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中权力对知识分子信仰的侵蚀

2017-05-09 06:22周顺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知识分子权力

周顺艳

内容摘要:2001年10月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为一部官场小说,其出版后立即受到读者的关注与评论,小说描写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改革开放后的巨大转型期,由传统、清廉、持重的固定形象走向了现代、腐化与堕落的边缘。阎真在小说中对以池大为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这个特殊群体给予了深刻的描绘,池大为等人经历的矛盾、挣扎与痛苦,正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从理想跌入现实所走过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沧浪之水》 权力 知识分子 信仰缺失

《沧浪之水》自与读者见面以来,一直受到读者的追捧与热议,作为一部官场小说,社会上不同层面的人对其有不同程度的理解与评论,不得不说,在这段不短的时期内,它成为了学者最关注的官场小说之一。本论文将从权力与知识分子的缠绕展开论述,细致深入的展现知识分子在物欲化的时代潮流中被侵蚀的过程。

一、父亲的信仰伴“我”勇敢前行

池大为的父亲池永昶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五六十年代被划为右派,由县城的中医院下放到贫困的三山坳,但父亲初心不改,到三山坳后,仍服务三山坳的村民,在村民心中留下了“乐于助人、宁折不屈”的好印象。同时,他也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儿子池大为,教育儿子要有传统知识分子的硬气与坚韧,并把自己一生珍藏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在临终前交给了儿子池大为。父亲的厚道、善良、淳朴深深的影响了“我”,“我”认定,要学习父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精神。

上大学后,“我”努力学习,勤苦节俭,内心肩负着父亲的期望。“我”的座右铭是“良知和责任感是知识分子在人格上的自我命名”,基于此,“我”拒绝了高干家庭出生的贵族小姐许小曼的爱情,也因此放弃了留京的机会。“我”回到了省卫生厅,当爱情第二次来临的时候,淡薄高傲的“我”依然选择放弃,因为太过现实与功利的屈文琴并不能与“我”形成对话。“我”甚至把这种自律与高洁展现在领导面前,还与人人避之而不及的前任厅长打得火热,当丁小槐等人都在巴结领导的时候,“我”却像避瘟疫一样远离他们。结果,“我”被下放了,领导安排“我”到中医研究院工作,虽有不满,但彻底远离权力中心的“我”暗自窃喜,以为自己过上了淡泊明志的生活。

二、生活的艰辛诱“我”改头换面

没过多长时间,现实的無情便把我从美梦中惊醒,我们全家住在一个单间里,而丁小槐一家却搬进了套房;妻子上班远,“我”想把她弄得离家近一点,但是却无路可走,可丁小槐的妻子却调到了离家近的单位;尽管妻子怨声载道,但“我”认为这些还可以勉强凑合过去,最终把“我”从理想拉回现实的是儿子被烫伤住院,走投无路的“我”向丁小槐求救,丁小槐一个电话就把事情搞定了,最终儿子有惊无险。

经历了儿子的事情,池大为意识到“独善其身”的理想在现实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名誉和地位才是社会上的通行证。池大为开始反思自己长期以来坚守的信念,最终,池大为背离了父亲,真正的开始学着融入现实社会,选择了“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生活方式,他决定把过去的自己杀死,彻底转变身份。

三、权力的美好致“我”不能自拔

为向权贵靠拢,池大为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他把妻子董柳也送上了“前线”,号称“董一针”的董柳在厅长孙女重病之时,救了其孙女,赢得了厅长一家的好感;之后,步步为营,学着丁小槐的样子,讨好巴结,没几年就从副处级干部做到了正处级干部,最终由厅长手上接过厅长的位置。池大为尝到了权力的美好,并走向了权力的巅峰。这个过程中“我”放弃了道德与良知,放弃了信念与理想,走向了与父亲完全相反的一极。

在小说的结尾处,池大为回乡探亲,并在父亲坟前焚烧了《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这意味着池大为与传统知识分子的彻底决裂,虽然内心也矛盾、痛苦,但他告诉自己,“我们没有力量面对那些严峻的话题……生存才是唯一的真实。”

真的是时代改变了传统知识分子的灵魂吗?还是知识分子的思想已经完全被物欲与权欲所侵蚀,太过考虑自身与家庭的利益,从而做出与自己的灵魂相背离的事情?是因为社会太现实还是自己不懂得妥协,盲目攀比,导致心理落差,从而逼迫自己顺从人性的阴暗面,放弃自己最初的坚守?笔者认为以上两个问题都值得以池大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们的认真思考。

(作者单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权力
权力至上的蜂王
屈服权力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持刀人
知识分子
“公共知识分子”与“公共知识分子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