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7-05-10 23:33顾小玲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高校

顾小玲

【摘要】传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毕业生进入求职市场,就业率、就业情况等因素成为社会评价高校教学水平好坏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等成为高校教育中的重点问题。然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在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从当今高校就业指导课中存在的问题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旨在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提高他们的各项就业技能。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20-01

21世纪的大学教育中,大学生就业,不仅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节点,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要求的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便成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环节和基本任务。

一、当今高校就业指导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重视力度不够

虽然近年来各个高校都感觉到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也有所提高,但在对就业指导课重要性的认识上还不够重视。部分高校只是在大学生临近毕业的时候开设几场关于就业指导的讲座、邀请成功的校友做访谈等,大部分的精力还是放在了引进用人单位到校园进行招聘。学校没有思考过,本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素养没有提高,如何在用人单位的招聘中脱颖而出。

(二)师资队伍缺乏专业化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它包含了教育学、心理学、公共礼仪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对授课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对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所了解。但是,由于目前高校中从事就业指导课的师资队伍大部分都是一线的辅导员、“两课”教师等,仅仅凭借着他们刚刚找到工作,有一些就业经验就来指导学生就业,并没有安排其他专业性强的教师来担任此门的授课教师。

(三)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个性化

大学生就业素养、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其就业能力的提升是在长期的储备中形成的。因此,就业指导必须贯穿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目前,一些高校只在大四阶段用讲座、访谈等替代了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些高校虽然也是分阶段的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但是各个阶段之间都是独立的,缺乏连贯性。同时,现在的就业指导课上,都是千篇一律的讲如何制作简历、面試技巧等,然而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采取个性化的指导,没有加上个性化的元素,将知识化为己用,在就业中运用起来会显得生硬,像被教科书一样。

(四)大学生个人意识淡薄

大学生在专业课的课堂上可以使自己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大学生认为在就业指导课的课堂上,只能学到一些当今的就业形势、如何制作简历、面试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他们看来是不切实际,没有多大意义的,再加上大部分学生自我认知比较片面和模糊。因此,就业指导课的课堂变成了大学生复习公务员知识、考研等用途的自习室。相反,大学生没有思考过,自己是否将就业指导课上教师所教授的相关知识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巧妙的运用在今后的求职上。

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高度认识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

各个高校要充分认识就业指导课在大学生成长成才,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上的重要性。学校要在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上给予支持;要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效果,让学生在就业指导课的课堂上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就业技能;要定期对从事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教师进行培训,可以请外校专家进校培训,也可以派出骨干教师出去培训,回来后进行经验交流,提高全校从事就业指导课教师的整体水平;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专业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在教材选取上,学校要起到把关的作用,要选取最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定期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重新选取教材。

(二)坚持就业指导与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

当今的大学生择业时喜欢到大城市工作,喜欢选择到国家政府机关当公务员,喜欢选择工资高的岗位。一些毕业生大学刚刚毕业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就想找一个各种待遇都好、社会地位高的工作。这些错误的思想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好心态,适应环境。任何一个职业都有本行业的职业规范,在就业指导的实际教学中,应该传授给学生一种正确的求职、从业心态。求职中,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能做一名眼高手低的大学生;其次,在进入到就业岗位后,应该遵守职业道德,敬业、勤业,做到做一行爱一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加强大学生个人的重视力度

教师要将学生的职业规划贯穿学生大学生涯的整个过程。教师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多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思想状态等,以便在就业指导课的课堂上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挖掘出学生自身的特点,更好的进行就业指导。在有针对性的课堂上,学生的归属感会大大提高,也会更加的喜欢这门课,进而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力度。

参考文献:

[1]王敏.如何上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J].理论研究.2013.11

[2]陈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延边党校学报.2009.8

[3]陈晴晔.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统计教育.2007.8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高校
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就业指导课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关于高职院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