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剧终”开始的电影

2017-05-09 05:58张复林
少年文艺(1953) 2017年4期
关键词:前台木棍窗子

张复林

十岁以前的我,从未走出过生活的小村庄。常躲在开着木格窗子的小房间,要么偷看哥哥留下的几本早翻得面目全非的小人书,要么与小伙伴玩游戏。

有一天,村里一群少年在村子中央声势浩大地玩“抓特务”、“捉汉奸”游戏。

我被他们吸引着,渴望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其实,参与他们的游戏并非我的目的,只是想借此与大孩子们混熟。一旦混熟了,就有机会跟着他们去镇上看电影。那时,电影开始成为我追逐的新的目标。“投降不投降,我是李向阳!”动不动,少年们嘴里会甩出这样一句电影台词,一面挥舞着刀枪,虚张声势吓唬对方。那副格外认真的样子,只要望一眼,你就知道他们有多神气,好像一个个都是英雄李向阳,而对方全是鬼子汉奸孬种。

那时候,村庄少有电影可看,要看电影得去镇上。镇上离村子七八里地,放电影又总是在夜间。平时我得上学,即便放了假,也常常得偷偷摸摸的,上午就开始算计着,下午趁母亲不备溜出门,连夜饭也不敢回家吃,不然严厉的母亲不会让我再出门。通常得饿着肚子在一些大孩子家里等,等他们一一吃完夜饭,相互吆喝着一齐出发时,天都黑得差不多了。

没有月亮的夜晚,远远地,几点如豆的灯火摇曳着,犹如乡村睁着的几只不眠的眼睛。

因为去得晚,电影早已开映。电影院门口那个我踮了脚才能够着的售票窗口也早已关闭。我们只得围着电影院转,很快就有了办法。我们绕到街道背面,几个人半蹲马步,搭成人梯,猴子样轻捷地爬上电影院的高墙。就那样,上面的人趴在高墙上开着的一个小窗子上,竭力探着身子往电影院前台的银幕上张望,并第一时间把看到的情景传递给守在下面的同伴:“敌人又发起了反扑,鬼子被撂倒一大片。”“八路军端掉了鬼子的炮楼,红旗在城楼上空飘扬。”……

唧唧喳喳,趴在窗口的少年争相叫嚷著,无不沉浸在偷看电影的极度兴奋与欢乐之中。借助暗夜的微光,甚至可以很清楚地看见他们脸庞上幸福得无与伦比的笑容。

唯有我被失望地冷落在一旁。可能因为年龄小,没有谁去理会一个跟屁虫的感受。我只能十分嫉妒地仰望着窗子上那几个摇头晃脑的身影,一面很不甘心地把脑袋紧贴墙根,仔细分辨着电影院里传出的各种声响。那时最刺激我的,是轰鸣的枪炮声和嘹亮的军号声,它们会把我刺激得热血沸腾,紧握拳头,恨不能立即冲上杀敌的战场。

不过,这样偷看电影,并不是没有风险的,我们常被那个有点秃顶的卖票的中年人发现。那个人嘶哑着嗓子,老远嚎叫着,一面高高扬起一根粗木棍,凶巴巴地扑将过来,粗蛮的身板带起一阵旋风。少年们发出一阵十分夸张的尖叫,雀鸟般四散逃去。可在我的记忆中,那根粗木棍似乎从没真正落在谁的身上。

四散之后,少年们又很快聚集到电影院门口。他们知道电影很快就要散场了,电影院的大门往往会提前几分钟打开。在那扇焊了铁条的厚大门推开的一刹那,早已摆开架势的少年们,会一窝蜂地欢呼着拥进去,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朝电影院前台冲去。此时电影院里还没开灯,黑灯瞎火的,有人会被电影院东倒西歪的长条凳绊得人仰马翻,但谁也顾不得疼痛,只顾一个劲地往前冲,兴冲冲地挤到前台,占据着有利位置,开始睁大眼睛盯着那块白色的银幕看时,看见的似乎总是“剧终”二字。

银幕上,“剧终”二字由小到大,由远及近,最后定格为一个特写镜头,金光闪闪地占据着整块银幕。电影结束了。紧接着,电影院里的灯也全亮了,映照着少年们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膛。少年们吐着舌头,有点害羞,你瞧着我,我瞧着你,乌溜溜的眼珠乱转着,谁也不愿相信电影真的结束了。

在一种恋恋不舍的心绪中,少年们也曾短暂地眼红那些生活在镇上的孩子,唯有他们可以幸福地看到一场又一场完整的电影。可是当我们从拥挤的人丛中钻出电影院,迅疾穿过镇西头那段古老的青石板路,拐上曲折的河堤,在午夜秋虫的低鸣中飞奔起来时,早已忘却了那部从“剧终”开始的电影。

在通往村庄的土路上,少年们不知疲劳地奔跑着,相互追逐着,莫名而快活地呼喊着。透过头顶上那片早已昏睡而暗淡的星空,那些彰显着青春初期少年们永远躁动与不安的声音,在乡村寂静的黑夜里传得很远很远……

猜你喜欢
前台木棍窗子
一场丑态百出的“变脸”
削短的木棍
量高度
小木棍的无限联想
我害怕我跑出去
中式琴房设计方案
快把窗子打开
图形前线
很多年后
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走向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