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

2017-05-10 00:04杨保华
关键词:发展研究融合信息技术

杨保华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不断的融合和渗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在我国教育发展以及改革过程当中所具有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出来。教育信息技术的融合已经经历了起步—应用—整合—创新等四个阶段。信息技术不仅创新和改革了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且构建了比较全新的学习背景和环境。基于此,本文针对我国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73-01

当前我国的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发展依然处于一种初步的应用和整合的阶段,因此,想要有效的推进现代化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良好融合应该通过思想解放,创新制度,对外开放,协同创新等方法有效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一、思想解放,将现代化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理念进行普及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任何新的技术的出现都存在着不同的利弊关系,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不能够例外。在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人对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保持一种比较消极的认识,特别是道德缺失、虚拟空间、网络暴力以及网络成瘾等问题,并且成为了很多人排斥信息技术的借口。移动网络相关信息设备在很多的教师和家长看来都成了学生学习的绊脚石。在这种思维和理念的习惯之下,想要有效实现教育信息技术之间的良好融合是比较困难的[1]。因此,应该在思想和理念上对其加强引导,特别是对相关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比较匮乏,但是却拥有资源,对家长和教师来讲,一定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反之,人们所谓的教育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在失去比较重要的心理层面、精神层面以及社会层面等支持下的状态下,就算投入再多的财力和相关技术也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对其进行思想上的解放是能够将教育与信息技术完全融合的关键和基础。

二、创新制度,将信息技术在教育当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就是创新制度,同样也是能够促进新技术良好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应该在实际的教育当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就应该具有相应的教育制度与之配套,比如相关的考试制度、学位制度、以及办学制度等,一定要与时俱进,能够有效的支持和容纳一些构建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办学模式以及学习模式,而并不是排斥和歧视[2]。其次,也应该从刚开始就应该构建一些相关规范的、严格的制度,应该尽最大的可能应该规避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中所有出现的负面问题。实际上,信息教育就是为教育提供相应的服务的,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更加有效的实现教育人的目的。假如不能够在制度上进行创新,就很可能将信息技术逐渐变成为一种牟利的方法和途径。

三、對外开放,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在全球经济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竞争问题之间成为了国际化的问题,我国教育应该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应该对外开放,应该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能够借鉴其他西方国家在教育和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为了能够有效的保障教育和信息技术继续有效、持续的融合发展,很多国外相关的教育部门和机构不仅应该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还应该对其做出一些具有较强前瞻性的报告,为能够整体推进教育和信息技术之间的深入融合提供基础条件。例如美国的NMC从2004年开始之后,每一年都会发布Horizon Report,同时还邀请了世界上四百多个研究机构对其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进行深入的统计和预测,并且在这基础之上能够对教育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这是国际信息教育技术发展获得权威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实际的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基础上应该运用相应的方案和手段对应用过程进行整合,并且能够深刻理解其应用模式方面的创新,为教育的发展奠定支撑。

四、协同创新,为教育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奠定基础和支持

为了能够促进我国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应该做到协同创新,为教育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奠定基础和支持。因此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综合性。实际上就是应该在汲取多个国家一级学科领域的强大力量,开展多方法以及多层次的实地考证以及攻关研究,并且通过多个课题共同的推进,有效的丰富我国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实践以及理论[3]。

其二,前沿性。应该根据相关国际上的教育和信息技术融合所具有的前沿性方法以及课题,在对我国教育进行信息化的基础上,有效推广和推进当前国际上具有比较先进性的研究成果,并且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与党政相关的发展和改革规划,为中国的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战略构建献出一份力量。

其三,本土性。应该深刻重视我国教育文化发展的背景,特别是我国传统教育当中所存在的特殊性。关注特有的逻辑体系、专有命题以及核心概念等,构成比较有特色的中国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框架以及理论。

其四,实用性。应该坚持相关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应该牢牢掌握好我国信息化教育的重点和关键,将教育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方法和理论应用到我国实际的教育当中,对我国现代化教育过程当中的时机以及理论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应该定期的做出指导性的报告,将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过程中所形成的新模式、新理念、新技术以及新方法等进行良好的示范和推广,并且对我国的现代化教育建设做出具有前瞻性的理论论证,促进我国教育的良好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和发展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创业发展的主题,并且应该正确引领我国教育的技术应用以及深刻变革的不断改革和创新。针对这个相对比较重要的挑战和机遇,一定要坚持和发展未来的教育理念,有效推动我国教育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以此来有效推动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促进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石长征,王守忠,李玉侠.教育技术的本土化历程:从电化教育到信息化教育——南国农先生的思想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5,05:26-32.

[2]汪基德.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体会[J].电化教育研究,2016,09:5-10+15.

[3]李玉顺,史鹏越,夏长胜.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实践成功应用的学校案例剖析——丰师附小数字课堂与数字文化实践之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4,05:97-103.

猜你喜欢
发展研究融合信息技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