因此,“格物”就是要在人们对道德行为的反思中,清除邪欲、恶念,使昏蔽的“良知”恢复,把已经放走了的“心”再找回来,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天理;“致知”就是要使吾心能恢复本然的“良知”;而“良知”就是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也就是“天理”。所以,“格物”和“致知”是把“心”和“理”合二为一了,这也是“致良知”的最终目的。

最后,王阳明特别强调在自我认识中的“省察克治”之功,认为它是自我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最重要的方法。在“省察克治”中,一个人与天俱来的、能知善知恶的良知,必须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去廓清任何已经萌动了的私心邪念。就实际意义来说,这已经是一种很重要的修养功夫了。在王阳明看来,不论什么人,也不论其有多少知识,只要能将私欲克除,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四、“致良知”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种内在的道德拷问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弱化了对自身良心的拷问。对利益的追求固然是好的,但只为自己谋求利益不考虑别人的做法,不仅仅对个人的发展没有益处,而且增加了社会发展的成本。所以,个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如何和谐共生的发展,人是群居生物,世人应多考虑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谋求共生,这就需要人们接受内心的拷问,接受内心“良心”的拷问。亏心之事必受良心的折磨,只有让“良知”指引世人的言行,社会才能和谐、融洽,人与人之间才能共生共赢。

一种转化成个人内在自觉的过程。知行合一的落脚点知之必行,是王阳明在实践中得出的思想精华,它要求我们知道、懂得便努力去践行。现如今,我国大力倡导对思想道德的培养,加强了道德对各行各业的规范作用,学校亦是如此,学生懂得诚实守信、勤劳勇敢、热爱祖国等优秀的传统美德,就要把这种“知”落实到“行”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仅是停留在课本上对道德品质的学习与了解,更多的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才是“知行合一”的真正初衷,切莫阻碍“良知”本性的呈现,以免造成“恶”的产生。所以,世人在学习思想理论的基础之上,加强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思想道德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将道德理论进行内化时,需要做到:内在的良知不是生拉硬拽,而是源于自身,使其真心自然流露出来。注意区分主观态度,不能因怕违背道德规范而损失自身利益才去遵守,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内心真正意识到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主动按照“良知”的要求行动。一旦正确的道德觀念在心中树立起来,道德规范就会自然而然变成分内之事,正如“良知”只是“自家的准则”。通过教化教育,使具有“正能量”标志的道德观念潜移默化到每个人的内心,成为内在的良知,这也正是将道德教育真正落实到实践中。这不仅仅有利于个人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还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发展,保障国家根本利益的实现,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注释

① 孙兆宸.探析王阳明致良知的内涵[D].辽宁大学,2012.

② 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 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 李海岭.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3.

[3] 温寒露.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0.

[4] 刘翠.王阳明致良知思想探析[D].河北大学,2010.

[5] 孙兆宸.探析王阳明致良知的内涵[D].辽宁大学,2012.

[6] 陈琦.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王阳明良知
心学学习四步法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良知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良知兴亡,吾辈有何责?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敬畏历史 守护良知
“良知”的义务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