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资本套上社会主义笼头”

2017-05-03 15:57张改凤林伯海��
理论导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资本逻辑主流意识形态

张改凤++林伯海++��

摘要:当资本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时候,网络空间资本逻辑和政治逻辑呈现出了融合与冲突并存的态势,资本逻辑在推动网络繁荣发展的同时引发了网络空间话语权力的重新分配,进而产生了话语权力事实上的不平等。提升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建设实效,需要在网络空间运用政治权力来引导和超越资本力量,将信息技术资本的强劲动力与社会主义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在通过协商对话机制凝聚网络多元意识形态的同时,还需要展开对信息技术资本的辩证批判和政策制度的引导与规制。

关键词:资本逻辑;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超越资本逻辑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4-0022-04

基金项目: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邓小平故里管理局邓小平研究中心2015年资助课题项目(DXPZX20150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改凤(1991-),女,太原人,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林伯海(1964-),四川自贡人,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思潮。

政治与社会

政治与社会

“如果不给资本套上社会主义的笼头,它就会变成与人民为敌的洪水猛兽,变成威胁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洛伊木马。”[1]这一形象生动的语言不仅揭示了资本力量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也是对当前中国政治逻辑和资本逻辑关系深刻反思基础上的论断,鲁品越(2008)、叶险明(2014)、鄢一龙(2015)、薛俊强(2015)等学者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对“驾驭资本逻辑”这一论断有过说明和论述。那么,伴随着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崛起,资本力量在网络空间运作又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建设产生了哪些影响,在网络空间究竟应该如何将信息技术资本的强劲动力与社会主义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如何有效地用政治权力来驾驭和超越资本力量?本文拟按照“给资本套上社会主义笼头”的原则来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 资本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了解资本力量在网络空间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影响,需要对资本有一个比较清晰地认识。这不仅需要厘清资本的概念,还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来厘清社会主义与资本的关系,才能够更好地澄清当前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模糊认识,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从而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拨开认识上的迷雾。

1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资本及其意蕴。“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2]马克思主义视野下资本这一概念,不仅仅是指生产要素资本,更是一种社会关系力量资本。他鲜明指出,最大限度地无止境地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的本性,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资本总循环(G-W-G)的运动过程中实现的。当然,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力量,“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3]更直接地说,马克思语境中的社会关系就是特指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那么,作为社会关系力量的资本,究竟给社会带来了什么?一方面,马克思深刻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在追求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因为资本无限追求剩余价值造成了扩大再生产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发挥了极大的革命作用,它将个别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极大发展了协作和分工,并将科学纳入生产过程,形成了庞大的机器体系和生产机体,驱使巨大的自然力为人类需要服务,这必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发展。”[4]另一方面,资本的贪欲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各种恶劣的后果。因为在资本扩张的过程中,资本家为最大限度追求剩余价值而限制劳动者消费,而资本的扩张带来生产的扩大,消费品的增长,导致生产过剩,必然带来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从而引发经济危机;资本扩张也会导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生态危机;当然,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扩张还会引发人的异化,使人沦为“单向度的人”,造成人的发展危机,这三种恶果也就是通常所称的资本逻辑悖论。可见,资本逻辑内在的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资本扩张产生的正面的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二是资本扩张产生的负面的阻碍社会发展的社会矛盾关系。

2资本在当代中国的运作。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人们对资本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化,如学者鲁品越认为资本的罪恶在于其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结合,是“掌握资本的资本家使他们手中的资本成为实现其恶魔意志的工具”。[5]资本作为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的,产生剩余劳动也并非就是罪恶的和剥削的,关键在于资本家对私人利益的追逐损害了公共利益和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资本本身并不是“恶魔”,关键是看资本掌握在谁的手里,究竟为谁服务。所以,如何利用资本并让资本为社会主义服务,就要对资本与社会主义关系问题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大体而言,资本在中国的进程经历了社会主义与资本的对立和社会主义与资本的融合等过程,社会主义与资本的融合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而演进的。

社会主义与资本的对立。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更高阶段,能够克服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因而,早期社会主义国家将资本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根源,认为要发展社会主义就要消灭资本。所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成为了早期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发展模式。新中国成立之初,也采取了计划经济这一发展模式,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计划经济体制为新中国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暴露出严重的弊端,尤其是到“文化大革命”時期,“割资本主义尾巴”等极端形式更是给中国的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灾难。

猜你喜欢
资本逻辑主流意识形态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资本逻辑下的精神空间的再生产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面向及其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