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庄从镖局走来的客栈

2017-05-09 23:49程奥冰
旅游 2016年12期
关键词:镖局锦绣客栈

程奥冰

我从小就十分喜爱老北京的文化,虽然常来北京,但并不乐意住宿在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时尚街区,而特爱去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民俗旅馆。这次下榻的就是锦绣庄四合院宾馆。

锦绣庄宾馆坐落于繁华的前门步行街西侧的施家胡同内。这里不仅幽静典雅,更因其镖局的前身使其在秀丽、古韵的装饰中流露出几分硬朗和江湖气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四合院一直是老北京的标志之一,也是自己非常向往的地方。大栅栏地区施家胡同的锦绣庄就是一家以镖局文化为主题的四合院宾馆,这里原是清代同治年间一家名为“三义”的镖局,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了。

从北京站下火车,乘坐地铁2号线来到前门繁华的大栅栏地区。沿前门大街往南走右转拐进粮食店街。顺着粮食店街再往南走,街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沿街两侧是琳琅满目的各色小旅馆和小吃店,想到午饭算有着落了。再往前百米右转,便进入了施家胡同。

据史料记载,眼前的这条施家胡同在清末民初的时候与西河沿、钱市胡同一起,构成了北京最集中的民族金融区。这胡同里汇聚着众多私家银号和江浙、山东、潮州等地的巨商,其中山西商人独占鳌头。当时,规模较大的银号有谦生银号、裕兴中银号、义生银号、福生银号、启明银号、三聚源银号、集成银号等。据说,北京“铁饭碗”这个字眼由来已久,指的就是在京城银行做事的人们。解放后,施家胡同的一批私家银号都合了营,当初的银号都变成了人民银行的宿舍,如今住在那里的许多人已经是银行系统的第五六代传人了。

虽说施家胡同看上去不显山不露水,只不过比周围的几条胡同略宽而已,岂不知,如倒退半个多世纪,这里却堪称是旧北京的金融街或CBD……这让我心中感慨万千。

四合院内古风犹存

不一会儿,来到了锦绣庄四合院宾馆的门前。在门外古树的掩映下,宾馆显得更加古朴庄严。大门正中,门头之上,是黑底鎏金篆刻的门匾,老招牌被清理得异常干净。大门右侧的玻璃门内是宾馆前台,推门而入,几位热情的工作人员起身向我打招呼,在我说明自己在网上订了一间大床房,并确定完信息后,服务员带我前往所住的房间。

前台的一侧有扇小门,推门而出是一处露天的四合院,我们便由此而入。院内方窗依次排开,窗边线脚略作雕饰,房门前的台阶用水泥砖头铺成,还留有早期镖局的长条方砖。站在院中,望着透亮的天井、朱红的柱子、宽敞的庭院,心中欣喜若狂,果然是选对了地方,这真是棒极了的设计。

院子的一角是古时三义镖局的镖车和镖箱,至今仍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好像在诉说着这家宾馆悠久的历史。院中有座假山,循环的流水从挂满绿色植物的假山上缓缓流下,那些绿色植物具体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只觉得与院子搭配在一起显得清爽怡人。院内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十分喜气。穿过中间的一条过道,来到了二进院。

二进院要比前院大上不少。自己以前参观过不少镖局遗址,关于镖局略知一二。按规制来说,这座院子是镖局的核心人物们住的,大概是镖局的账房和镖师们之类的角色。院子的正中有香案,上面供奉着武神关公,案前摆放着一些水果和香烛,这让武侠迷的我十分震撼。以前只是在电视剧里见过这样的情景,如今身临其境,不禁一阵欣喜和感叹。院子的左右两侧摆放着戈、矛、铲、镋、槊、叉、枪、殳、钺、戟、大刀等十几种兵器,武器上的红缨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彩耀眼。武器架上刻着一种形似蝙蝠的图案,于是好奇地通过服务员一探究竟。原来这是青蚨,一种传说中的昆虫。据说青蚨生子,母与子分离后必会重聚一处。人用青蚨母子血各涂在钱上,涂母血的钱或涂子血的钱用出后必会飞回,所以有“青蚨还钱”之说。因以“青蚨”称钱(我囊里缺青蚨),所以经常可以在镖局和银号里见到。

上前轻轻抚摸着这些兵器,试图从兵器架上取下来,却发现这些兵器已经与兵器架固定在一起了,只好作罢。服务员说,这是为了避免顾客取出兵器发生意外,这让自己对刚才的行为羞赧起来。如今,练武的院子已经成为宾馆的休息区了,宾客们三五人坐在一起或协商洽谈,或休闲聊天,亦或是在读书阅报。院子的房檐下挂着些吊兰,鸟笼里是一些小鸟叽叽喳喳地让院子显得生机盎然。原本露天的小院,加装了玻璃天花板,上覆遮阳网。虽感觉仍是露天,但却能享受空调的凉爽。

锦绣庄的非凡身世

看着院内挂着三义镖局的牌匾,心中泛起疑惑,于是向服务人员询问三义镖局的事情,恰好这时候宾馆的沈经理过來,便热情地为我介绍起来。

沈经理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三义镖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同治年间,但由于光绪年间票号悄然兴起,镖局便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于是“三义镖局”便被改名为“三义客店”,开始了这家旅店最早的经营。

