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2017-05-10 01:17王强
关键词:问题情境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爱上数学,精通数学,为今后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铺好道路。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以期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10-02

随着教育的发展,逐渐打破了原有的固化的教育教学模式,老师不再仅仅担任教书匠的角色,而是逐渐演变成教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单一的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的弊病逐步显露出来,特别是数学学科教学,不能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知识,比着葫芦画瓢,不懂灵活的变通,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学法,使学生爱学会学[1]。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1.遵循趣味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富有趣味性。有意思的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样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教授小学数学中的知识时,可以以动画片为背景,吸引他们的目光,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2.遵循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要逐步引导他们理解知识,鼓励下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问题的方式一步步导出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3.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接受能力,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把课堂和生活相关联,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从实际生活中导入知识,而且也要鼓励学生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模式解决问题,从中理解数学的真正含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大多存在不理解--学不会--不爱学的这么一个恶性循环,学生一旦丧失了学习的热情,那么势必会影响学习成绩,那么这就需要老师反思。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消除与知识的距离感,提出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思考各抒己见,逐步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答案。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学习动机明显,自然而然,就能主动的学习知识[2]。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这一课时,如果教师单纯在黑板上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认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及经历限制,肯定是无法看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对此,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手工做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并提问学生长方體和正方体的特点,由学生自己进行观察,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形象的观察,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观一直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孩子拥有最纯真的天性,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想象,在课堂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大胆的创新。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力求一题多解,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开发智力以及思维能力。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引导学生认识圆,并了解圆的特点,促使学生了解何为圆的周长,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呢?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有些学生说可以用线沿着圆周缠绕,然后计算线的长度,便可以知道圆的周长,也有些学生说可以将圆剪开,成一条线,直接量出周长。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踊跃回答。最后,教师再问,如果圆非常大,没有办法用尺子量怎么办呢?由此教师便可以引出半径、直径等概念,并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还强化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并不是单纯的培养学习的机器,素质教育观提出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带领下,模拟现实的社会场景,加深小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亲自动手,亲身体验,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做到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学懂会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实现社会事件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如在学习百分数这一课时,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了百分数的概念后,可以提出一些实践生活中会出现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教师可以提出:小红爸爸向银行贷款10000元钱,当时银行的贷款利率为4.35%,问1年后,小红爸爸需要还款多少?通过这个问题可以知道,会涉及到利息和百分数的问题,通过解答此问题,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还充分强化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对于其更好的解决实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创设问题情境是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高质量的掌握知识,改变了以往枯燥泛味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在无数的课堂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进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自觉学习,主动思考,在情境中不知不觉接收知识,与老师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和谐的关系,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代存宪. 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的反思[J]. 成功(教育),2010,09:104.

[2]张秀花.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56-58.

[3]孔维程.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的创设方法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9:202-203.

作者简介:

王强(1970-),四川屏山人,小学数学高级教师,从事教学教育工作29年,研究方向: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