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

2017-05-09 10:03王梦
速读·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小学化幼儿教育

王梦

摘 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教育的非正常化现象。它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这种不科学的教育趋势最终将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其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有来自家长、教师、幼儿园、社会趋势等诸多方面。所以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的策略进行纠正与防止。重点是从宣传到实践,以及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原因危害;防止纠正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有的学前教育机构将小学的部分內容提前交给幼儿。将小学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式、课程资源等运用到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正常化、规范化、普遍化的一种教育现象和趋势。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养成,主要就是在幼儿期。在这个如此重要的时期,游戏才是孩子们的天性和主要活动形式,我们应以此为基点,来培养孩子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可是很多学前教育机构却盲目的过早的向小学教育靠拢,这是违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产生的原因

现在很多家长衡量一个幼儿园的标准就是孩子在幼儿园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首古诗、能做多少数以内的算术题、会读多少个英语单词等。家长们本着这种“望子成龙”的急功近利思想、幼儿园迫于招生压力、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等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产生:①直接原因:小学一年级课程设置不科学,小学教材内容多、难度大、学时紧张,家长一方面虽然认为幼儿园不应学习小学内容,但是又担心孩子进入小学之后赶不上进度,打击了孩子的学习信心;②主要原因: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功近利思想,一些家长以孩子识字、背古诗、算术能力为荣,强烈要求幼儿园让孩子多学知识、留作业,一些幼儿园为了生源问题,不得不受牵制于家长,从而偏离办园理念与教学原则;③根本原因: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考试制度和教育评价导向,俨然以让分数成为了社会、家长、学校、学生们唯一的追求目标;④其他原因:幼儿教师专业水平较低,目前的幼儿教师多数不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素质,开展先进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只能“随大流”。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的发展有弊无利,这种揠苗助长的方法,违背幼儿教育规律,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剥夺了幼儿快乐的童年。

1.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集体和神经系统都还很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皮层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从而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如:表情呆板、木讷。学前教育小学化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玩耍游戏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影响力幼儿的心理健康。

2.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这样超前灌输幼儿无法理解的知识相当于揠苗助长,机械的“学习”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限制了幼儿的发散思维,影响了幼儿的创造力发展。

3.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学,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这种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幼儿失去学习兴趣或产生厌学情绪,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影响日后的小学正常教育教学,不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纠正防止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已然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因为它关乎着千千万万的孩子,千千万万的家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做了深层次的研究与指导。以下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出来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1.明确办园宗旨,端正办园指导思想

幼儿园在办园治园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注重发展幼儿的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注重培养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已经被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在提高学历达标的同时,重点对幼儿教师进行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和教学基本技能的培训。

要定期组织亲子共成长家庭教育系列报告活动,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宣传栏、明白纸等形式,面向家长开展早期教育宣传、指导等服务,让广大家长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的宗旨、意义、形式和目的,促进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2.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举办学前班的学校、幼儿园必须执行以下四项规定:一是控制班额,每班人数不得超过40人;二是学前班只能招收小学入学前一年的幼儿;三是学前班的活动场地要与小学生活动场地隔开,每周上课不超过15课时;四是不能搬用一年级教材,不允许进行任何形式的测试或考试。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幼儿家长购买或摊派教学用书、幼儿读物和玩教具。

3.靠拢幼教规律

幼儿园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五大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一日活动的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照顾个体差异,坚持以幼儿为主的原则,保证幼儿每日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游戏,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保持愉快的情绪,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利用自然物及废旧材料制作教玩具。

4.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我国每年千万儿童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而对小学教育不适应的情况很普遍,部分学生出现了疲劳、睡眠不足、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等现象。造成这种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存在着差别,因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刻不容缓。

从幼儿园自身出发,应加强对大班末期幼儿学习习惯、自理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联系附近小学,开展适当的联合活动,认真做好衔接工作,让幼儿带着欢乐、自信和向往之情告别幼儿园,去迎接新的生活。

四、结束语

“小学化”倾向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只有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科学教学方式,才能帮助幼儿健康成长。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探究幼儿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全力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天地!

参考文献:

[1]牛莉莉.关于加强幼儿园管理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意见,2006.

[2]党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M].

[3]谢晓军.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小学化倾向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的实践研究[R].大源镇中心幼儿园.

[4]教育部基础教育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小学化幼儿教育
如何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
浅析学前教育中的问题和“小学化”的危害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