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指导

2017-05-10 02:09李雅菊
关键词:感悟真情

李雅菊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教学生说话和写文章,为学生将来交际对话、欣赏评判、为人处世、安身立命、工作生活奠定较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基础。由此可见,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套教材就力求能突出这个重中之重,为我们可爱的学生做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使中学文学校园的创建工作,既扎扎实实,又有声有色。当然,疏漏和缺憾也一定在所难免,还望大方之家不吝赐教。

【关键词】真情;感悟;抒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82-02

写作指导——基本素养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人的第一要素是真实、真诚、真心、真为。写文章第一要素是思想内容的真实,言为心声,强调真情实感,而不是假大空,矫情虚饰。写作教学落实这一要点无疑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反之胡编乱造、胡说八道贻害无穷。现在许多学生在表达伤感情怀时,写作素材大多数是家中亲人不幸去世,情感是有了,但多么虚假多么可怕。这样的人走向社会其人文精神是多么低劣,这对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影响是多么的坏。胡适的治史觀是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这对我们培养学生的认知观是大有裨益的。著名的历史学家罗尔纲在1936年发表《清代士大夫好风气的由来》一文,其中有一段论清代士大夫好利是由于清初朝廷的有意提倡,引申清人管同的话。胡适看了这段话,非常生气,写了一篇长信严厉责备他说:“这种文章是做不得的,这个题目根本不成立。”胡适告诉他:“我近年教人,只有一句话:有几分论据说几分话。有三分论据然后就说三分话。治史者可以作大胆假设,然而决不可作无论据的概论也。”做人,写文章的道理是一样的,这就是真实。真实有利于培养人的正直情怀,高尚的人格决不能虚伪虚假。

奠定作文基础——感悟生活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是作文的题材库;

2.学会感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

3.关注生活,养成思考的好习惯。

写作指导:

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只要被一双充满兴趣的眼睛捕捉到,就可能成为美妙故事的开端。只有融入到生活当中,让自己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写出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富有感染力。 如果你留意了生活,再想表达的时候,就不需要绞尽脑汁去找那些汉字,而是它们争先恐后地来找你了。我们要关注生活,培养自己一颗敏感的心。怎样才能感悟生活,奠定作文的基础呢?应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观察是人脑通过感官对客观对象的感知活动,是写作的基本功。通过观察可以增强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体验,获得写作的材料。要奠定作文的基础最基本的要求是养成观察的习惯,并且要细致地、多角度地、全方位地观察,对周围的一切要多长“心眼”,多留意,不做“局外人”,这样在写作时就不会无从下手了。

其次应学会感悟生活。生活天宇,浩渺广阔,人生世相,光怪陆离,美丑善恶并存,悲喜哀乐共生。生活本是五色草,本是七色花,只要真正去感悟,就能发现一花一草,一狗一猫,一片云,一颗星……到处都是可写之物,物物都能生发妙文,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感悟生活。要磨砺视觉,练出发现美的眼睛。

再次要掌握思考的方法。只要真心实意想写好作文,时时留心,处处在意,还是能够做到的。但若想让生活意象活脱脱地蹦跳出来,使笔下生花,还必须将思维之钻打向事物的深层。应该说,思想感情是一篇作文立意高下的试金石。如果作文思想深刻,情感充沛,则作文是丰厚的,有力度的;反之则是单薄的,肤浅的。总之,只要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努力思考,主动地、积极地投入生活,成为生活的真正主人,才能真正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才能看到人性的真善美。这样有了材料,又有了真切感受,作文既不会闭门造车,也不会枯燥无味了。

猜你喜欢
感悟真情
让真情自然流露
我用真情守护你
以心换心见真情
春天的真情
真情扶贫见实效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真情关爱十六载