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实践

2017-05-10 12:33王海龙
关键词:创新策略新课标高中物理

【摘要】新课标的制定和实施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遵循物理课课程标准,加深对新课标的认识和正确面对新课标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带来的挑战,是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的前提。本文在探讨了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同时,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59-0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是获取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之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真理的探索精神。新课标对高中物理实验的学习和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做好实验教学,是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关键。

一、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

1.实验教学的主导方式是探究式实验

新课标下重点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目前物理实验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主动探究式随堂实验,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实验环境。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对自己的实验问题自主确定,以解决实验问题为目的,独立自主分析思考,找出正确解决方法,最终给出自己探究结论。其优势确保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对该问题探究,进而得出新的结论。整个实验探究过程学生占主导地位,通过实验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到新知识。

2.信息化数据处理方法

随着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新课标指导下的教科书改革在实验方面也做出了相应变动,如在多个实验中将传感器作为实验基础设备,充分发挥其采集数据方便准确,特别是在数据处理、数据拟合、数据绘图、数据对比方面的优势。借助计算机信息化来提升实验效率,是探究型随堂实验在课堂中有效达成并取得科学实验结果的重要保障。

3.开放型试验让物理更具魅力特色

推行新课标后,高中物理教课书中增加了更多开放型的实验,如搭设集成控制电路、研究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等,这些实验促使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实验,不仅加深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提升学习和动手能力,同时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探究热情和对科学领域方面的热爱之情。

4.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突出科学实验本色

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是学生小组实验,实施小组合作确保每位学生都处于主动学习状态,每位学生都能对仪器设备亲自操作,还能控制整个实验过程,观察每个操作步骤中的物理现象。实验结束后,可以进行组内讨论来确定方法、测量数据、分析误差,最终得出相关的结论。分组不同,得出的实验结论也不尽相同,但这种现象也将每位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完全的反映出来,激发每位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一部分小组为了验证试验结论的准确性,通过反复多次试验,不断改进试验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每位学生创新精神。

二、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策略

1.培养学生实验思维

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明确实验教学目的、章节目的、具体实验目的,具体到每个实验步骤的目的等,有针对性的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设计,设计内容主要有课时安排、实验场所、实验设备、实验步骤、实验分享和讨论等。其次,教师应在掌握好物理实验教学全局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实验性思维教学,帮助学生尽快构建科学的实验体系。实验思维教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始终以新课标为基础,将高中课程中必须学习的物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借助于“由果及因”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每位学生了解到科学成果的研究步骤,进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实验性思维;其二,设计物理问题,要求根据书本中或者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堂或者课余时间构思和设计实验;将自己的构思方案在课堂上呈现,通过课堂讨论,对每位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结论进行分析、评价,并为可行性较高的实验方案提供操作平台;其三,让学生分阶段总结实验路径,教师对这些总结进行可行性评估,之后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总之,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性思维,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物理实验掌握的牢固程度,同时还能将学生的科学研究的被动型转变为主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

实行新课标前,物理课堂的主导是教师,,传统物理实验课都是老师做学生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降低了学生上物理实验课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三心二意情况也较为常见。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应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前人的研究经验,只有将学生的创造欲望激发出来时,才能确保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的状态。因此,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一言堂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可以在充满创造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学习。例如,教师在讲到“静电屏蔽”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以动画演示的方式将一只小鸟关进在金属制造的笼子内,之后连接金属笼子的外壁和静电感应器,操作静电感应器的摇手,直至金属外壁有火花产生,观察笼子内的小鸟。在静电的作用下,笼子内的小鸟不会受到影响。在这样的实验环境下,会瞬间激发每位学生的好奇心,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这样的气氛下进行教学,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物理实验课堂上,这种相似的实验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出学生对物理实验学习的兴趣。

3.在实验课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學就是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进而探究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教师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指导学生的实验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可以体会到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所在,进而提升学生面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物理实验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增设实验,将实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清楚明白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确保每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实验,从而起到培养学生实验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实验结束后,教师应让学生对实验结果和相关的数据进行讨论,可以允许学生出现数据错误,但是在最后应做好总结纠正,进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永志.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3).

[2]芮文光.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培养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3(30).

作者简介:

王海龙(1981-),男,河南南阳人,本科,中学一级,从事高中物理教师工作。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新课标高中物理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