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中的生活

2017-05-10 00:06吴燕滨
关键词:数学知识测量生活

吴燕滨

【中图分类号】G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85-01

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所以我认为,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就我在教学中如何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生活中的数学

1.从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养成一种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对生活实践产生兴趣,并在实践中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生活问题数学化。

比如:在教学四年级“确定位置(一)”时,我先让学生根据座位卡找找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找座位”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由一个围绕座位“找一找”的游戏引入让他们初步感受到:要确定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由于本节课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习情境中,所以本节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学生善于扑捉生活素材,教师盡量提供学习空间,使学生能把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联系,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

2.从生活中研究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实践表明,越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熟悉的内容在情感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一切与生活有联系的内容,精心设计,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价值,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记得在学习“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a+b)*c=ac+bc]时,很多孩子都只会用a乘c,然后直接加b,而忘了b也要乘c,当时,我一直口头强调,和里的两个加数分别要乖c,可是任我怎么说,学生总忘。我当时就在想,学生并不笨呀,为什么总记不住呢?后来经同事点拨,才知道学生是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理解中掌握这一知识呢?我后来想到了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一件上衣a元,一条裤子b元,一共买了c套,c套衣服应该有c件上衣,c条裤子。一件上衣a元,c件就应该是a*c元,同样道理c条裤子就得付a*c元,。这样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二、数学中的生活

在数学中体验生活,把数学经验生活化,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把在数学课堂中获得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数学知识,是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必然过程。

1.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在学生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

2.运用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

在现代社会里做任何工作或者解决任何问题,为了提高效率,都要讲究策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策略研究。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实践练习题,“要过六一儿童节了,小明要为班里的同学准备一个摸奖游戏,其中准备了6个白球、2个黄球、3个绿球,设有三个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品有铅笔、铅笔盒、一个足球。现在小明要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个摸球有奖游戏规则,你能帮帮他吗?”学生在看到题目后,经过讨论都能确定摸到绿球为一等奖,摸到黄球为二等奖,摸到白球为三等奖;但在奖品的分配上出现了分歧,这时我作为指导者告诉学生在奖品的分配上要考虑奖品的价钱,学生再次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确定了摸球有奖游戏规则。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3.开展数学实践,激发应用的兴趣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光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必须开展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数学实践活动。实践告诉我们,适当开展数学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激发他们应用的兴趣。

例如,在我们学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等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水池的容积等。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的地面面积。在学习“认识人民币”后,组织学生做模拟购物的游戏,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学习用品和需要的物品。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知识后,开展“比一比谁的手最巧”的活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剪出许多美丽的图案,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和数学中的对称美,从而使学生更热衷于数学实践活动。

总之,数学走向生活,学生就会爱上数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数学的魅力,发现数学的作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测量生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测量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