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2017-05-08 03:13彭再兴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试点工作现代学徒制思考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中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模式的延伸,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本文结合我院《钻探技术》专业“员工兼学生”工学交替、产教融合的教学试点情况,就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谈谈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试点工作 思考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2015—2018)》、《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文件精神,我院作为全国首批100所“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高职院校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在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工作。2015年,我院钻探技术专业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2015—2018)》,采用单独招生办法从企业员工中招收符合本地高考报名条件的学生,使学生拥有双重身份(学生兼具企业员工)。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方面,遵循“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双主体育人原则,打破了传统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特点,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先期进行“学生兼员工”教学试点。通过一年的教学改革试点,对照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内涵,有诸多相似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值得思考。

一、实施招生与招工一体化

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础。2015年学院在招生工作计划安排中,依据国家单独招生相关政策,与贵州地勘行业相关地勘单位联系,面向地勘单位所属施工企业(勘查公司)招收《钻探技术》专业学生(员工)。当年招收29人。切合“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工作内涵。为此,该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的编制上,遵循“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双主体育人原则,探索以项目驱动为主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原“员工兼学生”工学交替、产教融合的教学试点的基础上,围绕“现代学徒制”模式,实施“三个开放,四个对接”即“学习时间课内课外开放、学习地点校内校外开放、学习内容岗内岗外开放,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毕业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五个合一”,即“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室与机台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育人与成才合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造“校企深度融合、职业能力与学历水平双提升”的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

二、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

工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学院《钻探技术》专业因招生对象身份的特殊性(学生即员工),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工学矛盾问题。为此,反复与企业研究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与实施问题,研讨的关键是如何根据企业施工性质与特点,以钻探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基于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和典型工工艺流程,结合员工(学生)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开发项目化教材,同时基于钻探各岗工作目标、任务、标准和钻探施工工艺流程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考核评价体系、设计教学实施、组织开展教学研究等。最终我们打破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采取集中教学与跟岗实践教学相结合,由学院承担通识课程,企业承担以岗位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专业课程教学,而在时间安排,则是根据施工企业生产实际,在相应教学周期内灵活安排。

三、建立起互聘共用的相对稳定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学院在钻探技术专业的项目化教学试点中,依据现代学徒制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的特点。加强校企双方密切合作,建立由分院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教学团队,通过人员互派、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能手进校园、教师下企业锻炼等举措,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培训,提升教学水平,初步建立了一支技能过硬、品质优良的“双导师”队伍。

四、初步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试点工作中,校企双方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过程管理。在学徒(学生)管理方面,企业对学徒(学生)实施劳动合同制管理,依据劳动法保障学徒(学生)的基本权益;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徒(学生)岗位,分配工作任务。采取集中学习和跟岗实践的灵活方式组织教学,实施多元考核评价机制,将学徒(学生)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并将学徒岗位业绩纳入学分体系。

五、对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思考

(一)专业的选择

行业企业发展可持续,技能性强、劳动相对密集或行业用工需求大、生产基地相对集中和固定的专业(工种)。如我院现有的机械(机电)加工、轨道运营、酒店(旅游)管理、空乘服务、服装与服饰设计、宝玉石鉴定与加工等专业。这些技术技能应用型和服务类专业,企业用工需求量相对较大,企业集团化程度相对较高,生产基地相对固定且配套设施完善、容量较大。

(二)企业的选择

现代学徒制离不开校企合作。在目前的试点工作中,总体上是学校热度大,积极性高,而企业热度随用工需求变化,缺乏稳定性。因此,如何选择合作企业是保障校企合作长期、稳定是前提,在选择企业时,一是选择企业、行业所需用工与学校所设专业的契合度,二是选择企业、行业高层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与重视程度,这两点是选择企业的前提。三是选择企业、行业的社会声誉和远景规划,这是与企业合作的基础。

(三)教学实施

现代学徒制以校企合作为前提,只要校企双方在职业教育、企业发展的理念上、行动上能达成一致,实现真正意义的深度融合,那现代学徒制的组织实施就不存在问题。实践中所涉及的师傅的遴选及其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学徒培养及管理都;甚至探讨新的合作运营模式,改变现有体制机制,共建管理平台,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等都是可以商定的。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校企双方难以实现深度融合。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制度的重新组合,其主要特征是学生和学徒身份相互交替。表现为:一是招工即招生,首先解决学生的员工身份问题。二是校企共同负责培养,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协作,从而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环境,实施现代学徒制,需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突破体制与机制上的瓶颈,使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2)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难以融合。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课程进企业或企业进校园,“双导师”承担课程教學应是一种常态的教学安排,但在现实中却是举步为艰,究其根源,一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尚未完全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教师的教学设计仍是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岗位工作任务不能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强调“高等性”却弱化“职业性”。二是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组织教学,缺乏以能力培养为逻辑主线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强调“职业性”却弱化“高等性”。二者均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因此,遵循学生的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做到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的整合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

(3)教学管理的“原则性”和“灵活性”难以统一。试点教学中,由于教学空间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教学管理要求做到工学合理衔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和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而现行的学校教学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工学交替。具体来讲,就是要依据学生发展的共性和个性需求选择教学组织方式,实行双主体共育的“柔性化”教学管理模式,共同实施课程管理、共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和评估高技能人才培养绩效,为人才培养提供管理上的支撑。这就要求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认真把握教学管理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2]《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

[3]现代学徒制引领教学改革《天津日报》2016年4月13日.

[4]邵建东.朱振国.现代学徒制:促进校企合作的真正纽带《光明日报》(2015年04月21日15版).

作者简介

彭再兴(1964.10-)男,贵州人,本科,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系主任,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试点工作现代学徒制思考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涉军”企业信用评价扩大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五个到位”推动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试点工作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座谈会召开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