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利用生活情境践行小学数学教学

2017-05-10 17:06韦振荣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

韦振荣

【摘要】数学是小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灵活学习,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步阶段,需要打好基础,才有助于他们今后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在数学学习方面,许多学生存在许多难点,难以克服,阻碍了他们整体学习质量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巧妙利用生活情境,践行小学数学教学受到了许多老师的关注。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改善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60-01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往教师为课堂权威的现象得到了改观,现阶段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这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来讲,无疑具有积极性。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而是联系其他知识,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相关见闻。总体来讲,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对数学的看法得到了改观。

2.教学方式改良

改革是让教育发展涌现出新活力的途径之一,也是帮助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手段。数学教育更加需要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如果能够拥有优良的思维能力,将非常有助于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许多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方面比较欠缺,难以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调整了教学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等新型的教学方法,改善了教学效果。这也使得许多学生对数学进行了改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1]。

3.教学实效性提高

小学数学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许多教师展开了教学的改革活动,如通过利用生活情境,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这大大提高了小学数学教育的实效性。通过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学生更加热爱数学这一门学科,在学习中也更加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在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做出合理的调整工作,才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利用生活情境践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1.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积极学习是学生更快进步的关键所在,也是教育取得更好效果的促进方法。通过巧妙利用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引导下,联想到生活當中的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东西,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能够解决由于学生理解能力以及学习兴趣不足而导致的学习问题,对于小学数学教育的长远发展来讲都是意义重大的。

2. 构建高效课堂的需要

在教育发展的新时期,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个学校力求达到的目标。小学数学教育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做出了许多尝试,如通过史料教学法,改善教学质量。而巧妙利用生活情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良好途径。巧妙利用生活情境,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这种教学方式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教学发展的需要

虽然小学数学教学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仍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需要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巧妙利用生活情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让学生们体会到这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是促进学生参与、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多地是以思考性的问题为主,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只能起到辅助性的作用。通过利用生活情境,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将数学问题还原到生活之中,巧妙解决教学问题,促进教育发展的根本性进步[2]。

三、巧妙利用生活情境践行小学数学教学的途径

1.联系生活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期阶段,在许多知识的理解上缺乏相应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教师调整教学策略,采取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授课,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巧妙利用生活情境践行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拥有善于观察的能力,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现象,通过直观通俗的展示,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关于轴对称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对轴对称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如生活中的蝴蝶、飞机等,都是轴对称图形。教师可以播放多媒体,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进行理解,这有助于学生对相关数学概念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

2.动手操作

在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有些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够理解相关知识。从这一点出发,可以在利用生活情境的过程中,通过教学生们动手操作,更快地理解数学知识。这是一种科学的教学途径,也是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讲非常得适用。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关于直角知识的学习中,通过让学生们动手操作,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们理解什么是直角。教师可以给每一个学生发一张圆形纸,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可以通过这张圆形纸折出直角吗?通过让学生们动手尝试,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同时增加教学的乐趣。这种动手操作的情境教学法也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3]。

3.生活情境与教学策略相结合

利用生活情境践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将生活情境与巧妙的教学策略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能力较高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如在学习加法有关的知识时,可以结合生活情境和巧妙的教学策略。如教师提出问题:小王去商店采购练习本和笔,练习本花了48元,笔花了18元,小王一共花了多少钱?按照学生的一般算法,主要是通过个位与个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的方法得出答案。但是通过教师的转换,如48加上20再减去2,就能够很轻松地得出答案。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巧妙的计算方法,通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曾碧珍.巧妙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赤子(上中旬),2015,02:182.

[2]王国权.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90.

[3]徐兰英.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思路探究[J].求知导刊,2015,22:110.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