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联喜作品赏析

2017-05-06 01:00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1期
关键词:藏民毛驴画院

陈联喜 祖籍西安周至,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受教于著名中国画家刘大为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访问学者,刘大为工作室画家,中国国家画院联谊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天津画院外聘画家,西安美术学院教师,陕西黄土画派会员,西安中国画院画家,人物画艺委会委员,陕西长安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作品《金色草原》(合作)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高原三月》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辉煌之路》(合作)入选建军65周年全军美展并获一等奖,《小号手》《历史在这里沉思》参加建党70周年全国美展,《大河故曲》获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高原人家》参加2000年全国美展,《雪地归牧》参加“西部大地情”全国美展,《草愿姐妹》参加陕西省优秀作品展。

出版有《水墨探索十人集·陈联喜》《中国画二十家·陈联喜》《陈联喜水墨画集》《黄土画派画家·陈联喜》《西安国画院画家·陈联喜》《中国画家·陈联喜》《年度水墨——陈联喜卷》《中国美术家大系·陈联喜卷》等。

墨语心象 贾德江

在我的印象中,陳联喜一直专著于水墨人物画研究。我见过他的人物画作品,有鸿篇巨制的主题性绘画,也有方寸之间的情境小品,大致有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物写生,显然是“学院式”教育的产物,既是他有感而发、不吐不快的载体,又是他探索笔墨语言与写实造型相融相合的研究课题。在他的写生作品中,无论是表现惠安女,还是表出苗乡瑶寨的人物,他已完全沉浸在笔墨本体语言的诉说中。在姿态的把握、神情之刻画、氛围的营造中,既强调骨线的表现性,又在勾勒与皴擦中的追寻一种错落有致的气韵,并在线、墨、色的抒写间传达对人物精神的某种个人感受,致使他的人物写生向着创作的层面接近,更具有作品化的特点。

二是主题性创作,这是每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艺术家的必经之路。从他早期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作品到近年来开始的“藏民系列”的创作,都是运用写实手法,在继承民族传统优长的基础上,吸收西画的某些技法而使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更为丰富的精心之作。他的作品屡屡被入选参加全国性的中国画大展,不仅肯定了他绘画成果所达到的高度,也使他早早地就拥有了中国美术家会员的资格。如果说,陈联喜的人物写生偏重于再现,情感强烈而单纯,那么,他的“藏民系列”则偏重于表现,情感内敛而复杂,由直面人生到咀嚼人生,陈联喜表现藏民的幅幅作品,无不积淀着画家对默默忍受命运、甘于人生艰辛的雪域子民一种深深的关切和眷念。

三是轻松、随意、灵动的水墨小品,内容包括表现现代人物、古典人物和水墨毛驴三个方面,表现的多是如诗如歌、婉约清新的意境。他是把水墨小品作为中国画笔墨的试验田,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规律,以此攻克笔墨关,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目的。

陈联喜所作的毛驴作品,以水墨淋漓的大写意手法,尽展毛驴的稚拙可爱、憨态可掬的生动形象。体现在作品中的文本特点是下笔果断,施墨润泽,墨中见笔,笔中透线,笔墨交融成趣而各自分明,显示出以意求神的自由抒写,是不拘形似、不为法囿的随心所欲,是远离物象的束缚而向“心象”的自由转换和提升。陈联喜把毛驴当成自己的朋友,不仅画出了毛驴的千姿百态、万种风情,还画出了毛驴的“历经世上坎坷路,不向人间诉不平”的忍辱负重的精神。由爱驴到画驴,是画家对毛驴这种无畏无欲、默默奉献精神的赞美和颂扬,也是画家自我心迹的寄托与写照。“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写精神。”在文章结束之时用已故大师石鲁先生这句话作为结束语,再合适不过了。看来,陈联喜在画坛上享有“画驴妙手”的美誉,名副其实,恰如其分。

猜你喜欢
藏民毛驴画院
古道散茶香
骑上毛驴找毛驴
4 0位老朋友的寄语
犬獒效应
请菩萨找零
毛驴的悲哀
画院画家,真成了“印钞机”?
建国以来官办画院情状探查
各行各业办画院正造成当代文化灾难和社会问题
毛驴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