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5-10 20:12王倩
关键词:语文教学微课应用

王倩

【摘要】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学习方式和内容的枯燥,很难体现教学的趣味性。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重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微课是语文教育中新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此分析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并探析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微课;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98-02

一、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對于学生而言,微课整合了广泛的优质资源,将教学中的重点、疑点、难点等浓缩成短小精悍的视频教程,微课提供了适合学生自学的学习环境,实现了按需选择,适于学习者碎片化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点庞杂,但也有规律可循,微课能更好地满足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学生课前可以通过微课预习来了解所学知识,课后可以通过微课来巩固重点、难点。学习进程由学生自己掌控,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中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效率

微课制作,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提升建设微课教学资源的能力、创设微课平台交互式教学环境的能力和实施动态教学管理的能力等。再者,基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实际的限制,老师进行授课时,往往会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习惯而删减较为重要的语文知识和授课内容,而把时间花费在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内容上,学期教学计划和任务的完成往往得不到保证。知识没有一个很好的总结,就会导致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偏差,老师还有可能要进行二次授课,从而使老师的授课质量及效率受到影响。微课恰恰可以在这方面多做文章,它可以有效补充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留下碎片化学习的空间。微课是教学知识积累、共享和交流的最好的形式之一,合理使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师知识管理,既可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也可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3.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对于语文的研究已经进行了非常长的时间,且类型丰富。通过大量的研究,语文的教学出现了现在丰富多样的状态,语文知识的难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对于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的领悟力是必须具备的,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述是不能准确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在这种前提之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帮助学生培养对语文知识的领悟力。通过微课这种特殊的教学模式可帮助学生建立语文知识体系,提高语文知识和内容的理解能力,并与同学分享、交流自己在语文学习中所产生的感受。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中应用的策略

1.要注意微课的整体设计

在设计的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内容就是知识点的放大。教师不仅要掌握单个知识点微课的设计方法,更要掌握基于一个单元、一个专题、一个学科的微课设计方法和策略,因为只有系列化的微课才能给学生提供完整、系统、有效的知识技能。所设计出的微课要能够真正帮助到学生。发挥多媒体的重要作用,通过视频等形式将相关内容展现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2.保持微课的紧凑完整

微课的结构要求简短完整,但是教学过程仍要包含有教学问题的提出、重点内容的表述、总结问题等环节,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体现“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反馈互动”的原则,课程设计要快速引入课题,引入有趣,逐步推进,层次分明,表述过程中线索要清晰,尽可能围绕一条线索展开,突出重点,显露主干;最后总结,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使之清晰地感觉到课程脉络,减轻记忆负担。

3.利用微课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教材所学的内容有限,语文课堂要注重课堂外的延伸,及时给学生补充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通过微视频,以优美的画面、舒缓的音乐加以动听的讲解,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接受新鲜的知识。

4.直面文本解决疑难

微课要求在短时间内讲清知识点,可以避免内容的繁杂从而有利于学生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直面文本,促使教师钻研文本,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一个复杂、难于理解的问题讲清的同时又能对文本进行拓展。教师深耕文本,研磨微课,不仅能够促进自身素养的提高,更能浓缩精华,制成精品微课,给学生充足的营养。制作微课时,老师需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关键因素,找出学生最感兴趣而又与文章重、难点联系紧密的问题,于无疑处生疑,利用图文并茂的讲解,及时启发学生。另外,微课也能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查缺补漏和强化巩固知识。

5.生活资料带入课堂

生活与语文之间具有密切联系,语文在生活中的有效应用是其价值的直接体现,也是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得以提高的保障。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并没有真正将语文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学生很少有应用的机会和平台,这不利于高效课堂目标的顺利实现。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可以借助微课将生活中的相关情境或者是资料带入语文课堂,一来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二来也能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进而,也能确保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大幅度提升。

总而言之,在课改的情况下,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效率是当前语文教学需要注意的部分。微课在科技力的提升中推动了语文教学的变革,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趣味性,有效促进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地利用微课的形式改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蔡丹迪.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亚太教育,2016,16:25-26.

[2]罗淑妤.例谈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6,Z2:68-71.

[3]吕协智.微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天下,2016,20:211.

[4]张轶群.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0:9.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微课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