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让课堂绽放精彩

2017-05-10 01:19蔡惠珍
关键词:小棒车轮解决问题

蔡惠珍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13-01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充满问题的。曾经有一位科学家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是智慧的火花,是学生的动力,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那么,如何激发学生提问,让学生问出精彩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浅谈探索构建“问题中心”乐学课堂实施数学教学的一些尝试。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常言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是最容易引起探索反射的,思维也会应运而生。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时有意识精心创设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和培养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发现问题。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尝到探求知识的乐趣,让他们由不愿意学,到想学,由被动学,到主动学。

比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一开始展示多媒体课件:一只小猴先后骑上车轮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的车子在路上行驶,只有圆形轮子的车子能平稳行驶。一路上小猴上下颠簸样子非常滑稽可笑,学生兴致盎然,带着“车轮为什么要设计为圆形”的疑问,迫切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孩子们利用自制的学具,分别演示了圆形车轮、方形车轮及椭圆形车轮的滚动,发现圆形车轮在滚动时车轴中心到地面的距离始终相等,而其他形状的车轮在运动时车轴中心到地面的距离却不一样。从而轻易理解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像这样,教师并不是把数学只作为思维活动的结果去教,而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舞台,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发现他们想发现的问题,发现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可见,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同时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

二、营造乐学氛围,激发内需提出问题

俗话说:“学问学问,要学要问”, 在教学实践中常发现,有的学生遇到不懂问题却不敢提出来。分析原因,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自身有着许多的心理顾虑,如“我的问题提出来如果是其他同学已经知道的,同学们会不会笑我?”“提出的问题如果不符合老师的意图,老师会批评吗?”等等。如此前后一想,学生的问题就闷在了心里,不敢提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为学生的大胆发问创设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

案例: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第58页《旅游费用》(买票中的学问)一课时,课始,我从学生熟悉厦门鼓浪屿景点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鼓浪屿景点图片,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加深学生的感观刺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观看完图片以后引探新课,如果去鼓浪屿游玩,需要关心些什么问题呢?这时学生兴趣盎然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要关心游玩的路线,有的说要关心安全问题,有的说关心租车问题,有的说要关心买门票问题。教师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更激发了学生想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自主探索,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作了明确的要求: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长(正)方体的特征》时,教师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棒和橡皮泥搭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学生通过独立操作,有些小组搭出了“漂亮”的长方体、正方体,可是有的小组搭出的长方体、正方体就是不像样,还有的小组根本就没有搭成。此时教师对学生说:“大家搭得都很认真,可是为什么很多小组搭不好呢?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然后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提出问题。最后学生提出:不能搭好长(正)方体的小组,他们课前准备的小棒只有23根;搭得不“漂亮”的小组虽然准备了24根小棒,但是小棒的长短不一样。教师通过点拨,学生经过探究学习,提出问题,发现规律,把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到了理性认识,既加深了学生对长(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会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而且培养了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同时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四、反思过程,培养想用策略的意识

弗赖登塔尔强调:“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不仅要掌握其中数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获得其中的数学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反思、领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策略,增强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更有效地获得了数学上的全面发展,正所谓“心中悟出始知深”,这个过程别人是无法替代的,是可持续发展人的素质的培养。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尝试与猜测》专题中设计了有趣的鸡兔同笼问题。教材不是将重点放在具体的解答上,而是放在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上。首先在教学用列表解决问题时,学生大胆的进行猜测、尝试与调整,发现逐一假设不容易遗漏答案但比较麻烦,所以,调整方法跳着假设或者取中间数假设。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归纳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各种不同方法的优劣所在,重先总结一下这些方法的优势和使用范围。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懂得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调整策略,选择合适的方法很重要。反思解决问题过程,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能使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我们熟悉的数学模型,进而达到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使数学建模意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一堂课中教师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了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奔腾向前,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抛砖引玉,点石成金”的效果,师生的智慧在课堂中迸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学生,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组织、参与作用。在探索、实践、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断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敢问、善问、乐问,实现学生“学”与“问”统一,让数学课堂的生成更加精彩。

猜你喜欢
小棒车轮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车轮的位置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车轮开启赴爱之旅
巧移小棒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共需多少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