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育创新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7-05-10 17:53崔吉亮
关键词:教育创新逻辑思维能力新课改

崔吉亮

【摘要】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已发生很大变革,不仅教学方法更加多元、生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有效性也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与质量,本文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维度,针对教育创新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育创新;逻辑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18-01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综合性都较强的学科,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都强调教学教育创新和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也应更加重视教育创新,以生为本地开启学生逻辑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不断提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逻辑思维形式

(一)演绎归纳

演绎归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法,大多数用于数学法则、运算定律以及性质的推理归纳,由特殊的数学知识逐步向一般性的规律类推。例如,在“乘法交换律”的教学当中,教师置换了两个乘数的位置,将这两个数相乘后,所得的积没有发生改变,从而引导学生推演出结论。

(二)分类比较

分类比较是加工、梳理所学知识常用的方法。比较是用来确定现象与具体对象之间存在异同的方法。比较是人类进行具象思维与描述思维图像的基础,有区分才有辨识。分类和比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三)综合分析

综合是指将认知对象的各个部分全部进行整合,后续再有所侧重的开展研究,是从认知对象的整体性来加深对认知对象本质的观察。分析是指将具体的认知模块按照所需标准进行分解,再针对已分解的具体认知模块开展研究,从而得出对认知内容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例如,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将 20 个小圆球用 4 种不同颜色的容器装置,并给出学生具体题目,借助颜色区分来进行互动学习。

(四)概括抽象

概括是把同一本质属性的事物整合成一个统一体。抽象是指从诸多客观现象中舍弃边缘属性、剔除模糊性个体而剥离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逻辑形式。例如,练习册当中一共有 100道两位数以内的加法速算题,学生为了加快运算速度,依赖机械背诵。如果数学教师能借助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概括出题目中隐藏的数学运算规律,学生就能有效缩短运算时间,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数学运算规律。

二、小学数学教育创新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让小学生爱学、乐学、会学数学,就要从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入手,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创设各种情境,让他们在生动、具体、熟悉的情境中快乐学习,轻松掌握所学知识。教学情境有很多形式,如问题情境、比赛情境、故事情境等。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教师都要从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来设定。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创设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的教学情境,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创设一些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和自主合作探究的问题情境,通过数学本身的学科魅力来感染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来。

(二)加强语言表达逻辑性训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有了问题意识,当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能够积极地进行思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解决。数学学科的教与学,属于比较复杂的逻辑思维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应该充分考量小学生的语言逻辑特性,有意识、有目标地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新问题。

(三)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加强数学课堂智慧理答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角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木条连在一起进行旋转,通过不同角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平角、圆周角、锐角的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对于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则需要采用接受式教学方式。

课堂智慧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反馈做出回应与评价。实施数学课堂智慧理答,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激励、生发式理答。这种方式既注重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兴趣的呵护,也能愉悦其心灵,唤醒其情感,启迪其智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学生回答问题的“话茬”,激励、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宽思维进行思考;二是顺问、因势利导式理答。教师在进行课堂理答的时候,既要认真预设、预约精彩,又要及时调整、机智应对、顺水推舟;三是讨论、提升式理答。与学生商量讨论,将问题引向纵深式理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智慧理答策略之一,这种课堂最能体现教学形式的生态本色;四是纠错、重建式策略。课堂上,学生会常常出现错误,教师要当机立断地对待出错,给予否定、纠正,让错误消失于萌芽状态。在纠错、重建式理答时,应以诚恳的态度、委婉的语气讲清道理,或让学生辨清是非对错,将其思维引到正确方向上来。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适当应用生态游戏软件

信息科技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革。多媒体教学手段非常生动、形象,它以丰富的音、画、色,以及音视频、影片、卡通、故事等内容,激发起了小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并能使学生在长时间内保持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立体几何图形时,科利用三维图形模拟展现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立体几何图形的面、长宽高、表面积、体积图形参数等抽象内容。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亲手进行几何图形制作,并进行相关公式的计算。现在,益智类的游戏软件日益增多,教师也可以充分应用这些游戏类软件的辅助作用。例如,可以将连连看的益智小游戏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对于图案的观察、比较和分类能力,以及数字计算能力;也可以利用数学学习软件来设计一定的教学情景,通过情景模拟来提高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无定法,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教师应不断开拓进取,提高教育创新力度,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事半功倍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成效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晨.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 亚太教育,2016,16:18.

[2]杨秀英.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學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8:16.

猜你喜欢
教育创新逻辑思维能力新课改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