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则》教学之我观

2017-05-09 21:07董雪珍
速读·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养羊寓言寓意

董雪珍

寓言的特点之一,“寓”义于“言”,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简单生动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里,“言”此彼意,“言”小意大;之二,主题带有告诫性,着重说明不应当怎么做。之三,篇幅短小,形象鲜明,内容单纯,寓义于人物对话中。鉴于上述特点,遵循学法迁移规律,拟采用先扶后放的程序进行寓言教学。

教学《南辕北辙》,先启发学生回忆过的寓言。(《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等等),并讲讲大概的故事内容及说明的道理,从而诱发学习寓言的积极性,引入学习的情境。

一、板书课题《南辕北辙》

①学习生字。“辕”与“辙”正音,这两个字都用了“车”旁,这是为什么?“辕”与“撤”方向是一致的,而这则寓言却是“南辕北辙”,这是怎么回事呢?已设下悬念,探讨题意。②解释题目。在理解字“辕”与“辙”的基础上,;领会“南辕北辙”一语的含义,并画出示意图。③归纳学法之一。第一步“抓字眼,解题意”(板书),这是寓言教学中帮助理解故事内容的前提。

二、细读寓言故事(重点在人物对话,第2—9自然段)

①观察插图,弄清那位朋友为什么“很奇怪?”什么叫“提醒”?②思考问题。根据课后作业,提问:那个坐车人不听劝,他认为自己有哪些优越条件?(指名读4~9自然段,突出三个“没关系”)坐车人用了三个“没关系”说明了什么?(固执、自负)。③先指导朗读,后分角色朗读表演。要求读出朋友恳切劝告的语气—由惊异到责备到失望;读出坐车人自信、傲慢的语气—由满不在乎到不耐烦。让人物形象充分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体会寓言故事内容。④归纳学法之二。第二步“抓对话,明大意”(板书),这是寓言教学之中悟出寓意的關键。

三、找中心句(即最后以自然段)

①教师引读,学生跟读。这以自然段两句话:第一句讲方向相反,第二句讲“四个越”。让学生理解前三个“越”与后一个“越”之间条件与结果的关系。②通读全文。思考:坐车人错在哪里?结果怎样?并从下面三种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种,用“√”表示本文寓意。

a.楚国在南边,那个人硬要往北走,他越走离楚国越远。( )

b.自己犯了错误,要听别人的劝告,不然错误越来越大。( )

c.人做事要明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条件越好,结果越糟。( )

③归纳学法之三。第三步“抓结语,悟寓意”(板书)。这是寓言教学的目的。

学法知道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第一则寓言的“三步式”教学基础上解决了学会的问题。“会学”的任务落在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上。让学生学以致用,掌握学法,丽丽姐课文。

2.抓字眼,解题意

板书《亡羊补牢》。自学生字“亡、牢”,读读想想,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抓对话,明大意

“亡羊补牢”是以第一次丢羊与第二次丢羊进行比较,而产生对街坊劝告的醒悟。①先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后进行人物对话的练读。思考:第一次丢羊与第二次丢羊,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态度由什么不同?从而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②根据理解的陆克文大意,列表填空:

4.抓结语,悟寓意

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第二次羊又被狼叼走了,养羊人后悔极了。①朗读最后一小节。理解“后悔”一词,体会养羊人后悔什么?②改换句式。把“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改换说法。体会“不……不……”的作用。③最后一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从此”的“此”是什么意思?使学生从中“悟”出寓意。④通读全文,联系实际谈体会。

猜你喜欢
养羊寓言寓意
分头行动
养羊人的惊恐叙述
时装寓言
续写《亡羊补牢》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模仿老鹰的乌鸦
中国雕刻图案寓意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A FABLE寓言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