“三义镖局”的镖主是山西人,因其不甚著名,故在圈内业绩平常。镖局起名“三义”,意思是“保三路镖趟子,借助三路江湖义友”。三义镖局在清光绪年间改行为客栈后,镖不保了,“三义”的精神即“信义、仁义、正义”却在不知不觉中传了下来。

旧时前门一带商业发达,特别是东西两车站建成后,更成为重要的商务中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这一带饭店客栈林立,自然竞争激烈。于是,许多旅店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方式,最普通的就是雇人在车站拉客,旅客一下火车,马上会有人围拢上前,他们有的手拿客店小旗,介绍客栈,说得天花乱坠;有的不由分说,上前接行李、拿包袱;一些人力车夫与客栈建立利益关系,不管旅客意愿如何,强行把客人拉到自己有关系的客栈,赚取中介费。这类做法着实让人反感。“三义”客栈却从来不搞这类活动,始终坚持靠信义争取客源。如此,他们反而争取到一批固定的老客户。这些人到北京,就像回家一样,只认“三义”客店,甚至人没到北京,预订客店的函电就已经到了。

当时三义客栈院落宽敞,青砖墁地,共有客房57间,楼房5间。平房是旧式砖炕,楼上是木板床。炕上有铺垫和毛毯一条,客人可以自带铺盖,也可租用被褥。除了桌凳之外,特备小柜两个,放置便壶,便于客人夜间使用。客店接待人员,一律穿齐膝蓝布长衫,客人进门,让进房间,先沏茶,再送上洗脸水,然后退到门外伺候,旅客呼唤,随叫随到,没有呼唤,不得随意进入客人房间。

直到解放初期,各机关招待所尚未修建,政府收购或包租了一些旅店。1950年,国务院以相当于一千匹白布的代价收购了三义客店,改为招待所。大约在1953年,招待所改为正阳旅店,后又改为施家第一旅店,隶属施家旅店基层店,现今成为了锦绣庄宾馆。

温馨的客房服务

沈经理的介绍让自己觉得饶有兴趣,都差点忘了还未存放行李,于是前往所住的房间。房间在三进院,这是栋二层楼房,院子是封闭式的,一条长方形的狭长走廊可以直通宾馆后门。走廊两侧是并排着的客房,与大多数字求吉的民俗一样,房门上刻着8XXX的数字,8同“发”,寓意财源广进。楼顶上挂着一个巨大的古式八角吊灯,上面画着凤凰和莲花的图案,挂着许多吉祥的饰物,让人有种走进古代场景之感。

从东侧的楼梯拾级而上来到8213房门前,刷卡开门后四处打量起来。屋子内的设计简洁雅致,客房内是实木的家具,或古韵端庄而不失时尚,或大方新潮而不失精致;再辅之以精心添置的液晶电视、宽带网络、冷暖空调等现代化设备,这是一种中西合璧的温馨感觉。洗手间里玻璃镜子的镜框为木质的龙纹雕刻,洗漱池内画着中国风的元素,这让我特别喜欢。客房内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幅老北京的风物图,描绘的是大栅栏地区明清时的景物。屋内的窗户上是福字的窗花剪纸,衬托出一种古朴典雅的风格,感觉仿佛顷刻间穿越回到了那个年代。

卫生间内异常干净,水温也非常合适,舒舒服服洗了个热水澡后,来到二进院的休息区准备明天商务活动的资料,因为那里可以提供免费的WiFi。脏衣服在公共洗衣间洗完后挂到了二楼的晾衣间。说是晾衣间,其实是把衣服晾在屋外,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不想这样晾晒的,就挂在卫生间里。

这时院子响起一阵嘈杂的声音,原来有位年长的游客从外面游览回来,刚坐下便一阵晕厥,呕吐不止。沈经理赶忙跑上前查看情况。他早年从医,仔细诊断一番后发现是中暑了。沈经理连忙招呼服务员请街道卫生所的刘医生过来治疗。刘医生开了一些治疗中暑的药物,而这些费用都由沈经理承担。他说不是一家人不到锦绣庄,顾客既然能来这里,那他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我们就要为他们着想,急他們所急,帮他们所需,对他们负责到底……

大栅栏是美食的聚集地。忙完工作后,腹中饥饿难耐,第一次来这里不知道如何选择用餐,在网上搜索了几家老字号也不知道该选哪家,于是决定去前台问一问工作人员。热情的服务员知道情况后,详细为我介绍,并且告诉前往的线路,这让我非常感动。来北京去过不少民俗宾馆,这里如此好的服务真让人难忘。后来经常向朋友们谈起这次的北京之行,谈到入住锦绣庄的经历时总是赞不绝口。

如今的锦绣庄犹如一颗镶嵌在繁华大栅栏步行街侧翼的未来之星0,每天迎接着四海来宾。它虽然还未华美绚烂,却也足以吸引众人驻足。它与前门商业街、天安门广场近在咫尺,古老的胡同虽已是旧迹斑驳,但伫立于已愈百年的街道上,依然是车来人往,热闹非凡,让人不禁对百年前此地异常繁华的画面浮想联翩。

猜你喜欢
镖局锦绣客栈
一间客栈
张锦绣
客栈惊魂(中)
客栈惊魂(上)
《亲爱的·客栈》第二季完成录制
锦绣
镖局的变迁
鸡迎锦绣春
镖师阿毛的快递生活
古代镖局如何“送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