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中园主对吉祥图形的再设计之我见

2017-05-09 01:02谭淑方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再设计苏州园林

谭淑方

摘 要:苏州园林不仅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吉祥纹样的重要载体。选择苏州园林中的吉祥图形进行分析:古代园主及造园师在园林的特定环境下,不是对传统纹样的照搬和挪用,而是对传统吉祥纹样进行了相应地筛选和改造,其中包括“大图形”和“小图形”的创意再造,使其与园林环境、园主的品味以及世风完美融合。针对网师园、拙政园、狮子林等典型苏州园林中近乎无处不在的吉祥图形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体现的设计再造意识。

关键词:苏州园林;吉祥图形;再设计

在苏州园林中,由于苏州园林园主基本为文人士大夫和商人,他们追求雅致含蓄的审美格调,并讲求天人合一的造物意识,为使吉祥纹样在园林这样人文与自然气息并举的地方处处和谐存在,往往对民间吉祥纹样加以筛选和改造,使之在最终含义指向不变的情况下,依附于实用物件,在一定的框架内呈现出灵动自由的无穷意趣。

一、苏州园林中的大图形和小图形

大图形和小图形在此处是一个相对虚拟的概念。大图形是指在苏州园林中面积相对较大的图形设计,比如园林整体规划平面图以及建筑、水体、假山、植被等相对较大面积的平面分布图;小图形是指园林中相对较小的具有装饰功能的各种构件及其单体构件吉祥纹样所呈现的外在图形样式。大图形和小图形在苏州园林中的分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面分别阐述:

(一)叠石理水中的图形。留园水体的轮廓布局犹如“如意”形;网师园彩霞池整体呈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其东南角接一小溪,总体形似勺子,有“一勺则江湖万里”“一拳代泰山,一勺代太湖”之意;狮子林的假山置石险峻,洞壑奇绝,渲染佛教气氛,通过选石理石,用石模拟与佛教有关的人体兽形,喻佛理与山水之中。

(二)铺地中的图形。铺地设计时,造园者根据不同主题的环境,确定使用不同的纹样、色彩及材料来强化意境、寓情于景。路面上铺有以自然符号、动植物符号、文字符号、组合符号等为题材的图案,大多表达富贵、延寿、祈福、纳喜的寓意。拙政园内枇杷园中“玉壶冰”铺地采用冰裂纹,白色卵石在雨后变得晶茕光洁,体现出冰清玉洁的寓意。

(三)植物配置中的图形。苏州园林花木的栽植,大都根据地形、朝向和干湿情况,结合花木本身的生长习性配植。另外,其色彩搭配、不同品种花开时连成的图案是否符合吉祥寓意也是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有象征步步为营的棋盘形,还有象征致富、连中三元的铜钱形。如按照“喜相逢”的图案形式,在轮廓偏圆的水体中从边缘向内种植一般面积的荷花,象征道法自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

(四)建筑中的图形。洞门形式有满月、贝叶、八角、海棠、漢瓶等多种,各种形态的洞门可作取景框,透过不同的角度,对面的景色与含吉祥寓意的门形成一幅完整的吉祥图像。海棠花纹景窗寓意为满堂生辉、前景光明。

景窗与洞门在形成吉祥纹样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分为无芯和有芯两类:无芯景窗也称空窗,其样式比洞门更多变化,点缀墙壁的功能也尤为突出;有芯景窗仔芯通常以八角景、六角景、卍字纹、夔龙纹、云雷纹为图案,吉祥寓意更甚。六与禄相通,六又与陆通,陆本来与睦通,兼有“厚”之意,自古为吉祥数字。六六大顺,与“路路通”同义。正因为有这样一种宇宙数字观,六为历代所尊崇,六角也被视为龟背,象征长寿。天地的基本符号元素是圆形和方形,用之景窗,圆者取象于日月之行。圆形景窗象征太阳,民间或视为宝镜,具有镇妖辟邪的威力,以保家庭平安,也寓光明、忠诚之意。因古代钱币多为圆形,故圆形景窗亦寓财富之意。折扇据传是公元七世纪模仿蝙蝠的翅膀发明的,由日僧贡奉给宋王朝,时称蝙蝠扇。古波斯和中国都视蝙蝠为吉祥之物:“蝠”与“福”谐音。蝙蝠,一名仙鼠,食之神仙;千年鼠化白蝙蝠,是长寿吉祥之物。《韩非子·解老》中有“全寿富贵之谓福”之说。

(五)装饰构件中的图形。在石雕、木雕、砖雕上,基本都是吉祥图案。例如网师园“藻耀高翔”门楼两侧的“姜子牙”“郭子仪奉寿”象征福寿双全,沧浪亭四角代表福、禄、寿、喜的蝙蝠、鹿、鹤、喜鹊等花鸟浮雕。狮子林内有些门环等也是葫芦、蝙蝠的形态。园林中的小型建筑,如亭、台、廊、榭以及四合院住宅、垂花门的额枋上的苏式彩绘画面内容丰富,自然山水、花鸟鱼虫、各式人物一应俱全,由建筑的主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喜好而定,更是吉祥纹样的直接体现。

