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学校党建工作的思考

2017-05-09 00:16李安民
关键词:新形势影响因素措施

李安民

【摘要】学校党建工作是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些年,全国范围内各大高校的党建工作发展态势均处于良好状态,申请入党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壮大了学生党员队伍。本文对新形势下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 学校党建 影响因素 措施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244-02

伴随高校改革深入推行,加上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党建工作重要性愈加突出。做好党建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的凝聚力,还可以提升学校的创造力,为党事业发展提供动力,因此学校党建工作值得深入研究。

一、新形势下学校党建工作受到的影响

(一)国内外环境影响

伴随全球化进程加深,加上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在各国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当今新观念、新思想的了解和吸收同时,也给腐朽和反动文化、思想的渗入创造了机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始终未放松对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和思想的渗透,而高校则成为境外宗教和西方敌对势力渗透的主要目标,从民主、人权、民族以及宗教等多个方面并利用多种形式,在多个领域进行渗透,尤其是在思想意识文化方面,向社会主义国家频繁地渗透。高校汇集了各种思潮,在高校中多种言论和主张迅速、广泛地传播开来,这也使得高校师生成为最多接触西方文化的群体。部分党员应政治鉴别力和敏感性不足,出现立场不坚定问题;部分党员干部无法抵制物质诱惑,党性原则逐渐丧失。

(二)多元化的社会思想文化影响

现阶段,我国处于改革攻坚的重要阶段,同时面临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思想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存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存在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相互碰撞和交织。青年师生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成长,其与新鲜事物接触机会多,且接受更多、更广的信息,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且思想相对活跃。因受到社会思想环境的影响,青年师生容易产生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以及拜金等不良思想;部分青年师生在社会主义前途和本质方面上认识不足。在此种形势下,需要牢固筑立思想政治防线,强化党执政能力。

(三)教育改革影響

国家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和投入,高校管理体制得到改革,布局结构得到调整,但与具备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之间仍有较大差距。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相对滞后的教学条件、下滑的办学质量以及参差不齐的高校生来源等因素严重影响着高校党建工作,高校党组织在工作效率提升、高质量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挑战。

二、新形势下学校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高校干部队伍建设

在高等教育事业中,高校领导干部不仅是组织者和领导者,还是推动者。对于高校而言,其党委应以社会主义教育家、政治家的要求为依据将领导干部团队建设成为求真务实、勤政廉政且具有坚定政治意志的集体。以马列主义为主队学校教育进行统领,逐渐培养该团队科学、准确的判断力和领导力,以应对突发事件,深化教育改革。在遵循党委领导的同时落实校长负责,使党委会议决策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校长办公会等制度得到进一步规范,以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对党委统一领导与党政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进行规范,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提升防腐意识和能力,使教职员工和高校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二)强化学校党组织工作制度

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从学校党组织结构角度着手,强化学校党组织工作制度,一方面,对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进行完善,另一方面,对二级院系党总支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在高校党组织相关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院系党总支应将保证监督和政治核心两方面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对党总支赋予参与讨论并决定高校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职责,这也说明党总支工作应区分于行政领导,在重大事项讨论决策中不仅要遵循共同讨论的原则,还需要遵循集体决策的原则。就现阶段各高校具体情况分析,普遍存在缺乏对院系领导体制的理解和认识,党总支的职责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对于此,高校应对党总支工作制定相关条例,使党政联席会议体制得到健全发展,使党总支的职责作用发挥得到制度保障。另外,应对党支部工作相关体制进行完善。在高校党建相关条例中还指出,党支部应将堡垒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在高校党组织中,党支部作为基础单位,对党建工作有推动作用,同时也负责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等工作。高校党支部还负责组织、联系并团结高校全体师生,将党方针、政策等向师生进行宣传,以保证学校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等顺利实现。

(三)强化高校党员教育与管理

近阶段,创新争优活动面向全党开展,对共产党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优秀共产党员应做好五个带头,一是带头学习提高,二是带头争创佳绩,三是带头服务群众,四是带头遵纪守法,五是带头弘扬正气。强化高校党员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先从学习教育方面着手,对教职员工和学生中党员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针对群体党员的现实特点形成学习教育的机制。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提出要求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利用党员学习机制的建设,使党员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不断提升,使共产党员永远保持先进性。其次,通过党支部的合理设置健全并不断完善党组织生活方面制度,保证教职员工中党员的组织生活处于正常状态。最后,选拔优秀人才树立良好典型,通过优秀党员的良好事迹对青年党员进行教育,使其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另外,高校可以利用多种形式且具有鲜明主题的实践活动来调动青年党员的学习和工作热情,使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水平。

三、结语

高校党建工作不仅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和新思路,始终坚持以科学、正确的理论和思想指导党建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对高校党建中的理论依据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实际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使高校党建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赵金山,董弟林.学校党建的着眼点与着力点:引领·建设·培养[J].中小学校长,2016(02).

[2]李时燊.思想常新,党建更实——浅谈学校党建工作的两个问题[J].金田,2012(03).

[3]杨海东.学校党建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云南科技管理,2016(01).

[4]曹猛.关于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13(11).

[5]何嘉裕.关于做好学校党建工作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4(16).

猜你喜欢
新形势影响因素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