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事角度谈《狂人日记》的特殊艺术魅力

2017-05-08 01:11杜丽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狂人日记艺术魅力

摘要:《狂人日记》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其具备独特艺术魅力,一直以来广泛受到学者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以及是学者探索的重点。基于现代叙事学研究,从四个角度着重分析了这部小说和其他小说的区别,即叙事角度上改善了全知型叙事方式,叙事时间上打破了连续性叙事手段,叙事结构上积极运用了非因素情节,化古代意义为白话是叙事语貌角度的重点变化。因此,本文主要就叙事角度分析与探讨了《狂人日记》的特殊艺术魅力。

关键词:叙事角度;《狂人日记》;艺术魅力

《狂人日记》作为一部经典作品,一旦问世就充分展现了特大的文学与艺术价值,这部小说在格式创造与藝术展现方面都和传统小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以,《狂人日记》自从出书以来,就一直吸引了大部分学者的注意力与眼光,且他们还分析与探索了小说展现形式和文本意蕴,产生了对这部小说较为深入的探索。每个时代都具备不同的特征,以及每个学者都具备不同的知识体系,所以不同时代学者对小说的研究重点与领域都存在差异,这无疑导致同一部作品会出现不同研究成果的现象。因此,本文主要从叙事角度分析了《狂人日记》的独特艺术魅力。

一、基于多元叙事角度的艺术魅力

历来,所谓小说,主要在于小说里面典范环境下创设出来的具备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传统小说旨在强调情节,其主题通常都是“黑幕小说”等,这些小说主要就是以这些曲折的情节吸引读者,一定程度上说,一部好的小说离不开中心情节的支持。从《狂人日记》来说,这部小说的非情节因素较为明显,应用了具备明显感情色彩的第一人称,狂人利用日记形式展现的内容不仅具备浓厚的个人主观性色彩而且强化了个人主观倾吐的真实感与现场感。另外,内心独白方式与日记形式也至关重要,可以拉近读者和主人公间的距离,吸引读者融入人物内心世界,加之内心独白属于人物最贴近思想的展现,所以有利于减少作者对相关人物形象作出过多的评述。

众所周知,日记本身具备较多特征,尤为突出的特征是同步叙事,所以即使文本中使用了大部分的过去时态,但日记中记载的时间依旧是进行时态。主人公展现的看似杂乱无序的回忆和真实生活的联系,狂人的梦呓和事实的联系,都充分展现了具备浓烈艺术特征的叙事风格。

二、基于转换叙事角度的艺术魅力

叙事角度的转换主要是针对于传统全知能叙事角度来说的。西方小说于二十世纪初逐渐流入中国,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中国小说家的创作方式,同时也为中国小说家带来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全知叙事方式一直是中国小说家的传统创作方式,也就是说叙事者是万能的,但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突破全知叙事角度的作品,如《古镜记》等,这些作品应用了“余”叙事视角,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叙述领域,也仅属于无意间的一种创作模式。

中国小说于五四之后才转变了小说创作的状况,其中较为典型的作品便是鲁迅的《狂人日记》。《狂人日记》中,作者用心安排了小序,以此产生多元化人物叙事角度,无论是“余”视角还是狂人视角都在共同作用,多元化叙事角度的展现形式主要集中于狂人的梦呓与独白,并区别开了“狂人”和“余”之间的距离,这无疑很好的缩小了小说的叙事范围。小说里面的“余”,主要是以旁测者视角进行故事讲述,而读者则可以依据“余”视角加深对小说情节的认识与理解。除此之外,小说里面还存在一个潜在作者视角,潜在作者视角的作用在于丰富小说内容,使小说更加充满趣味性,更加充满曲折离奇性,从而使小说内容具备更多的张力。

三、基于打破叙事时间局限角度的艺术魅力

叙事时间局限的打破作为《狂人日记》中的重要艺术展现手段,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通常,演述时间的应用是中国古代作家与小说家高度关注的内容,即小说里面注重叙事时间的维系,从而遵循叙事时间的自然性,从小说叙事时间计划角度而言,我们可以同时照顾及考虑小说内容铺叙,以保障小说内容与情节的合理发展。

西方小说中,经常会创新很多新颖的构造模式,且起笔唐突,结笔又流畅,这样的叙事技术对中国小说家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鲁迅向来提倡与支持新思潮,毋庸置疑,这种创作模式极大的吸引了鲁迅,而且作出了大胆尝试,于是《狂人日记》应运而生。从《狂人日记》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创作模式极大了突破了传统小说创作模式与框架,在小说中既有语无伦次的现象又有清晰的独白,而这种重新安排与计划的自然时间次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小说情节,以及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从读者角度而言,读者更愿意看这种有深意的小说。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小说开篇不再局限于主人公介绍,而是以故事情节的介绍吸引读者兴趣;小说第二节又增添了故事的悬念,这无疑提升了读者的好奇心理,有种一口气看完整部小说的欲望;小说中间部分则贯通着主人公的回忆、独白与插叙等,紧密联系着过去与现在,增添了小说的丰富性,同时这也是狂人狂语的主要表现。因此,这种创作模式可以说是我国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精妙之作。

参考文献:

[1]朱林.两部《狂人日记》在叙事学上的比较阐释[J].文学界(理论版),2010(05).

[2]于晓凌.从表达到接受的双向认知——浅论《狂人日记》中的预设[J].武夷学院学报,2010(01).

[3]张亭亭.从话题同一的角度解读《狂人日记》的连贯性[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6).

作者简介:杜丽(1981-),女,甘肃武山,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方向。

猜你喜欢
狂人日记艺术魅力
蜕变与抉择:成长小说视野里的《狂人日记》
试论《金锁记》对《狂人日记》的继承
播音主持艺术魅力及创新空间
关于声乐钢琴伴奏艺术魅力的有效思考
浅谈梨园戏《郑元和》
试论动漫影片中色彩的艺术魅力
被忽略的一年——谈《狂人日记》的即时反响兼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