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科学磁场”激发学生兴趣

2017-05-06 08:24夏建仁
速读·中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故事科学课古诗

夏建仁

浙江省温州市双屿中学

摘 要: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对学习内容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伴有积极的情绪色彩,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科学课;兴趣;故事;古诗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效率就须在“兴趣”上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途径有多种,可以是妙用故事,也可以是巧借古诗、成语等,以下是本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妙用科学史实故事

要加强科学课的趣味性,妙用科学史实故事不失为好方法之一。例如:讲到禁止近亲结婚的优生法规时,可插入“达尔文和表姐埃玛结婚终生悔恨”的故事。达尔文和表姐艾玛结婚生了六个男孩四个女孩,没有一个体格健壮,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未成年即夭折,第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终生不育,其余孩子智力低下而且多病,这就是近亲结婚造成的恶果。听完这个故事学生有震惊、同情等非常复杂的感受当然还有深深地思索,无须多说他们很容易就分析出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法规并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他们听一遍之后就会把这个故事深深地刻在脑海一辈子铭记同时得到思想上的启发,在思想中牢固地树立起近亲不能结婚的坚定的意念。这比教师多次语重心长地强调近亲不能结婚不知要深刻和有用多少倍,毕竟活生生的例子比单纯的理论让人更易信服。

再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一课学了溶液的组成后可加入一则小故事。一位迫切想到爱迪生实验室工作的青年,走进爱迪生的实验室对爱迪生表达了他的愿望——想发明一种可以溶解一切物体的万能溶剂!。“那么你打算把它装在什么容器里?”爱迪生问了一个问题后实验室里顿时响起一片笑声,年轻人面红耳赤地离开了实验室。这不仅是个故事还有点脑筋急转弯的味道,顿时课堂变得轻松愉悦,学生纷纷思考爱迪生到底讲了一句什么话,当他们知道这一句话的时候都豁然开朗的哈哈大笑了,并且对爱迪生的聪明才智发自内心的佩服。活跃的课堂氛围对学习积极性的持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这不仅仅是一个让学生一笑了之的故事,还可挖掘出思想教育的内容,让他们意识到有了科学知识之后,就不会不切实际的空想,不会把时间花在违背了科学永远也实现不了的事情上,所以人人都要学习科学,使自己成为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二、巧借古诗

自然现象千姿百态,绚丽多彩。诗人以精炼的语言描绘自然现象为科学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宝贵资源,让科学教学从古诗汲取营养不失为又一种较好的方法。科学教学与古诗相结合,可以使教学内容活泼,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利于激发兴趣,更好的理解科学。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名作是不是完全与自然现象相符呢?通过找“错误”可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加深知识理解,提高分析能力,同时无形中也培养学生多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方法。例如,在学习昆虫的变态发育时可分析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在这里对生命关注并加以探讨,问“那同学们认为从科学角度春蚕到死丝方尽符合自然规律吗?”可引导学生分析:“蚕”是一种昆虫,它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利用化蛹时幼虫吐丝包裹自己这一自然过程养蚕取丝。当它破茧而出变成成虫就不再吐丝了即丝尽。可见在自然界丝尽和死亡不是同时的。学生觉得从这样一个角度去看这首诗觉得很有新意,兴趣很高,知识的掌握也很扎实。同时还可进行情感教育,我国是养蚕最早的国家,使学生具有自豪感也是无形的爱国主义教育。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可问学生,你认为“霜满天”这种现象合理吗?引导学生从霜的成因分析: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节里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誰也没有看到过降霜。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如果温度在0℃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所以从科学角度看,“霜满天”是不合理的自然现象。从这些“有错”的诗词中寻找错误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发觉错误的过程得到成功的体验,使兴趣得以长久保持,同时使对知识的理解得到深化,并在无形中培养他们对事物怀有质疑的精神。也就是说我们既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又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

科学需要以事实为依据,这是不容置疑的。真实同样是文学的生命,这也正是科学与文学的相互交融之处。古诗中蕴涵大量与实际的自然现象相符合的内容,尝试把它引入科学教学让古诗交融于科学教学过程中间,使涉及的科学知识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得到解答。既弄清了知识,解答了问题,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学习科学的兴趣,真是一举多得。例如,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名句,在学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可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飞流直下”中能量转化。由学生得出水的动能在增加,水的重力势能在减小。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唐代诗人杜甫笔下,啁啾鸟鸣使大自然充满生机。在学完生态系统的成分后分析,诗中描写的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分别是谁?(消费者,黄鹂和白鹭)可见诗中蕴涵着许多的科学知识等待我们去挖掘,古诗引入科学教学不仅激发了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还使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开阔文学视野,体会到扎实的科学知识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我们要想方设法用故事、古诗、成语、谚语、俗话、游戏、制作、比喻、简笔板画、科学实验等各种方式营造出一个巨大的科学磁场吸引我们的学生,激起他们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乐学时必然不会把学习当作负担,乐学效率就高,减负提效也就得到落实。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1]赵万泉.教学论文写作方法和例举.

[2]钱新华.一种有效的哲学课教学方法——博引趣例法.

[3]廖英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猜你喜欢
故事科学课古诗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难忘的科学课
劳劳亭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这样的科学课,我喜欢!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