二、造园时对民间传统吉祥纹样的改造

(一)人间烟火情怀延续了传统吉祥图形精神上的一致性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吉祥纹样的运用,营造了一种吉祥的氛围,也是人们对“吉祥”这一诉求的心理补偿。即便在常人的心目中风光霁月、诗酒年华如谪仙般的文人雅士,也毕竟生活在人间,无法抛却福、禄、寿、康、宁等这般人之常情的追求。如网师园“藻耀高翔”砖雕门楼两侧兜肚的立体戏文图的选择,左侧刻“郭子仪上寿”。郭子仪年寿很高,活了84岁,他的8个儿子、7个女婿,都为朝廷命官,寓意为“福寿双全”。右侧“周文王访贤”,文王以大德著称,姜子牙以大贤闻名,寓为“德贤文备”。这些吉祥纹样的运用刻画出古代文人环境中心照不宣地追求与向往,题材选择与其所在社会环境十分相符,反映出古人的设计意识中对社会环境的把握。

(二)园主的相对特殊身份与改造园林中传统吉祥纹样的原因

苏州园林作为私家园林的代表,主要表现园主的个人情怀和文人闲士阶级的思想意识。园主大多为代表至高至雅品味的文人,或者至少也是附庸风雅、想要展现其艺术品位和社会地位的人。于是在对吉祥如意的追求这一共性中,他们必然想方设法强调其个性或阶层特性,以区别于民间艺术中的吉祥纹样,彰显自己独特的艺术品位和高远的志趣。例如寻常百姓家的对联上可能有“升官发财”“日进斗金”这样直白的字眼,但若一位文人士大夫想表达同样的愿望时,再这样用,怕是会被讥笑的。在苏州园林园主文学普遍素养较高的情况下,将文学表达手法灵活运用到吉祥纹样的改造中也就相对容易理解了。其表现手法有借喻、比拟、双关、象征、谐音等,以托物言志、以形写神见长,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格调独特。

江南美,可毕竟远离帝京。有些人官场失意,被贬谪至此;有的人辞官还乡,可心中挥之不去的总还是金銮殿的影子。当年的园林主人,手中的一方官印变换作几枚闲章,仕途风雨,满腹心事。往往是郁郁不得志后,只好寻求释与道,去乐乎山水,但求家事兴旺、富贵康宁。他们要的是吟诗会友、可以寄情其中的地方。显然不能将民间吉祥纹样生搬硬套过来。

(三)吉祥图形设计再造后的优秀呈现样式代表:

如同拙政园内著名的与谁同坐轩的境界,轩名出自苏轼词句“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仅取“与谁同坐”四字,反把真正想要表达的清风明月隐藏起来,让人会心一笑。由此可见,相比直接的吉利话,文人雅士更乐于且善于使用自身文化阶层能够心有灵犀了然于心的隐藏式表达,吉祥纹样在他们手中亦是如此。

苏州园林偏好使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形成的带有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著名的有留园“暗八仙”铺地、网师园“藻耀高翔”砖雕门楼上的郭子仪奉孝等,且多以砖雕、木雕、石雕形式出现,刻画出古代文人心照不宣地对功成名就、子嗣绵延的无限向往。门板中部所雕刻的人物故事,除却吉祥含意外,其位置高度和内容也很有可能是给孩子们看的,承担了一定的教育意义。

人们常说“五福临门”,分别是长寿、富贵、康宁(身体健康、内心安宁)、好德(心性仁善、顺应自然)、终考命(即善终)。即使在今天,这也反映了人生追求的基本基调。

有趣的是,在网师园的台阶下,彩色卵石铺就的五福奉寿纹样只有四只蝙蝠,空出来的位置,正好是人从台阶走下刚好站在的位置。可以解释为“我”在就是福,也可以解释为身处福中。这或可算作是極有趣的“交互式”图案了。

三、用现代设计学观点看古人改造吉祥纹样的智慧

古人设计建造苏州园林时对吉祥纹样的改造,在很多现代设计学观点中依然经得起推敲。

从设计心理学理论中的心理认知过程来看:知觉是人们在感官所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对事物主动寻求解释的过程。与西方所风靡的“有意味的形式”所不同的是,诸如不可能图形一类难以理解甚至无解、但仍勾起人不断进行知觉过程的图形不同,吉祥纹样有着强烈的答案倾向,且一定是好的寓意倾向。

从设问角度来看:是强化知觉过程的重要手段,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地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而园主选择、设计有吉祥寓意的纹样应用于所生活的园林宅院,相当于无时无刻地不给自己提出一个个的设问,每次看到这类纹样时,都在心中重复一遍饶有趣味的求解过程,慢慢将所得出的吉利的、好兆头一般的答案了然于心,以达到慰藉心灵、自我激励等效果。

从过去经验对知觉的影响来讲,人们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会赋予其意义,并用词汇标志出来。这也是知觉者对感觉信息进行组合、寻求最佳解释的过程,与记忆、思维等活动密切联系,过去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从小读书便渗入血脉的儒家的进取与入世思想、不如意时道家的豁达指引、佛教的出世以及所读诗书中的先贤之经验,都在吉祥纹样的解读中留下了影子。

综上所述,苏州园林中园主对吉祥图形的再设计,可谓是继承与创新的范本,且设计意识已然暗合现代的一些先进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尹笑非.民众生活理想的视觉展演——中国传统民间吉祥图像的理论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蔡美姿.一座可能为宅庭的现象——园林自然、身体空间与绘画创作关系之探究[D].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机械学院

猜你喜欢
再设计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老字号,新活力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苏州园林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