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段“开放型”教学的实施策略

2017-05-08 08:55雷旭伟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1期
关键词:低段开放型教学策略

雷旭伟

【摘要】“开放型”数学教学是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小学低段中实施“开放型”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树立创造性工作的意识,通过开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时空,提供给学生开放的教学内容,设计开放的习题,在教学过程中开放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给予开放的学习评价,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开放型;教学策略

“开放型”数学教学是通过改革传统教学过程中束缚学生发展的因素,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新型教学方式,实施“开放型”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树立创造性工作的意识,不用固定的模式或者设计好的程序去套学生,而是大胆开放,随机应变,以学生为本,通过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自主的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从而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在小学低段中实施“开放型”数学教学的主要策略有以下五方面。

一、开放教学时空,紧密联系生活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似乎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如小学一节课上课时间一般为40分钟,教室一定是学习的主场所等等,部分寄宿制学校连睡觉、起床的时间都是统一的,师生长期在一种模式化的环境中作息,往往会体会到一种无形的束缚感,毫无乐趣可言,而西方的“开放教育”则完全不同,他们的教学时间是灵活的,没有规定的作息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安排和计劃学习时间,自由地进行学习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开放更符合低年级学生主体性的原则,更能促进低年级学生自身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开放型”数学教学也可结合自身特点,适当参照外国的这种教学理念,在时间上,我们可以突破40分钟的限制,将教学过程延伸到课前与课后;在课堂教学的结尾处留有悬念,做到课止而有余味,在空间上,我们可以把教学纳入到社会这个开放的大课堂,把由教师引导的、学生在课外进行的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实验教学等,也看成是一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注重书本理论与社会实际的结合,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如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上88页“调查班里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在统计图里表示出来”时,结合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我让孩子在课外收集各种信息,然后在课堂上一起整理数据,填好统计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又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孩子乐于主动参与。

在北师大一年级上92页“认识钟表”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开发更为广阔的教育资源,我给孩子讲述了用沙漏表示时间的小故事,并抛出:“有关时间的知识和故事还有很多,沙漏、蜡烛又是怎么演变成现在的用闹钟来看时间的呢”等等一些问题,让孩子们课后有兴趣可通过去阅览室、逛书店、上网等多种形式查阅资料作进一步了解,教师有意识地创造出留有“教育空白”的“残缺美”,留给学生继续学习、思考的余地。

此外,教室的空间布置也直接影响着师生的交流和教学的效果,传统课堂教学“秧田型”课桌椅的摆放和布置,强化了教师控制课堂的活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活动的开展,“开放型”数学教学在课堂空间上应更自由开放,在教室课桌的摆放形式,灵活采用马蹄形、半圆形、梅花形等形式,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摆成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团式”或有利于集体讨论学习的“圆桌式”等;甚至可让学生“离开座位,走出教室”,多样化的摆放形式,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气氛明显会活跃起来。

二、开放教学内容,提升学习兴趣

开放教学内容,就是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让教材走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能用数学思维方式去审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为以学生生活实际或生活经验为背景的教学情境,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

数学源于生活,学生身边就蕴藏着许多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活”教材,教师要善于组织、提炼、转化,为教学所用,如在讲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我结合孩子平时奖惩小苹果的实际,出示如下信息“××小朋友从开学到现在已经获得58颗小苹果,昨天因为迟到扣去了2颗小苹果”(失去小苹果,孩子表现出遗憾,)你能根据信息来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纷纷问:××还剩几颗小苹果?板书并指名列式计算,(看到失去小苹果的孩子有点伤心,我趁机说)他现在很认真地在听讲,老师打算奖励他1颗小苹果,你知道现在××有几颗小苹果吗?

小苹果的奖惩对于孩子再熟悉不过了,也是跟每个孩子切身相关的,孩子们个个参与进来,而且因为教师根据课堂实际,随机奖励孩子更是吸引了孩子的眼球,不仅顺理成章地解决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结构、解答思路,更是激发了学生热情参与,积极学习的兴趣。

三、开放教学过程。激发求知欲望

数学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发现过程,其根本就是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学的体验,更要关注学生学的情感、态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71页“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解决自己根据情境提出的问题,即“38+17”的计算结果,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得出以下四种计算方法:30+10=40,8+7=15,40+15=55;40+17=57,57-2=55;38+20=58,58-3=55;列竖式计算,课堂上,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质疑的空间留给学生,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讨论优化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仅获得了成功,还培养了自主探索的精神和合作讨论、计算等数学素质,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开放习题设计。凸显个体差异

开放型的习题设计是开放型教学的重要内容,数学开放型习题的条件是可以多样的,答案可以不是唯一的,解题的策略非常灵活,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习题并得到发展,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数学活动,完成基础的任务。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二年级上学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后有这样的习题:两个两位数相加,和是56,请你写出一些这样的加法题,对于大多数孩子,只要能写出几个符合要求的算式即可,并不难;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他们会分进位加法、不进位加法去写,并且能有序地进行思考、探索。

五、开放学习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传统的数学学习评价,往往以书面试卷检测来体现,这种评价的片面性在于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检测、轻激励,形式很单一,数学学习应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成功感,因此对孩子的评价应坚持全面、多元、重个性的特点,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自身纵向比较,及时加以鼓励、肯定,促进每个学生在不同水平上提高。

例如我在对孩子平时作业情况的批改中是这么做的,第一次就完全做对的,我会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画上一个大大的笑脸,第一次有错误,经过孩子独立思考,订正好的仍旧给予笑脸作为激励,在老师帮助下才订正好的,我会在作业本上画上一颗五角星作为鼓励。

此外,孩子对评价的形式可以自选,除传统的纸笔测试以外,可以是课堂跟踪评价、问卷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等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表述上,可以是定量的分数,也可以是定性的等级、评语,总之要通过评价,使教与学获得真实的全面的信息,为学生的后续发展起良性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低段开放型教学策略
打好“侨”牌,稳中有为——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江苏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态势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