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7-05-08 15:20徐恒耀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烧杯盐水实验教学

徐恒耀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物理教学中引入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物理情境,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科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手脑结合并用,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透过物理现象了解其本质,并且在认识阶段上实现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因此,在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借助物理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设计初中物理实验时,教师要设计一些能够使学生通过实验从多层次、多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验,促使学生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因此,要想借助物理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物理教材中的实验和方法,也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敢于打破常规,对某个具体问题仔细研究其多种解决方法。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一般都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和讲解来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创新思维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物理实验,为他们创造动手实验的机会。

在学习《测量盐水密度》这一知识点时,一般要借助物理实验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盐水密度的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自主进行实验操作。在具体的实验中,学生可以先称出空烧杯的净重,之后再把盐水倒进去称出总重量。尽管这种做法在理论上是能够行得通的,但是在把盐水倒入烧杯之后需要将其倒人量筒中测量其体积,此时,烧杯底端会有一些残留的盐水,无法完全倒干净,所以测量出来的体积是要小于其在烧杯中的体积的,盐水的密度会出现误差。尽管测量数据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通过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知识奥秘的实验方式,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物理现象的兴趣,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通过物理实验与现实生活的衔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了解这个实验如何做。这样的教学会导致学生在实验操作时没有时间来分析和研究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总是依据教师的要求死记硬背物理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和结论。长此以往,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在理解问题时也多是从表象来观察,思维的独立性大大下降,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学习《光速和声速》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在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之后才听到打雷声呢?物理教材中为什么又说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出现的呢?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發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充分地讨论,而教师主要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再讲解日常现象与教材知识的异同点:因为光速要远比声速快,即使它们同时出现,人们接收到这些讯号的时间也会不一样。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更加透彻地理解了这一问题。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质疑教材权威,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正确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通过拓展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原理,还要引导他们借助不同的实验器材和方法展开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全局意识,明确实验目标,让学生根据实验的要求对信息进行正确取舍,并且能够积极应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扩展实验来展开教学。例如在教学压强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选用一个塑料瓶,在瓶子的不同位置打三个高低不同的小孑L,并仔细观察装满水后发生的现象,进而让学生对瓶子中液体受到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课外扩展实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锻炼并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和技能。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从学生的学情人手,制订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让学生敢于打破思维的束缚,积极拓展自己的物理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责编 林剑)

猜你喜欢
烧杯盐水实验教学
特别的“冰袋”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盐水质量有多少
泉水与盐水
“洒盐水”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
快速溶解物体
有趣的化学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