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2017-05-10 12:37曹雪
关键词:学困生小学英语农村

曹雪

【摘要】在广大农村小学,学生初学英语时热情高涨,但随着学习内容难度不断加大,很多学生一提起英语就垂头丧气,对学好英语完全没有信心,成为“学困生”。同时一些农村孩子是留守儿童,虽然家中有老人来照顾生活起居,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在早期教育方面存在空缺,这一现象已成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转化“学困生”,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调整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健康地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63-01

小学学困生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来进行衡量的。学困生的存在不仅影响其自身学习的提高,也影响周围学生的学习,对班集体的进步和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一、小学阶段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1.先天智力不足型

先天智力不足导致的学困生,主要是受父母遗传或父母孕期受到某些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所造成的。

2.成长缺失型

成长缺失型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主要与家庭环境、家庭成员有关。最为典型的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这类学生在智力方面不存在问题,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大部分原因是其父母外出务工,不得已将抚养的任务留给了爷爷奶奶,导致该类学生学习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影响其学习。

3.定位迷失型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还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期,不能正确看待一些社会现象。比如,有些学生错误地将读书的目的和赚钱划等号,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赚钱。所以,当他们发现,有些人不读书却能发财致富时,就会对于学习产生质疑,甚至出现厌学情绪,从而发展成为学困生。

二、小学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小学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几下几种类型:

1.感知性差,对英语语言的知识结构感知不准确,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他们对于语言的形成缺乏足够的敏感性,比如在初始年级阶段,就会产生语言与实物之间的联想障碍。

2.学习习惯差。几乎所有学科学困生在学习上都存在一个共性的缺点: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英语学习来讲,课前不预习课文,课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后缺少足够复习巩固,这样的学习状态对于非母语的认知,是造成学生效果差的主要因素。

3.家庭关注度不足。据调查,相当部分的英语学困生都是留守儿童,家长迫于生计,整天奔波在外,无暇顾及孩子,家庭配合、监督教育的缺失和空白以及本身英语语言能力的有限使这些孩子从小就没养成自觉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4.学习方法不正确。很多学困生认为英语学习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而他们的记忆力恰恰比较差。有时就算好不容易记住了一些单词和句型,也不会灵活运用。他们往往只注意一些孤立的现象,忽视语言间的内在联系与隐蔽条件的分析,因而容易产生语法失误。既然找到了小学英语学困生成因,我们进行转化工作时,一定要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使每一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对策

1.通过“一帮一”活动,营造互助氛围

在建立适合小学阶段的评价机制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在班级的优等生与学困生中开展“一帮一”活动。在“一帮一”活动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学困生释疑解难。而且,学困生在文体活动中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因此,他们也能帮助和带动对子成员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这种结对子活动体现的理念是平等互助,而不是让优等生认为帮助他人是一种负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强化他们的团队意识[2]。比如,针对小学语文学科,笔者的做法是让学困生与成绩优秀的学生互为同桌,让他们互相监督和检查课文的背诵情况。一般是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先背诵,其主要目的是让学困生边监督边学;然后让学困生自己背诵,让成绩较好的学生检查,发现读错的字音,帮助学困生纠正。对于进步明显的小组,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提升小组的凝聚力,树立榜样,带动其他小组学习。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学生电子档案

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的比较艰巨的工作,因为学困生的成因更多是性格与习惯方面的問题,这绝不是教师通过简单的教学任务就能改变的,而是要从改变学生的性格和习惯入手。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通过长期接触和观察,制定详细的学生档案。学生档案的制定,一定要具体到每个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个体性决定了学生档案的复杂性。况且“学困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因人而异,教师切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去教育不同的“学困生”,要根据对学生一直以来的表现做出详细记录,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3.开展教学竞赛活动,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

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缺失是学困的根本原因之一,课堂上教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教学本身包含着许多枯燥的因素,单词、短语、句子和课文的记忆,都需要学生进行重复地读,重复地背,而这对于那些贪玩懒惰的学困生来说,无疑是一件令人头疼的“苦差事”。如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那就要靠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去记忆单词,采用游戏或竞赛的方法来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记忆单词,或要求学生利用单词和句型自编儿歌,自制谜语等,从而调动学困生的兴趣,让他们感觉到学英语很有趣。像这样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游戏、谜语、歌曲、表演、比赛等,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等,不仅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视听、思考、言语整体结合。

总之,加强对小学英语学困生的关注,是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针对学困生问题,我们要从各方面着手,不仅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还要进一步优化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促使小学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得到实质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万云生.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调查和转化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朱玲佳,余颖华. 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J]. 考试周刊,2012,02:96-97.

[3]赵灵玲. 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J]. 教师,2013,10:81-82.

猜你喜欢
学困生小学英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